APP下载

孩子不良品格的成因及对策

2017-10-21余建勇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8期
关键词:品格家庭家长

余建勇

有资料显示,在我国有20%左右的未成年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品格行为问题,如厌学、说谎、独立能力差等各种外显的和内隐的问题,这些品格行为问题严重影响着儿童自身的健康发展。父母是儿童发展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于孩子品格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家庭教育对孩子不良品格的成因及对策展开讨论。

一、当前家庭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

1.家庭教育态度不一致

家庭教育态度不一致,主要表现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不一致,也就出现了所谓的慈母与严父或者是慈父严母,这样的情况皆随处可见。 在这样矛盾的家庭教育环境中,孩子接受这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自己的行为举止常常同时得到肯定与否定的评价,而孩子为了能在这样的环境中适应下来,孩子就必须要不断的将自己的认知行动进行心理调整,而最终结果易使孩子养成两面性的人格,成为缺乏责任感的人。

2.父母过分的溺爱或者是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

在中国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不少家庭孩子对于父母永远是排在第一位,不顾要求合不合理只是一味给予满足,导致他们养成一种“自我为中心”的优越感,形成诸如蛮横无理、不思进取等性格和不良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品格發展。还有些父母自己外出打工,留下孩子与爷爷奶奶同住,让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而爷爷奶奶年纪较大,想管心有余而力不足,长此以往孩子因无人指引,会变得不懂礼貌,行为举止不端正,养成很多不好的行为习惯。

3.父母教育态度专制,对子女期望过高

自古父母对孩子的期望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味地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希望,占用孩子周末时间,让孩子参加各类培训班,但从未问过孩子是否对这些感兴趣。这种独断专行的方式不仅无形中给孩子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还让孩子们失去了学习和参加课外活动的兴趣。甚至还有些家长认为体罚也是孩子走向成功道路的必备品,致使孩子在“绝对服从”的高压环境中形成自卑、畏缩等不良心理品质。

4.错误的教育时间

幼儿阶段是人生的起始阶段,在这一时期内,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都将对幼儿日后健康品格形成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一些家长往往认为:孩子小,不懂事,怎么做,由得他吧,从长大以后,他们会懂得怎么做的。其实,当孩子形成品格习惯的时候,以后想要改正,是很难的。所以,不要出现问题才教育,不要孩子大了才教育,教育要从小抓起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

(二)不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

1.不良的家庭氛围

家和万事兴!相反,不良的家庭关系是直接影响孩子品格健康的重要病因。父母的不和、互相之间打骂,容易让孩子处于缺乏安全感,对孩子的品格健康成长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孩子看见了父母之间永不休止的“战争”,心里会感到十分害怕,慢慢地就会变得非常胆小,自卑、孤僻、内向。所以,孩子身上发现的品格心理问题,做家长的首先要从自身寻找原因。

2.不好的示范作用

对儿童来说,家长的形象是高大的,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因此家长的行为榜样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儿童的品格发展。如果父母做事优柔寡断、好吃懒做等等,那么家庭氛围的种种缺点就会传染给孩子;父母爱读书看报,那孩子也会效仿父母努力学习;父母热心、邻里关系处理和谐,那孩子也就心胸开阔……其实,父母的言行举止在无形之中直接影孩子的一言一行,我们经常说言传身教,也许就是如此。

3.不当的沟通方式

家庭教育是家长与孩子有双向互动的过程。但是,在我国,许多家长由于文化知识浅薄,加之受传统观念影响,始终认为自己真的就是一家之主,孩子只是自己发号施令的对象,而所谓的家庭教育也无非就是展示自我的舞台。长期如此,无疑导致了家庭教育中的多个问题:缺乏沟通,出现两代人严重的代沟;缺乏关爱,淡化情感……长期如此,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情感淡疏,必然会影响今后健康品格的成长。

二、改进家庭教育,促进孩子健康品格成长的对策

1.端正教育意识,保持一致的教育观念

家庭里父母的教育观念必须要取得一致性,才会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至于如何取得一致性?这就要求家长们仔细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怎样教孩子才会接受,哪里有需要改正之处。为了教育观念的一致性,可以通过有意识的学习,可以同其他家庭成员进行交流,彼此之间交换互相的想法,有异同想法,可以进行讨论,最后达成共识。

2.减轻孩子身上过多的压力、负担

现今大多数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经常会对孩子提出了不切实际的期望和要求,虽然对孩子是赋予全部的爱,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实在是太沉重。家长要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在此基础正确地教育他们。对于孩子而言,奖赏是他们的最爱,每一个好孩子都是被夸出来的。在美国的家庭里,家长会同意孩子随意拆下家中的电器,来搞明白自己心中无法理解地谜题,甚至会鼓励他们和信任他们能够解决问题。可见,父母和老师的鼓励与信任对孩子的重要性。

3.创建优良的、温馨的家庭环境

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孩子们需要在无心理压力的情况下,才能够最好地发挥最大潜能。故此家长要与孩子亲近,创建温馨、民主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见解。父母就要把孩子当成平等的朋友,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将心里话向家长倾述,家长可以从中知道孩子的想法,当中发现有什么不对的,及时引导,指引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

4.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家长要善于努力学习,这样才能引导孩子的学习,同时也是为孩子作出学习的榜样。平时家长在学习过程中要是遇到困难,要自己独立思考,实在解决不了时,也能够虚心求教,这样的学习态度在无形中慢慢的影响这孩子,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三、结束语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解决孩子家庭教育问题任重而道远。在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上,要从早抓起,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创建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以促进孩子健康品格成长,使孩子终身受益。

猜你喜欢

品格家庭家长
品格提升在小学语文亲子阅读中的渗透
家庭“煮”夫
家长错了
冬季暖男必备
恋练有词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