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五步导学”引领高效课堂

2017-10-21郭艳玲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8期
关键词:自学环节课堂教学

郭艳玲

诸葛亮的《戒子书》中说“怠慢则不能励精”。诸葛亮忠告孩子凡事松弛懈怠、拖延不决就不能使学业精进。讲究效率是学业以及任何事情成功的关键。当今时代是信息网络时代,更要讲究速度和效率,超前思维,超前运作,改革创新,快人一步,终当修成正果。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超越时空,历久常新,在今天的科技信息时代,仍然有其值得深思的思想力量和指导人生的参考价值。教育也是一样。

如何才能以最大效率向学生传授知识,启发思考,生成知识,使学生不断丰富成长起来?这是个高效的问题.这需要教师有丰厚的专业底蕴,高屋建瓴地把握一节课。既要有教学总体构想,课堂几部分构成,时间如何分配,又要设计好教学每个环节如何进行,时间如何分配。目前我校正在进行探索的“五步导学教学模式”就是一次成功的实践,即自主学习——展示点拨——合作探究——巩固测评---小结拓展。

一、精设自学指导,学生先学有章可循

根据课型的不同,针对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自学指导,让学生知道他们需要自学什么内容,怎样进行自学、可以用多长时间,最后要达到什么要求等,这样学生依法自学,可以使学生的自学有章可循,避免了自学的盲目性,提高自学的实效性。这种具体的方法指导,长期坚持下去,有利于学生掌握自学方法,增强自学能力。

二、展示点拨,精讲多练,以求课堂结构优化

学生自学时,教师做些什么呢?教师不是游离于课堂之外,而是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密切关注学生的学情,以便在后教阶段中做到心中有数。

学生自学时,教师一方面督促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自学,确保完成自学任务,可以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可以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另一方面通过巡视,个别询问,特别是通过板演练习等检测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比如,难以理解的词语,易错的字的读音,难记的字形,不易体会的句子的含义等,认真分析这些带倾向性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点拨”做好准备。学生会的内容通过这个过程,或者小组代表展示的方式轻轻带过,提炼出疑难问题,确定点拨内容。如果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重点讲解.对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一律不教。其次,教的方式是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讲,如果学生讲对了,教师肯定,不必重复;讲的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再补充;讲错了的,教师要更正。这个过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这个环节往往是对文章主题的把握,有一定难度。如对个别句子的赏析,引导如何把握主题等。同时也可以从拓展思维的角度,为文章的小结做准备。这是个对话与生成疑问的过程。这个环节有几点好处:一是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更多去研读自己的学生,在确定好适当的教学目标后才去考虑教学的方式方法,不去一味追求什么一鸣惊人的新招,也就是,尊重学情、因学定教;二是要彰显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根据课堂生成实际,不断调整教学结构,敢引导,敢追问,敢讲解,把学生思维和情感引向深入,这样才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三是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更多地采用即时的、多元的、极富个性和有针对性的评价,用赞美的语言激励学生,用委婉的语言批评学生,用具体的语言启迪学生打开思路;四是要注意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结合,接受性学习与探究学习性并非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承的,互为补充的。新课改以后,我们开始重视学生的合作探究,不仅关注知识,还要关注能力,我觉得这些还不够,还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面向全体的问题,一节课下来,知识量、思维性、参与度都要兼顾,这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三个重要指标,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寻找三者之间的平衡,而不能孤立地、机械地去看每一项。五是教师在教學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也不要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也不能理解为“课后的加班加点和大量的重复性的作业”。教学效益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综合性结果。

“教”是为了“学”,检验“教”是否有效就看学生是否积极、轻松、快乐地“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是生成师生教与学的智慧的教学。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经常反思: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常问自己“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 “我这节课的教学有效吗?”

四、巩固测评,检验效果

在当堂训练环节,要引导学生当堂完成作业,进行严格训练,要保证训练的时间。在训练中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作业内容要紧扣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实际。作业要有鲜明的针对性。为此,教师要通过课堂反馈,切实掌握学生的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设计练习题,使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学生也因为有测评而有压力,从而提高注意力。并且,重、难点得到体现,面向全体,检测最低要求。

五、小结方法,拓展迁移

课堂小结方法很多,可以是知识点的汇总,可以是写作方法的回顾,可以是运用的突出写法的仿写,也可以是同种题材的迁移训练。当然,不同的体裁,不同课训练的重点不同,这方面的设计比较体现教师教学的智慧。还拿《端午日》这课为例,课文详细描写了赛龙舟的场面,对捉鸭子是不够详的,你能否再详细些写一下捉鸭子的场面?(提醒:可以调动不同的感官,可以观察各种方法。还可以点面结合、虚实结合)这样,场面描写这一重点就突出出来了,学生的听说读写就落到了实处。

五个环节的设计动静结合,在动手动脑过后,引发思考,从中得到些什么,才能使每个环节都是高效的。当一节课的每个环节都是高效的,那么这堂课从结构上又是优化的,那又岂能不是高效课堂!这样做就很自然的避免了教学中经常出现的头重脚轻或是虎头蛇尾,五个环节使课堂既环环相扣又疏密结合,在结构上一张一弛的,节奏快慢结合,就像一首歌,要高低音结合才会有跌宕起伏的感觉,才是一首优美的音乐,让人余音绕梁!

猜你喜欢

自学环节课堂教学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告读者
怎样培养自学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