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7-10-21薛久武
薛久武
摘 要: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和兴趣。让学生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会读数学材料。交流阅读体会,让学生乐于阅读数学阅读材料。数学语言是用形式化的符号反映现实世界中各种问题和各种现象的一种特殊的语言。
关键词:阅读能力 培养策略 培养习惯 交流体会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和兴趣
数学阅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少有学生把读数学书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主动地去做,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和帮助,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和兴趣,体验阅读数学书带来的学习上的变化,使学生从不想读转到愿读,从愿读转变到会读,最后上升为乐读。如,创设一些难度适当的问题情景,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供导读提纲,减轻学生阅读的难度;举行一些诸如抢答之类的小竞赛活动,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和成功。同时,数学教师应让学生明白数学阅读的重要性,让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时常感到他们通过阅读而成功地学会了一些东西,以提高数学阅读的自觉性。
二、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会读数学材料
当学生具有阅读数学材料的动机和兴趣时,教师应教会他们怎么去读,授之以渔。而数学教科书是数学课程的具体化,不仅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而且是学生进行学习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材料,它体现了数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在加强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结合现实生产、生活及社会实际,并适当渗透当代先进的科学思想。但学生一般不会把阅读数学教科书作为一种娱乐性阅读,数学阅读往往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要循序渐进,从扶读到引读最终到放读,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阅读方法,使学生能对所学的知识信息进行转化、解释及推断。数学阅读的核心在于理解,这里面包括了通过联想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对知识系统化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及善于捕捉数学问题。具体阅读方法如下:
1.在阅读的过程中设置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开展自我启发思维,对教材提供的“原材料”主动进行“加工”,而自我构建起实质意义上的、非人为给予的数学知识“产品”。古语有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因此,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在数学阅读中的问题意识。
2.指导学生做好数学阅读笔记。笔记是对付遗忘的有力武器,是积累认知经验,提高认知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记好和用好笔记。数学阅读笔记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a)疑问性笔记。在阅读中遇到疑难时,最好专门进行摘录,系统记录自己知识和能力的不足,以便有针对性的突破;同时在阅读时着力发掘并记录问题及处理问题的想法,建立起自己的“疑问集”。b)感触性笔记。阅读中,有所感、有所悟及有所发现的,都应即时记录,积累一闪而过、难以重现的感悟,拥有一本珍貴的“感悟集”。c)整理性笔记。如果说前两种笔记是阅读由“薄”到“厚”的过程的话,那么整理性笔记就是阅读由“厚”到“薄”的过程,是对阅读内容不断提炼、归纳总结的记录。
3.炼数学思想方法,增强数学理解力。数学思想是数学活动的基本观点,数学方法是在数学思想的指导下,为数学活动提供思路和逻辑手段以及具体操作原则的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则是数学知识发生过程的提炼、抽象、概括和升华,是对数学规律的更一般的认识,它蕴含在数学知识之中,需要学习者去挖掘。
通过阅读数学教科书的指导,学生能够理解所学知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并能将原有知识融会贯通,提炼实质,抓住重点线索和基本思想方法,组织成精炼的内容,获得学习再创造的体验过程,增强数学学习能力。
在数学阅读训练中,教师以数学教科书为基础,用上述三种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使学生愿读、会读数学材料,以此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终身收益。
三、交流阅读体会,让学生乐于阅读数学阅读材料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总是在班集体中进行的。班集体的学习气氛、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会有形或无形地影响其成员的学习。班级成员的数学基础不同,阅读能力有异,学习自觉程度也不一样。不定期组织学生交流阅读数学材料的感受体会,对大面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大有裨益。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以学生为主体,提供一个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及应用数学的氛围,相互学习,集体提高。
在阅读数学材料并进行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适当指导学生撰写阅读报告,使学生读写结合,手脑并用,促进思维的开展,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途径。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增加了“学习总结报告”,将高中数学学习提到一个新的层次,使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群体交往中,学会沟通、互助、分享和合作,实现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完善。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语言是用形式化的符号反映现实世界中各种问题和各种现象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只有掌握一定阅读数学语言的能力,才能真正掌握和理解数学。数学能力是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体的稳定心理特征。从数学能力结构的角度来看,数学阅读能力是一种最基本的数学活动共通任务的能力。从数学能力表现形式上看,数学阅读属于内部心智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使其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其数学能力的发展,进而促进其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学工作中注重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授人以渔”,才是数学教学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