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武举武学制度中的射箭文化探析
2017-10-21刘丹婷
刘丹婷
摘 要:本文以宋朝武举武学制度中的射箭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来发掘宋朝武举武学教育中的射箭内容所具有的重要特色。研究发现,它不仅是武举武学测试中的资格考试,而且与程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同时从开展状况看,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军事实用的方面,由此引发出一些对射箭文化的反思。
关键词:体育史 宋朝 射箭 武举武学 军事 实用性
中图分类号:G8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2(c)-0206-02
学术界对武举、武选、武科等词尚未有统一、明确的界限,在周兴涛《宋朝武举武学研究四题》中曾对这几个词语进行区别,本文的武举基本是与文举相对的关于武艺人才选拔的制度。学术界多数人认为武举制度复置于天圣年间,武举、武学在唐朝便有,武学在宋朝发展兴盛,赵冬梅认为宋朝武学设置于宋仁宗庆历三年,此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军事培训体系。目前学术界已经做了很多关于宋朝武学、武举的研究,也得出了一定的成果,使我们对宋朝武举、武学的制度、体系以及实行方法有整体的了解,这些研究大多数偏向于军事训练。本文以射箭为主体,在了解射箭在武举武学中开展状况的基础上,思考古代社会射箭的发展演变,思考射箭内涵的改变。
1 武举制度中量“艺”选材,择“优”录取
宋朝的武举制度在唐朝的基础上显得更加完善和详细,由于当时宋朝内忧外患,敌国武艺技能又十分强大,特别是体现在骑射技能上,因此,射箭在武艺培训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已有了详细的等级划分、升迁赏赐的明细规定。
射箭武艺发展到宋代,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宋朝武举和武学的开展。宋朝继承了唐朝的武举制度,而且实行时间比唐朝还长,从北宋仁宗天圣二年(1023)年到南宋中叶的一百多年间,其中虽有中辍,但基本实行的仍是武举制度[1]。唐朝武举中“取人由步射、弓弩以至马射”,宋朝效仿唐朝将武学中射箭武艺主要分为步射和马射,其中对步射、马射的力度、准度等都有具体标准,根据技能的高低选取优秀人才,例如元丰年间,立《大小使臣试弓马艺业出官法》,其中规定第一等为“步射一石,矢十发三中,马射七斗,马上武艺五种,《孙》、《吴》义十通七,时务边防策五道文理优长,律令义十通七”这七项才能中,“中五事以上免短使、减一任监当,三事以上免短使、升半年名次,两事升半年,一事升一季;”第二等是“步射八斗,矢十发二中,马射六斗,马上武艺三种,《孙》、《吴》义十通五,策三道成文理,律令义十通五”这七项才能中“中五事免短使、升半年,三事升半年,两事升一季,一事与出官;”第三等“步射六斗,矢十发一中,马射五斗,马上武艺两种,《孙》、《吴》义十通三,策三道成文理,律令义十通三,计算钱谷文书五通三,中五事升半年,三事升一季,两事与出官。”—《宋史·卷一百五十七志第一百一十》。还有合格标准为“其步射并发两矢,马射发三矢,皆著为格。”有以上资料描述可以了解到三点:一是必须要掌握技艺,其中步射、马射位居首要,当时射箭在武学中作为一项科目;二是在掌握技艺的同时要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被录用,在选取標准方面则通过考核技能高低划分等级的方式,这个划分标准即是通过挽弓的重量考察臂力,以射中箭的数量考察准度,其中等级越高则证明学生技能越突出,而射箭技能等级划分的主要是挽弓斗力和射亲两个标准;三是掌握技艺方面,在射箭武艺娴熟的基础上,还以其它才能如通兵法、擅武艺和计算钱谷文书等为考核标准,要求一专多能,如果其它技艺才能也突出,则优先录取,在一专的基础上注重多能。
2 武学制度中由“射艺”定“去留”,“行”、“艺”相参
射箭武艺在宋朝选举中曾经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宋仁宗曾亲自进行武举测试,先看这几个应试人的骑射技艺,将骑射技艺作为入选的“资格考试”,即“以策为去留,弓马为高下”的方式进行选举,之后绍兴十六年,南宋高宗赵构有“始建武学”,要求“兵部上《武士弓马及选试去留格》,凡初补入学,步射弓一石,若公、私试步骑射不中,即不许试程文”。“程文”是指在科举应试中所呈的文章,南宋武学将射箭技艺与程文结合为一体,步射和骑射不合格者不许程文,将武试与文试相结合的制度,以“射艺”定“去留”,可见射箭在武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这也是宋朝统治者希望通过射箭技能提高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体现。
有关新制的内容具体的评判规则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宋朝太学分为上舍、内舍和外舍,学生可按一定的年限和条件依次而升。初学者入外舍,由外舍升内舍,由内舍升上舍。其中初学者首先要“先类聚五人以上附私试,先试步射一石弓,不合格不得试程文,中格者依文士例试《七书》义一道。”这与上文所提到的一致,是作为一个入学的资格考试,资格考试的要求相对较低,首先要通过步射的考试,才能进行外舍生的考试。内舍生升上舍生“程文三在优等,弓马两在次优,公试入等,具名奏补。”凡是内舍生补上舍生,“以上舍试合格入等与行艺相参,两上者为上等,一上一中或两中及一上一下为中等,一中一下或两下、一上一否为下等,仍不犯第三等罚、士行可称者,具名奏补。”—《宋史·卷一百五十七志第一百一十》。“行、艺”即德行和技艺。高宗在位期间,武学考试中书判合格者要求“行、艺”的等级相符合,“行”的考查方式主要是“程文”,“艺”的考察方式则主要是骑射技能,考试合格的学生要在程文和弓马两项上都达到标准,即程文和射艺同时作为考核内容,相互影响,最终取综合成绩,这样的录取方式相对比较合理,要求所选取的人才全面发展。这些有关制订武学生入学升迁的严密的选取制度,将武学体系化、规范化。
总之,宋朝的武举武学制度几起几落,但从史料中也能够发现,射箭作为一种重要的选则标准和一项主要的学习科目曾受到高度重视,宋朝武举武学中的射箭在宋朝时期尤为凸显,是一项最基本的资格考试,并且与程文相提并论,客观来讲这是武学的进步,但处于重文轻武之风弥漫的宋朝,在射箭等其他武事本身中并没有融入价值内涵,最终难以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3 对宋朝武举武学中射箭的开展状况的思考
首先,宋朝武举武学开展或是兴盛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军事。从近些年的研究成果以及本文收集的资料都可以看出,宋朝的武举武学在军事训练方面有着一套完整的训练体系和选拔体系,学习的武艺内容注重技能训练,都是为了军事战斗做准备。作为其中占有主要地位的射箭,无疑是因为其在火器尚没有占主流的战争年代的主要杀伤力兵器,它之所以在武举武学中被提上议程,仍是因为自古以来它本身就具有的实用性,只不过是在宋朝又将其进一步扩大化。这当然与宋朝的背景有关,宋朝开国以来便有强劲的敌人,辽、金、西夏都是少数民族政权,自小在马背上长大的人民骑射技能自然高超一些,这就刺激了宋朝军队必须通过勤练射艺才能与之抗衡;射箭自古以来的实用性当然是一个优越性,但随着上千年的发展演变,致使现在广大人民提起射箭,不由得会给它冠上“兵器”之名,少数人会了解射箭在夏、商、西周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曾是一种高贵的礼仪活动,是一个欢快的娱乐节目,也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科目。物极必反是社会发展和演变的道理,自秦汉以后,射箭的实用价值一直备受关注,在漫长的演变道路之上,发展至宋朝射箭与军队的实用价值已存在绝对的依存关系,射箭的实用性只增不减,而其娱乐功能和教化功能几乎消失,才致使其在火器大肆发挥作用的时代黯然退出军旅,被人们遗忘在角落,不曾被关注。
其次,射箭在军队实用价值褪去之后便迅速失去市场的重要原因在于其内涵意义的缺失,这与宋人的重文轻武之风有直接关系。从武学的选拔人才的标准可以看出:官方制定的这一系列政策也都是以技能为主,武艺人才入学学习的内容都是如何将射箭技能训练的更精湛,有的研究表明当时武学兴盛的原因之一,重要原因之一是:一些出身普通的人为求一官半职而入学的,这些人也并非真正的爱武之人,在目的和行为上都是有失偏驳的,因此在宋朝武学开展的长时间内却未能培养出十分优秀的人才。
“射”在春秋时期,孔子的六艺教育中作为一项“技艺”,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在宋朝武学中作为一项必须掌握的“技术”,在训练中广泛应用。同样作为一种关于武事的學习的重要科目,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可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其内涵和韵味是截然不同的。在春秋时期已经非常流行的“射艺”,在秦汉以后,每况愈下,日趋衰微,总是处于不断修复——上演——修复的节奏,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将“射艺”看成是一种“射术”,是一种兵家的附庸。在孔子的教育中,有著名的“射不主皮”之说,这种寓德予射的思想,无疑是为射箭披上了“人文精神”的外衣,担当着某种特殊的教化功能,比试射箭,比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种道德操守,显然射箭已经超越了一种技能所承载的,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可惜的是,这样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宋朝信手丢弃,最终列为杂技一类,此后便更少再有人谈起他的学术蕴含了。所以,在明以后随着火器使用加上西方文化、西方体育的大肆入侵,射箭开始迈着沉重的步履慢慢地走上了自身性质的转变之路。
4 结语
总之,宋朝武举武学中的射箭地位重要,军事色彩浓厚却缺乏精神价值内涵。射箭在军队中的实用价值已黯然远去,但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对于它的精神价值要广泛普及,努力构建“射学”体系,充分挖掘出射箭的趣味性、竞技性,在某种意义上从娱乐中找回曾经的“德”的精神,使“射学”重新走入人们的内心。
参考文献
[1] 马明达.“武学”浅论[J].体育文化导刊,2003(4):23-25.
[2] (元)脱脱等撰.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 周兴涛.宋代武举武学研究四题[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6):28-32.
[4] 李新伟.北宋武学教育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84-87.
[5] 李英.宋代“武科”中的体育文化解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3):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