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植树造林的重大意义

2017-10-21张丽娟

科技信息·中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封山育林幼林植树造林

张丽娟

植树造林是人类维护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的重大举措。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林陆续进入成熟期,植树造林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明显。我国林业的生产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这也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生态环保方面中林业的生产也由弱变强由小到大。和国外林业相比,我国林业既有一定的优势,也有多方面的劣势,优势与劣势并存。

1.植树造林的意义及常用技术方法

植树造林可使水土得到保持,哪里植被覆盖率低,哪里每逢雨季就会有大量泥沙流入河里,把田地毁坏,把河床填高,把入海口淤塞,危害极大。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风沙所到之处,田园会被埋葬,城市会变成废墟。要抵御风沙的袭击,必须造防护林,以减弱风的力量。植树造林能为人类提供许多有用的东西。不少水果、药材都是林产品;茶叶、橡胶、新碳等更来自林木。植树造林能清除完全污染。具统计,一亩树林一年可以吸收灰尘2万-6万千克,每天能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释放出48千克氧气;一个月可以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4千克,一亩松柏林两昼夜能分泌2千克杀菌素,可杀死肺结核、伤寒、白喉、痢疾等病菌。植树造林还能减少噪音,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为人类提供理想的学习、工作、娱乐和生活的场所。

2.造林过程中的技术要求

第一,造林地选择和处理。要选择盐碱较轻的土壤造林。农田林网化造林要因地制宜选择树种。林地要经过平整,耕翻、灌水,盐碱较重的林地必须经过改良后再造林。第二,造林时间。春节3月下旬-4月下旬;秋季10下旬-11月下旬。第三,造林方法。苗木要选择适应林地条件的树种。苗木要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根系完整的苗木。从起苗到栽植期间要加强保护,防止水分散失。按规划的株行距要求先挖60厘米×;60厘米的坑穴,挖坑时表土与心土要分开放。栽植时苗木放好后要先培表土提苗踏实后再放心土。土全培好踏实后苗木的根颈部需要高出地表3厘米左右。栽后立要即灌水,待水下去后露地皮时再灌一次水。两次水干后进行扶苗。春植松土提温,待一个月左右在灌水,全年灌水5-6次,松土除草4次以上。春(秋)季新植林带11月份停水前要灌一次越冬水,树干用杂草包扎,防止牲畜危害。

3.植树造林的技术措施

播种造林法

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林地而实行的造林的一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非常的方便能够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并且这种方法施工工艺要求不高。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是这个方法的缺点。对于比较偏僻并且人烟稀少的区域更为适宜主要是因为其要求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造林地土壤水分十分充足。造林的播种方法有:条播、穴播与撒播等。播种前的种子处理主要有催芽浸种、消毒等措施,春播时候对保证早出芽和增强抗旱能力降低鸟与野兽等危害也非常重要。

分殖造林法

利用樹木的根、枝等及其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是分殖造林法。其特点是操作容易、植树造林技术简单且成活率较高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幼树初期生长较快,在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品性。但要求有立地条件较高的造林地,同时分殖造林材料的来源受母树的数量与分布状况的限制,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适用营养繁殖的树种,如杨树、松树、柳树等。

栽植造林法

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称栽植造林对造林地的条件要求相对来说不十分苛刻。其特点是生长稳定对不良环境的抵抗病害的能力很强。但是,栽植技术要求必须先育苗它的好处是可以有效节省树种由于在造林时菌木根系有可能受损伤或挤压变形和失水,栽植造林法是一种最广泛的造林方法它不受树种和林地条件的限制。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各环节要保持苗根湿润从苗木的起苗、选酶、运输、修剪直至定植全过程都要保护苗木保水尽量缩短时间随起苗随栽植。

4.植树造林管理措施

幼林抚育管理

造林后至郁闭前采取的各种技术措施。新造幼林一般要经历缓苗、扎根、生长并逐步进入速生的过程。此阶段,幼林基本处于散生状态,幼林抚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创造优越的环境,满足幼林对水、肥、气、光、热的要求,达到较高的成活率。一方面对土壤管理进行管理,通过松土、浇水、除草改善土壤性质,另一方面对林木本身进行必要的抑制调节,如:除、平茬、间苗及修剪等,使之迅速健康地成长成林。

封山育林管理

封山育林是我国劳动人民培育森林的传统方法,主要是对具有天然下种或萌蘖能力的硫林、灌丛、采伐迹地以及荒山、荒地,通过封禁和人工辅助手段,使其成为森林或灌草植被。这种造林技术措施曾被日本人誉为“中国式的造林法”。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封山育林好处很多,一是可以加快绿化速度;二是用工少成本低;三是森林生态效益好。通过封育建成的林区大都是多树种的混交复层林,对保持水土,提高土壤肥土、防治病虫害、保护珍稀物种都十分有利。因此说,封山育林是培育森林资源,加快绿化的一项战略措施,各地应该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实施。封山育林必须贯彻“以封为主,封育结合”的原则。只封不育,难以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只育不封,就没有可供林木繁衍的适宜环境,达不到育林的目的。封与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5.提高造林成效的有效途径

第一,切实提高造林着和管护者的素质,加强他们的责任心和责任感。

第二,注重造林和管护的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无论造林和管护,都存在一定的技术性和经验性,其中的细节更是在实践中总结的重要经验,例如加强管理牛羊,防止对树木的损害,植树后雨淋坑的预留等。

猜你喜欢

封山育林幼林植树造林
速生桉树幼林抚育及施肥管理
封山育林在森林资源培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植树造林 保护家园
林业种植工程中的幼林抚育技术要点的探讨
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浅论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植树造林作贡献
关于鸡东县国有林场中幼林抚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封山育林模式与发展对策研究
半枫荷幼林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