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特色农业,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2017-10-21陈志琴

科技信息·中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特色农业乡村振兴发展

陈志琴

摘要: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在人口总数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实践证实开发特色农业能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能有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助推乡村振兴发展仍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特色农业;发展;乡村振兴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而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党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指导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发展特色农业正符合这一要求,不仅能有效延长农村经济产业链,而且还能增加各类农产品附加值,帮助农民增加收入。那么,如何发展特色农业,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成为当前一个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发展特色农业对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

特色农业是指各地依据区域内的整体资源优势与特点,突出地域特色,结合市场需求,开发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1]。各地要将调整农业结构作为实现特色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充分挖掘区域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精确定位需要发展的特色产业与特色产品。这样才能让农民群众脱贫致富,还有助于解决近年来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

(二)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走中国特色的乡村发展道路,除了要坚持走乡村绿色发展道路,走质量兴农道路外,还要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而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正是提升农村经济,实现城乡融合的关键[2]。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及资源优势,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将布局调优、规模调大、质量调高作为目标,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逐步形成富有特色的产业群、经济带,努力实现特色产业的优化升级,进而帮助农民增收。

(三)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特色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具有生产专业化、运作产业化、高附加值、高市场容量等特点。依托特色农业开发合理配置、科学利用农业生产要素,以增加当地农业的市场竞争力。这也是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过程。在发展特色农业的进程中需逐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最终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生态化,从而促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全面提升,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时期发展特色農业的主要途径

(一)注重科学规划,加大特色农业扶持与调控力度

特色农业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要充分挖掘当地自然资源,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精心选择特色化的优势产业。随后,政府要加大对特色农业的正确引导与大力扶持,出台相关鼓励与干预政策,给予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把群众思想与行动统一到政府决策中来[3]。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要抓好对特色农业开发的引导工作,通过建设示范点、组织考查、宣传教育等途径,让民众看到特色农业的好处,增强他们发展特色农业的信心。此外,政府要重视农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并拓宽特色农业“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渠道,重点做好农产品的开发与服务工作。

(二)拓宽融资渠道,解决特色农业发展中的资金问题

特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相关基础设施、相关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以及对农民的培训与标准化管理等诸多方面的支持。这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重要支撑。而资金不足正是当前制约特色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对此,应想方设法拓宽融资渠道。首先,要尽快建立健全政府部门的资金投入与支持制度。其次,加快税收政策的改革,通过减免税费与特定项目投资补贴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特色农业投资。再次,搭建大型农业企业的交流平台,并以工商联盟的方式推动特色农业的发展。通过以上措施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满足特色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将会是未来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三)加大科技支撑,增加特色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无论是开发特色农产品,还是增加农产品附加值都需要科技的有力支撑。因此,要通过科学技术来持续优化特色农业开发工作,不断提升特色农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为达到这一目标,地方政府要以地方农业科研机构为中心,并在现有的农业科技苑的基础上,加快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4]。要尽快形成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农业科技格局。同时,鼓励农业科研人员加大技术攻关,重点研究农产品储存、保鲜、深加工以及农业无公害管理等领域,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在此基础上,基层政府要以村为基点,结合地方实际因地制宜地打造特色农业,建设以绿色种植、观光旅游、特色采摘、休闲养生为主题的特色农业基地。同时,要努力培植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大力打造特色农业品牌,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此外,基层农技机构要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技术指导,分批、分期开办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帮助农民群众掌握最先进、最实用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

(四)坚持多措并举,构建特色化农产品市场营销机制

工业产品的经济效益明显大于农业产品,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工业企业非常重视市场营销机制的建设。特别是随着买方市场的日益发达,市场营销已在产业发展进程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主导性地位。特色农产品要想获得比普通农产品更高的效益,必须重视农产品市场营销机制的建设。第一,通过差异化与优质开发来开拓农产品的高端市场。差异化营销是切断市场跟随者的一个重要策略。特色农产品本身就具备天然差性,也是进行差异化营销的基础条件。此外,要利用科学技术来开发各种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满足市场需求。第二,做好价格定位与消费市场的定位。特色农产品为稀缺资源,其替代性较小,因此,市场跟随者一般难以进入其中。在价格定位方面,我们完全可以采取高价化的策略,并将市场目标锁定为大中城市内的中高端消费人群。在制定渠道营销策略时也应围绕大中城市实际进行,如建立专卖店、连锁店,或在大型卖场与超市销售。第三,充分发挥电商作用,这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途径。根据特色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产业链,采用不同的电商模式,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比如,可采用B2B农产品供应链模式、B2B农业生产资料电商模式、B2B生态食材模式等。同时,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农产品网络零售策略,依托邮政服务网络,助力农产品的销售与工业品下乡,让农民群众获得更多收益。

三、结语

总之,在党的十九大的指导下农村建设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密切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充分挖掘地区资源优势,精准定位、科学规划,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并努力做大做强特色农业,打造农业品牌,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努力实现美丽乡村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冯绍萍.新时期开发特色农业助推农村经济发展途径探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5,18(22):11-12.

[2]陈汇才.运用特色农业发展农村经济之我见[J].科技、经济、市场,2015,22(6):39-40.

[3]何 勋.区域特色农业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27(28):105-106.

[4]陈 珏.如何运用特色农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J].东方企业文化,2015,34(16):127-128.

猜你喜欢

特色农业乡村振兴发展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区域发展篇
“互联网+”背景下特色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农村文化产业与特色农业融合发展的研究
图说共享发展
“一村一品”现代农业规模经营模式探究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