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语对于俄语翻译的文化影响及其译法

2017-10-21杨杰

科技信息·中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俄语翻译成语

杨杰

摘要:对于俄语来说,成语也是一种非常具有特色的俗语,其产生和传承都记录了很多俄罗斯文化信息。其实众所周知,翻译工作并非是直接将语言进行简单转换的行为,其直接承担着文化之间的传递工作。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应该针对成语结构进行灵活翻译,一方面尽量本土化,另一人方面也应该在最大程度上将其所包含的信息表达出来。本文针对俄语成语翻译的情况进行了一些总结,尤其探讨成语对其翻译所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成语;俄语;翻译

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结晶,在一门语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当中都会形成大量的谚语和成语,成语是含有非常深厚的文化意义的,将其应用到语言或者书面当中,不仅能够用简短的文字传递丰富的信息,更能够让读者把握正确的情感,但其实成语的翻译也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需要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本文针对俄语成语的翻译情况进行了一些总结,希望可以让而更多人掌握俄语成语的翻译技巧。

一、关于对等成语

在俄语当中,有很多成语在直译之后,其意义和汉字是完全相同的,不仅是字面意思,连带内在含义和哲理等方面的文化都完全相同。其实其原因是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互相渗透,也可能由于人类对于相同失事物的相同思维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形成对等成语。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碰到了这类成语,我们仅仅需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逐词逐句翻译即可,并保留原文的意思,不需要改变原有的修辞手法。

举例来说,俄语成语“Беда не приходит одна可以翻译为祸不单行,在这个成语当中,Беда在中文当中可以翻译为“祸”,“не”可以翻译成“不”,“приходит одна”可以翻译成“单行”,这对俄语成语和汉语成语之间在字面上的意思以及其中的思想都是完全相同的。再入汉语当中“如鱼得水”这个成语的来源是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但是在长期的应用当中人们对其已经逐渐习以为常,并没有太多人会在意其出处和来源,在俄语当中,“Как рыба в воде”的寓意和汉语当中的“如鱼得水”是一致的,可以说这对成语是基于两个民族之间的思维共性。

总结起来,这两个民族交流还会不断深入,民族文化的影响还会不断加深,很多成语还会不断融合,这种成语的数量是越来越多的。

二、关于半对等成语

很多成语在直译的时候虽然在字面意思以及哲理方面是一样的,但是成语形象部分则有所区别,在翻译过程中如果遇到这种成语,我们往往采取直译意译结合的方式,尽量不影响到其原有的意思。

举例来说,在汉语当中人们往往用“忠言逆耳”来形容一些人们不愿意听到但非常恳切的语言,在俄语当中具有相同含义的成语是“Правда глаза колет”“правда”刚好可以对应汉语当中的忠言、“колет”则可以翻译为刺痛,但是最后一项,“глаза”则和汉语当中的耳有所不同,其是眼睛的含义。

这类成语的数量非常多,这些成语表达的含义是基本相同的,但由于民族文化的不同,其形象载体也就出现了一定的区别。举例来说,грибы在俄语当中是蘑菇的意思,在雨水过后,蘑菇在森林里到处生长,所以人们也将其视为自然馈赠的宝物,所以蘑菇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其比喻蓬勃发展的重要词汇,例如“Расти,как грибы после дождя”意即在雨后就如同蘑菇一样长出,在汉语当中可以翻译为雨后春笋,竹子在中国数千年的发展当中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和人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汉语当中成语经常用到的意象例如龙、虎等等,在俄语当中,熊、麻雀和兔子等森林居住的野生动物出现则更为频繁,在翻译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三、不对等成语的翻译

不对等成语是指俄语中所包含的民族文化是俄 罗斯民族所特有的,意义上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汉语 类成语。这一类成语最能反映民族文化,通常是在 直译基础上通过语言环境、文化背景等,在不改变 成语原有文化意思的同时,用一种最符合文化实际 的解释进行翻译。

例如:“Мало каши ел”直译的意思是“粥吃得太少”,在俄语中经过音译就是“经验不足”,這里“粥”指的是经验;“Выжимать соки”直译的意思是“挤果汁”,在俄语中经过音译就是“榨取血汗”,用“果汁”比喻付出的血汗和劳动。我们还可以通过了解具体的风俗习惯、历史、宗教信仰、文学典故来进行翻译。例如:“(работать)засучив рукава” 意思是“卷起袖子,鼓起劲来”,“(работать)спустя рукава” 意思是“马马虎虎,粗枝大叶”。这些成语充分地体现了俄罗斯穿衣习俗,汉语也有自己的习俗成语“解甲归田”、“长袍短褂”、“黄袍加身”等。又如“Встречать хлебом и солью”意思是“盛情欢迎”,充分体现了俄罗斯的饮食习俗,汉语则有类似的“洞房花烛”、“鸣锣开道”等,以上充分显示风俗习惯所衍生的成语。

而对于历史类成语的意义要综合理解,如:“Казанская сирота” 意思是“假装可怜的人”,它是指1552年俄沙皇伊万雷帝率兵夺取萨恩,鞑靼大公为自保装出一副可怜的摸样向沙皇诉说自己的不幸。自此以后鞑靼贵族们常在上奏书中低下地称自己为孤儿,于是人民便嘲弄他们为“喀山孤儿”。汉语中与此相关的历史成语有“围魏救赵”、“卧薪尝胆”等。对于有关宗教信仰的成语,我们更应该了解其宗教内涵才能正确翻译。例如与基督教有关的成语 “Козел отпущения”(替罪羊)、“Вавилонское столпотворение”(大混乱)、“Ноев ковчег”(诺亚方舟)等。而汉语宗教信仰类成语有“回头是岸”、“借花献佛”、“一尘不染”、“五体投地”、“回光返照”、“脱胎换骨”等。对于出自文学经典中的成语,我们只有了解成语在文学典故中的出处,才能够更好地进行翻译。如 “Оказать медвежью услугу”(帮倒忙)来源于“克雷”,汉语中的“刻舟求剑”都是此类。

四、固定成语的翻译

在俄语成语中还有一类比较特殊的成语,它们的结构形式一般是定型的,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或替换、增减任何一部分。例如“Быть связанным своим словом ”(信守承诺)里“связанным” 不能替换成“соблюдать”或者“держать”;“Большой вопрос ”(棘手问题)“вопрос”不能替换成“проблема”。虽然含义大致相同,但成语一旦形成,词汇便绝对不能替换。举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如“Собаку съел”(行家里手,精通某事)是由俗语“Собаку съел а хвостом подавился”缩略形成的。这句话的原本意思是说“把整条狗吃下去了,最后却被狗尾巴噎死了”,用来形容极其庞大的难事都完成了,却被区区小事给难住了,后来只留下了前两个单词“Собаку съел”引申为“行家里手,精通某事”的意思。由于该成语的组合已经形成,成语构造也已固定,因此成语中的动词和名词都不能替换。

五、结语

对于俄语来说,成语本身也是民族文化和艺术的延伸,是一个民族自从形成以来浓缩的文化净化,所以针对俄语成语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俄语翻译工作来说作用和意义都是非常明显的。其能够针对俄罗斯民族生活习俗进行有效反映,并且也能让人了解其历史文化,同时对其文化内涵也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本文针对俄语成语的几种翻译类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和总结,希望可以让更多人了解俄语的翻译要点,给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凯东. 俄语成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59-61.

[2]司道权. 浅析俄语成语的特点及翻译方法[J]. 品牌研究,2015(3):113-113.

[3]卢伟. 浅谈俄语成语的特征及其译法[J].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7).

[4]王茹珍. 文化空缺与俄语动物成语翻译策略[J]. 读书文摘:中,2016(20):144-145.

猜你喜欢

俄语翻译成语
信息时代背景下关于针对本科生的俄语学习APP的思考
里加市长因讲俄语屡被罚
拼成语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改进俄语教学方法 提高俄语教学质量
猜成语
中国“俄语年”俄语知识竞赛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