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应对

2017-10-21高东明

新智慧·下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思政信息大学生

高东明

【摘要】当前网络技术以及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以及普及使得现代新媒体开始向便携化、数字化以及交互化方向发展,诸多新兴特性使得新媒体的功能以及运营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而对当前人们生活中的思维、生活方式等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新媒体的使用中,大学生是使用的主体,新媒体的发展对大学生观念的发展和形成有极大的影响。本文针对新媒体背景之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创新当前的思政教育工作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应对

在当前的时代发展中,新媒体是指借助当前的网络技术以及移动终端设备完成新闻信息的传输的媒体形式,是当前人民大众在生活中获取新闻休息、汲取资源的主要手段,也是当前社会舆论的主要操作途径。在当前的新媒体发展中,大学生的大量使用会影响其观念和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在大学的思政教育中,教学人员要结合新媒体的发展形式对教学方式和教学工作进行创新设计,确保教学过程对学生观念的正确指导。

一、新媒体时代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

新媒体随着网络技术以及手机媒体等形式开始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这种大众化的新媒体形式对人们的行为和意识有着极大的影响,新媒体的出现也方便了人们对新闻信息的观念的表达,移动平台方便了信息的发送和传输,人们可以借助多种信息渠道完成观念的表达,新媒体的普及与发展对当前的高校思政工作的进行有着较深的影响。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教学人员的管理内容多样,其需要针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内容进行管理,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以及观念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在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中,思政教学工作应当顺应新媒体的发展方向,明确新媒体的作用,对思政教育工作的理念进行优化,对教学中的媒介进行创新,在教学中主动使用微博等现代媒体形式,实现在新媒体发展环境之下思政工作的创新。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新媒体发展中的主要特征是信息获取方式多样化、信息获取难度降低、信息资源量大,易于使用等,这一媒体形式借助现代网络等形式在当代人群中得到了普及,是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多的媒体形式。但是,信息获取的简单以及信息量大的特征也可能导致生活中负面信息以及舆论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效果。大学生仍然处于信息素质的成熟阶段,日常生活中有较强的从众信箱里,对于信息的质量以及真假难以进行辨别,未能正确掌握新媒体的使用方式。

新媒体技术的多样化发展给大学生带来了丰富的媒体手段,大学生生活中会通过新媒体手段来进行社会动态信息的获取以及专业学习和生活中的信息获取,保证了大学生可以参与到社会信息的互动中,有一定的舆论影响力。新媒体的使用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以及高效的信息获取手段,但是,这一信息获取手段的使用也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信息质量的不均匀以及部分负面的舆论会给大学生心理的成熟以及发展带来影响,不利于大学生人生观和道德观的健康形成和发展。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之下,心理以及人格尚未成熟的大学生难以正确表达对部分舆论的态度,思政教学人员应当将新媒体正确在教学中使用,推动学生人格和信息的成熟发展。

三、新媒体背景之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

在新媒体出现以及普及之后,当前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对学生思政教育的需求,在未来的发展中,教师应当正确使用新媒体,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设计,适应学生的学习和心理需求,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

(一)创新结合专业特色和新媒体功能

在新媒体环境之下,思政教育工作应当结合大学生的专业内容进行优化创新设计,以便提升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重视以及学习积极性。同时,为了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进行质量,教师应当结合新媒体的功能,将思政教育和新媒体结合,在教学中借助移动媒体来完成对大学生活的记录,反应自身的正确生活和观念,并借助微博以及微信平台等形式进行交流和共享。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凭借自身的眼睛对大学生活和环境有更为清楚的认识,进而对新媒体有更为清楚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心理成熟度和舆论分析能力。

(二)发挥思政教学工作的精神引领作用

辅导员以及思政教育工作人员在思政教学中主要完成對教学的组织和实施,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心理情况进行指导以及解决,是当前高校思政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的思政教学工作的创新中,教学工作者应当发挥精神引领以及人生观培养的作用,发挥对学生思想的引领作用,推动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三)实现教育活动的多样化

在当前的思政教育的创新设计中,教学工作人员应当正确利用新媒体,并针对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对教学活动进行多样化的设计,对教育形式进行丰富,优化思政教学课程的内涵,保证课程实现精神指导功能。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正确使用新媒体实现对学生的指导,以便对学生的媒体使用方式进行优化,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以及思政教育工作的进行有着很大的影响,思政教学工作者应当将现代新媒体和教学进行结合,推动思政教育和学生日常生活的结合,从而推动学生的人生观和道德观的形成,满足教学需求。

参考文献:

[1]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王登峰.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遇、调整、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2).

[3]葛晨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方法途径探析[J].教育探索,2009(11).

猜你喜欢

思政信息大学生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订阅信息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