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2017-10-21张富慧
张富慧
摘要:要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做到目标定位要科学,展示要有实效,措施要得力,落实要到位。为了使教学目标在潜移默化中顺利地完成,教师还要善于使用体态语,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获取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关键词:英语;教学;效率
要深化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到目标科学定位,措施得力到位至关重要,如何才能做好呢?下面我就此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目标定位要科学,展示要有实效, 一堂课上得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本堂课的目标定位是否科学,展示的形式是否有效。因为教学目标是为了完成目标中的教学任务而设计的,它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及各项活动之中。因此,目标定位要具体、明确、全面,既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又有德育目标。其中知识目标要明确要求,是“了解”、“掌握”还是“运用”。另外,目标的制定要结合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还要照抄参考书。
目标展示方法要灵活,或口述、或用小黑板、或用多媒体,不管哪种形式都要讲求实效,有些教师用多媒体,教学目标一闪而过,这样的展示就流于形式,收效甚微。若目标要用多媒体展示,则可先让学生默读,接着教师强调,并让学生回忆。这样就起到对目标的强化作用,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措施要得力,落实要到位,为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必须采取得力措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将其落实到位。
1、策划导入方式,力求“灵活性”
讲授新课既可用问题引入,也可用复习导入,具体可根据学生爱唱爱动的习惯,以唱英语歌曲、用英语讲故事或做某种演示动作等来导入新课,以增强课文的趣味性,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创设和谐、愉快、充满求知激情的教学氛围,不应该只是追求场面的热烈,更应该激活学生丰富的心理活动,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课堂提问的目的,一是启发学生围绕目标积极思维,有疑即问;二是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认真听讲。提问前,应创设发问的情景,做好心理的、知识的铺垫,形成发问的蓄势。教师设计的问题,应由浅入深,便于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2、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体现“情境性”
中国人学英语缺少的就是语言环境,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充分发挥创造性,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语言情景和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去参与语言实践,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如在询问物品时,可采用实物图片或简笔画。如拿起钢笔问:“What's this?” 学生则答:“It's a pen.” 再如巧用多媒体练习句型“there be”时,首先点击一棵树,问:“What's this?” 学生答:“It's a tree.” 再点击一只鸟在树上,问:“What's in the tree?” 学生则答:“There is a bird in it.” 另外,也可用此法教学询问地点的句型及介词的用法。首先点击一棵树,再点击一只猴子在树边,问:“Where's the monkey?” 学生答道:“It's beside the tree.” 总之,教师要想方设法充分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多媒体、录音机等教学手段创造一种活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之中,真正体验到语言运用的场合、意义,使学生逐步养成正确的语言习惯,不断提高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英语学习就在身边,学了就能用,从而,真正实现“學以致用”的教学总目标。
3、活化教材,增强“趣味性”
课堂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有效率的重要场所之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创设情景,利用电教手段和直观教具形象地、有层次地将所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将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相结合,强化学生的视听感觉,充分发挥多种器官的作用,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满怀激情地学习,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另外,要想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兴趣,还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会的乐趣,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小环节,多台阶;多变化,勤鼓励”。即,将每个教学环节化解为几个小环节,每个小环节都紧扣教学内容,做到环环相扣、层层接近。同时,教学环节的处理宜富于变化,做到教法的多变化,使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得到满足。教师应对学生在活动中的出色表现给予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他们的聪明才智,分享他们所获得的乐趣。
教学要依据教材,但不能拘泥于教材,我们应活化教材,增强趣味性。具体方法是把有些教材内容稍加改编,使其易于用流行歌曲的调或有节奏的数来宝去唱,如教几种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这几个英文单词学生很容易混淆又记不住,针对这一状况,我就采用朗朗上口的数来宝来加深学生的记忆,并配以节奏:Square and circle say hello,square and circle here we go. Triangle rectangle say hello,triangle rectangle here we go.凡此种种,既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愿学、乐学,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4、协调好“教、学、练”,突出“主体性”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个性化教学。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教、学、练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当好导演,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学生自由自在地表达思想,同时要引入竞争机制,使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如先把学生按某一标准分成若干组,再把教学内容设计成问答题,根据其难易程度可分为必答题、抢答题和风险题,最后把各组成绩统计出来,评出优胜者。这样可使学生积极参与,且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敏捷,增强了竞争意识,提高了分析判断能力。同时由于统计成绩以小组为单位,使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还可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为将来顺利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5、善于使用体态语,获取无声胜有声之效
有些教师教学思想陈旧,总是呆呆地站在讲台上,机械地灌输,使课堂如一潭死水,没有生机。我们一定要改变这一现状,善于使用体态语,如用传神的眼睛、丰富的面部表情及多变的形体手势,深深地吸引学生,使教学目标在这种潜移默化中顺利完成,收到无声胜有声之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