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结束语——曲终情未了

2017-10-21俞水花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7年10期
关键词:课外重点文本

俞水花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是重视课堂导入语的精心设计,忽视课堂结束语的设计,往往只是以布置作业来收束,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做法。教师精心设计课堂结束语可以让学生再次明确文本教学的重点内容,或者在课堂结束部分对其进行有效补充,拓展学生的视野,这样的课堂教学更加严谨和完善,让学生对下节课学习的重点以及目标进一步明确,同时也让学生享受“曲终情未了”的课堂教学空间,让语文阅读教学余味无穷。

一、凝练要义,捋顺关键

在课堂教学的结束环节,学生们的精神往往不够集中,甚至会出现严重涣散的情况,可以说这几分钟的教学几乎没有什么效果。而教师精心设计课堂结束语,用总结概括式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回味和归纳,就能帮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凝练要义,获得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教学《我与地坛》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情感进行深入体会。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地坛以及母亲这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让学生获得了丰富的体验。而在课堂结束的时候,教师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这样设计结束语:“通过大家的认真学习,你会感受到其实史铁生的第二次生命就是地坛和母亲再次赋予的。这样的深厚情感使作者在很多年以后也忘不了地坛,而且在自己的作品中也多次出现地坛,虽然地坛已经荒芜,但是在作者心中已经成为精神的家园,到处生机盎然。同样,作者也忘不掉自己的母亲,之所以选择文学创作,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母亲。母亲和地坛是合二为一的,母亲就是地坛,地坛也是母亲,都在提醒作者要好好生活,这节课学习完之后,希望同学们再次走入文本,去体会文本中更深的情感。”

教师对整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再次总结归纳,让学生对文本中的深厚情感有了清楚的了解和体验,明确了教学的重点。

二、延伸勾连,拓展视线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的结尾环节也要精心设计,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延伸拓展,让课堂学习走向课外,这样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帮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

例如在《报任安书》教学的结束环节,教师这样设计总结语:“在《报任安书》这篇课文中,司马迁表面上在回答任安的要求,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写作《史记》,不愿意和世俗同流合污的伟大志向。当时司马迁的周围都是不解甚至鄙视的目光,但是他却能正道直行,写出气势昂扬的作品,这样的勇气不能不令我们敬佩。其實,在很多文章中也有类似这样的内容,例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孙杨恽写的《报孙会宗书》,这些文章中作者同样树立了不惧权威、不流于世俗的榜样,让我们为中国历代文人为之骄傲。那么,请同学们在课下的时间找到这两篇文章,然后将这三篇文放在一起进行阅读比较,并且重点体会文本中的思想内容和精神素养,大家在阅读之后,将自己的感受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形成本小组的见解,之后形成文字资料,办成板报展示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教师根据文本内容进行课堂总结,在总结语中教师鼓励学生将课内文本和课外资料进行比较阅读,这样实现了课内到课外的跨越,让学生在丰富的阅读资料中获得更加深刻的体验,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提升了学生文学修养。

三、链接生活,深化素养

在设计课堂结束语的时候,教师没必要使用华丽的语言,只要真正能让学生懂得道理、获得人生启发就能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指导学生链接生活,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深化学生的素养。

例如在教学《品质》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中抒发的对老鞋匠的尊敬之情。在设计课堂结束语的时候,教师这样引导:“从老鞋匠的身上,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职业道德,什么是真正的品质,这些高贵的品质往往藏在我们不注意的街道巷弄。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人和现象,只不过是我们没有发现而已,所以希望同学们都张开自己发现美的眼睛,走出家门,去看看大街小巷中有哪些可贵品质的人,也希望我们的同学们在这次实践活动中得到心灵的洗涤,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教师的结束语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链接,让学生从文本走向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体验,提高素养,陶冶情操,这样的语文学习才是真正高效的学习。

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设计精彩的导入语,而且要设计巧妙的结束语,让整个课堂教学完美结束,让学生在课堂结束语的引导下明确重点,拓展视野,让语文课堂别有风采。■

(作者单位:江苏启东市江海中学)

猜你喜欢

课外重点文本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重点推荐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重点报道
重点报道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