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7-10-21李新兵
李新兵
所谓“目标导学”模式,就是在教学中针对学习内容的实际和教学目标要求,通过一定的操作程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设立学习目标,鼓励学生在这些目标的引领下,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通过教师的及时指导和矫正,辅之以小组合作、个体学习等形式,最终实现该课教学目标。
一、“目标导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
“目标导学”模式的教学程序为“温故知新,明标激趣”“引导实施,练习达标”“当堂检测,反馈矫正”三个环节。
1.温故知新,明标激趣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带领学生一起复习前边所学知识,目的是为了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对个别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公式推导,并计算一些练习题,以实现知识的复习与巩固。此时教师向学生出示“梯形”图向学生提问:“这个图既不是长方形,也不是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它叫梯形,你们发现它有什么样的特点?我们能否根据以前学习过的面积计算方法算出它的面呢?”这样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有利于学生带着目标去讨论。教师继续问:“这节课我们主要想获得什么样的知识?”学生纷纷回答:“想知道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渐渐明确了学习目标,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2.引导实施,练习达标
这是“目标导学”模式的中心环节,教师先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再指导他们围绕目标进行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并逐步探索知识。如为了达成“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目标,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步骤:
(1)自主探索
学生有了目标,渴望解决问题,愿意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实践探索。如有的学生通过分割图形计算出梯形面积,有的学生则通过剪图拼图的方式计算出梯形面积……当然也有学生在探索中遇到了疑难,此时教师应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启发,帮助他们进一步思考、分析,直至完成学习任务。
(2)合作分享
学生通过个体经验下的探索,对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表现各异,让他们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合作分享,可以理解彼此的见解,不断反思自我的学习过程。教师在学生的合作中及时评价,让全体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增强学习的信心。
(3)练习巩固
教師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提供多样化的习题让学生练习,已到达巩固知识的目的。选编的习题要重点突出,有针对性,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3.当堂检测,反馈矫正
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评价和纠正,对于少部分学生存在的非主要问题,则引导学生在组内或组间讨论解决,同时对达标较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设置一些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检测题,难易适中。教师限时完成,并针对检测的成绩引导评价与纠正,形式上可以是教师评价,也可以是小组评价、学生个体评价。
二、“目标导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首先,能够激活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态度。由于目标的导向作用,学生明确了学习方向和任务,而且教师的及时指导与反馈,随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目标能够顺利实现,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兴趣得以激发。
其次,注重学习方法运用,在过程体验中享受情感交流。“目标导学”模式教学强调学生个体学习与小组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有效解决了集体学习的统一性与个体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尤其是教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指导与评价,更体现了教与学过程的知识交流与情感互动,学生的学习是在一个充满生机的过程中开展,并产生了积极的心理体验。
最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教师通过对教材和学生的理解,运用情境导入、习题训练,评价矫正等多种教学手段,有力地促进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也提升了数学的学习能力。
总之,“目标导学”教学模式的运用,让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和方向,学会了运用多种学习方法主动学习,体验到师生、生生互动的情感交流的学习过程,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力也有所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沭阳县北丁集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