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网络意见领袖”角色的建立途径
2017-10-21钟恩洪
钟恩洪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达,网络给人们带来了传播速度快、成本低等便捷,在当下的大学生当中,已经习惯了这种互联网生活,并且为了能够满足当下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以及获取更多的信息需求,人们对于网络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根据调查数据现实,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了6.49亿,又以学生群体占比最高,达到了23.8%,因此,我国各大高校就成为了网络群体的聚集地。但是随着我国高校学生接触网络,各种复杂繁乱,不真实的信息也不断对高校学生进行错误的引导,因此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的辅导员必须主动占领网络思想中国那只教育阵地,帮助大学生正确分辨网络信息,并树立正确的思想,从而促进我国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
一、网络意见领袖概述
关于“意见领袖”其最早出现在出版于1948年《人民选择》当中,是美国社会学家通过对美国总统大选票数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一种社会现象——人们再投票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身边朋友、亲戚等人的影响,而不是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因此,美国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就将这一类人定义为“意见领袖”。
而在我国当下的网络时代当中,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各个层面当中,而人们也借助网络所带来的便利,通过论坛、博客等平台参与到我国社会舆论当中。而在这些讨论的过程中,就存在一些比较活跃的分子,他们在各自的兴趣领域当中积极的传播消息并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他们也通过这些言论逐渐成为了网络舆论的引导者,从而对其它网民施加影响。而这一类人则可以称之为“网络意见领袖”。
二、高校辅导员“网络意见领袖”角色建立的必要性
(1) 受教育客体角度
根据根据《网络报告》调查显示,在10-29岁的年轻人相对与其它群体来说更容易接受在网络中开展言论,并且由于这一类人群社会经验的缺乏,更加容易被网络中的言论所影响。而在当下的大学生当中,主要是以九零后为在校大学生的主体,而该年龄段的大学生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偶像心理。“偶像”在他们的心中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地位[3]。并且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具有个性化,其在于偶像选择上更加具有主观调控和选择性。因此,在现代这个网络危机四伏的当下,各大高校辅导员想要实现对当下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迎合大学生心理特征,成为这类人群的“偶像”,即为“网络意见领袖”从而实现对网络舆情的积极正面的引导,帮助大学生能够正确的分辨在各种网络信息当中存在的错误信息,对当下的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 教育主体角度
在我国当下的社会背景中,我国高校辅导员成为“网络意见领袖”具有天然的优势。高校中的辅导员不仅承担着日常教学活动,同时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以及生活方面的关爱都是息息相关的。因此,辅导员不仅是教育工作者,同时也是也是大学生接触最亲密的人,彼此之间长时间的接触具备了共同的话语。辅导员可以通过利用微博、微信等当下大学生比较热衷的软件进行沟通,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两者之间的代沟,从而构建一个平等、轻松、自有的交流氛围。辅导员应该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优化设置,从而使得网络中的信息能够正确的在学生之间进行传播,避免学生对信息产生错误的理解,避免陷入流言蜚语的漩涡当中。
三、高校辅导员“网络意见领袖”角色建立的显示困境
(1)教育主管部门
在我国教育部门当中,关于将高校辅导员打造成“网络意见领袖”方面缺乏相应的研究资料。并且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现状当中,教育部门仅仅只是关注了当下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及高校辅导员重要性进行了阐述,但却没有针对强调在当下的网络背景下,根据高校大学生行为特点,对高校辅导员成为“网络意见领袖”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再加上在现在网络时代当中缺乏对网络信息安全的保障措施,而这些都导致了我国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可控性以及不确定性。
(2)高校
从认识层面上来看,我国部分高校管理者没有对当下的网络时代背景对大学生的影响有着充分的认知。对高校辅导员在工作时间聊qq、刷微博等行为被认作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而这就导致了在我国绝大多数的高校当中明文规定了高校辅导员禁止在工作时间从事个人兴趣范畴内的活动。这就使得我国高校内的辅导员对于微博微信等工作的放弃,失去了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的一个重要渠道,降低了辅导员的“网络名片”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而从实际操作上来看,我国高校种对于现代网络工具普遍存在轻视的现象。而这主要表现在:高校的官方微博定位不够准确;发布的内容不够新颖,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且内容单一,更新缓慢等等。
(3)高校辅导员
在关于高校辅导员自身情况上来看,首先就是高校辅导员自身对成为“网络意见领袖”的意识淡薄,没有对成为“网络意见领袖”对自己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提供的帮助以及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在加上在其本身对与现代网络媒体使用能力的有限。
其次就是高校辅导员在投入网络媒体的维护时间和精力上有限。大多数的高校辅导员所承担的任务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观察,还承担着学校或班级的学风管理、党团建设、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工作,其在时间精力上都导致了没有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的维护上。
最后就是在关于提高高校辅导员自身素养,只有提高了辅导员的自身素养,才能有效的帮助其成为“网络意见领袖”。
四、高校辅导员“网络意见领袖”角色建立途径的塑造
(一) 加大科研投入
在进行科研方面,高校高层应该将“网络意见领袖”作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节种的一部分,并且加强校内教职员工对其重视度。并且教育主管部门也应该将高校中的政治优势、党团组织优势和辅导员队伍游戏充分发挥出来,帮助高校辅导员“网络意见领袖”角色的建立。并且在高校种实践“网络意见领袖”应该是以辅導员为单位,建立一个具有专业化的团队,同时明确规定高校辅导员在该项活动中的目标任务以及主要内容,高校也应该从旁辅助,强化其在校内的宣传力度,从而确保政治思想和舆论在大学生种的引导呈现精确化、程序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内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二) 完善体制机制
在关于塑造辅导员“网络意见领袖”的过程中可使用柔性制度管理从而激发辅导员的主观能动性。关于在这点上的建设,可以根据在在校辅导员的实际工作内容已经生活规律,适度的将微博等工作纳入到辅导员的职称评定和业务员考核当中。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辅导员通过个人微博、微信开展的工作和付出很难进行统计,学校更多的时候是看工作的结果,因此,辅导员应该对投入的精力和时间进行自我把控,在不影响其它工作任务的情况下进行工作。还有一方面就是在完善机制的时候,不仅仅只是对学校方面的改善,同时也是对辅导员自身的一种改善。辅导员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网络意见领袖”不仅仅需要这方面的意识,同时也需要过硬的实力才能够胜任,因此,辅导员需要掌握政治学、传播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方面,只有丰富了辅导员自身能力,才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三) 提高辅导员人格魅力
在很多时候,“意见领袖”通常有较高的人格魅力,这一类往往能够通过自身的特点,优势等方面,吸引普通公众的关注,然后通过相应的网络手段,将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转化为影响力,而这一类人所产生的意见和影响则可以是被认做“网络意见领袖”的体现。而想要将高校辅导员打造成当下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必须从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入手。而其首先条件就是需要提高其自身的文化素养,只有高文化素养,才能去令大学生信服,其次就是必须提升其网络语言能力,在这点上主要是为了加深与大学生的沟通方式,使得双方之间具有共同的话题;最后就是必须是具备了优良的品质。而在这点上必须做到有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群体中被大学生所接受。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5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微时代高校辅导员‘网络意见领袖角色建立途径探索”(JY1519)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