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能力与英汉翻译教学
2017-10-21陶志平
【摘要】 隐喻是语言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隐喻的这种普遍性特点决定了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关注隐喻。隐喻能力被视为学生语言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三大能力之一,培养并提升学生的隐喻能力是英汉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翻译过程需要吃透原文,不仅是要理解原文的文字信息,更重要的是理解文字背后的语境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思维转换。 要达到此目的,具备一定的隐喻能力是避免学习中思维僵化的重要因素。本文简要介绍了隐喻能力,并试着探讨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隐喻能力的各种因素。
【关键词】隐喻 翻译教学 思维转换 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141-02
隐喻性语言无处不在, 日常生活充满了隐喻,不仅体现在语言中,而且贯穿于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中。隐喻不仅是语言问题,它还与人类思维有关,人类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隐喻性的,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概念体系从本质上来说是隐喻性的。语言学家王寅认为隐喻能力是语言学习者需要掌握的三大基本能力之一,对于提高思维能力会起到重要作用。翻译本质上是将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思维过程,与隐喻的解读过程一样,因此提高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对于提高翻译水平会有一定的帮助。
一、隐喻能力
随着现代语言学对隐喻的重新认识,国内外学者提出了隐喻能力这一概念并对之进行了不同的阐释。心理学家加德纳和维纳首先提出了隐喻能力的概念,他们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就如概念隐喻一样,是通过隐喻结构这种形式,将源域中的概念通过映射传递到目标域中的概念。隐喻能力是指,人们看到原文时能够识别出其中的隐喻,通过运用包括文化背景等知识来正确理解隐喻,并最终能够对隐喻活学活用。隐喻能够帮助我们看懂隐晦的目标域概念,我们利用已知的信息,借助合理的想象,对未知的领域能够做得比较清晰的理解。王燕认为,隐喻能力的掌握程度是评价学习者语言水平的重要手段。王寅将隐喻能力与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能力及海姆斯提出的交际能力并称为语言学习者必须具备的三大能力。语言能力注重语法、词汇等知识的掌握,交际能力强调语言在语境中的具体应用,而隐喻能力在语言认知过程中,不断丰富了语言表达。
二、隐喻能力在英汉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按照汉语的思维来理解和思考英语的词汇和句子。由于两种语言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在对事物的认知概念上会存在较大的差异。英汉翻译过程中,如果都按照汉语的概念体系去理解原文并直译,不一定能够正确传递原文的意思,甚至可能会误解原文的意思。要想能够正确理解原文并能夠在汉语中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首先必须培养并提高学生隐喻能力。学生要对英语中含有隐喻的表达方式,按照以英语为母语者的思维进行概念整合,要意识到不能用汉语的思维去理解。在授课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到英汉两种语言在认知上的差异,帮助学生以英语的认知思维模式去理解英语句子。
1.隐喻思维训练
隐喻是一种文化认知工具,是用某一领域的体验来描述或理解另一领域的体验的认知活动。在翻译中,要做到译文读者从译语原域概念映射到目的域概念时的感受与原文读者从原文原域概念映射到目的域概念时的感受时是一致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认识句子中的隐喻,尤其是其中的概念隐喻,通过提供一些相应的句子,说明这些句子是某一概念隐喻在语言中的具体体现。这种自上而下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很快熟悉并掌握一些常用的英语隐喻思维概念。 如:告诉学生在英语中有这样的隐喻ARGUMENT IS WAR. 战争在西方社会的历史中是非常常见的,人们对与战争相关的体验十分熟悉,当用战争中出现的各种情形来映射现实生活中争论的各种情形时就会出现以下这样一些句子。
Your claims are indefensible.
His criticisms were right on target.
隐喻意识不仅是可以通过上述方式激发,也是可以慢慢培养的。给学生提供一些含有隐喻的段落或语篇,让学生结合上下午,在进行合理的想象,发现其中所含的概念隐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活学生的隐喻思维,在翻译时能能够创造出精彩的译文。例如:
Our economy has just suffered a massive heart attack, with over a trillion dollars of assets values destroyed in the past two weeks. Given the heightened risk of a fatal recurrence, things will never be the same.
这一段中有两个句子,通过认真阅读,仔细分析,学生可以发现这里用了一个概念隐喻ECONOMY IS A PATIENT.由于英汉语言所处的文化语境不同,有的隐喻具有共通性,在翻译时可以以直译,有的隐喻只体现一种文化,翻译时只能意译,这样可以使译文更好地位译文读者所接收。这句可以意译为“我们的经济刚刚遭受了一次打击,影响面甚广,价值上万亿的财产在过去两周内化为乌有。由于致命性经济问题重现的风险提高了,荣景将难再光临”。
在训练学生隐喻性思维和隐喻的运用能力时,可以引导学生使用隐喻的方法来翻译。例如,让学生翻译“这个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一般会译成“Great changes took place in this village”。这时可以提示学生用隐喻的方式进行翻译“This village witnessed great changes”。 通过这种训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隐喻思维,丰富语言表达能力。
2. 了解文化背景
隐喻中本体与喻体之间的映射关系,是来自于人们在生活中的具体体验及所处的文化。来自生活中的体验具有共通性,如东西越堆越高,就产生隐喻HIGH IS MORE, LOW IS LESS. 而在文化基础之上产生的隐喻会给非母语的学习者增加认知障碍。 只有当学习者了解了隐喻所产生的社会背景,才能真正理解隐喻的意思。endprint
中西方文化中,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艺术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表现在隐喻上,一方面,相同的喻体传递出不同的意思。例如, “绵羊”在中国和西方都有“温顺”的意思,但它在英语世界中还有着独特的意思,与基督教文化有关,我们只有让学生了解了这种文化层面的知识,才能采用适当的方法来翻译。如把 “He is a black sheep in his family”译成“他是家里的败家子”。
3. 突出语境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语境对于认知隐喻的重要性。隐喻结构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是将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放在一起,要识别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对语言所处的语境有比较深入地了解。 如两人对话中出现“He is a fish”这句话,这不是童话或寓言故事,所以不能直译。在英语世界中,经常用常见的动物来指人,由于英国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鱼在人们生活中十分重要,所以用fish来指人在英语中是较常见的。如 “He is big fish in a small pond”。 这句话的语境如果是两人在游泳池的对话,这句就可以翻译成|“他是游泳健将”,如果是发生在酒吧里,则可以译为“他的酒量很好”。
翻译的过程也是语境认知活动的过程,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熟悉两种语言的语法知识,而且要熟悉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提高语境的认知能力,从而更好地解读隐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吸收原文信息,然后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给出合乎译语规范的句子。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只有对这两种文化进行了认真比较,才能最终比较好地完成翻译任务。教师要把这个理念灌输给学生,让他们在翻译时首先想到要除了语言知识,还必须通盘考虑整个语境。
三、结束语
英汉翻译教学中,在传承传统教学法中优点的同时,也要不断创新,将隐喻纳入其中。教师要重新认识翻译教学的目的和意义,从微观的翻译技巧到宏观的语篇分析,都应将隐喻思维这一点考虑进去。翻译过程中,理论与实践仍是教学重點,加入隐喻的视角,能够为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提高翻译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 Levinson, S. C. Pragmatic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3]刘振前,时小英. 隐喻的文化认知本质与外语教学[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
[4] 王燕.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理论与英语教学[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5] 王寅,李弘. 语言能力、交际能力、隐喻能力“三合一”教学观——当代隐喻认知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
基金项目:南昌师范学院2015年度校级一般课题项目“隐喻翻译教学模式在英语专业翻译课程中的实证研究”(编号:JGKT-15-21)。
作者简介:陶志平(1975.12-),男,江西南昌人,南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汉对比研究、大学英语教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