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的构建
2017-10-21王越芬赵凯丽
王越芬+赵凯丽
【摘要】构建科学的培育机制对于培育青年教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键性作用。科学的培育机制主要包括理论认知机制、情感认同机制、文化渗透机制、激励强化机制、实践养成机制、制度保障机制、网络辅助机制,这些机制的构建不仅对青年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意义,也间接引导了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养成。
【关键词】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
目前,越来越多的青年加入教师行业,促使我国高校青年教师群体队伍的比重逐年加大,青年教师人数已占到高校教师人数的一半左右,承担着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总工作量的60%。这些青年教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是学生价值观养成的引导者。核心价值观的生成与发展是在内推力量与外生作用下共同衍生形成的,既需要青年教师自身的努力,也需要通过构建科学的培育机制来强化。青年教师存在着人生阅历、资历等方面的不足,特别是一些参加工作时间较短的青年教师,在工作中注重专业水平的提升而忽略了价值观的培育。有些教师将大多数精力用于职称评定上,专注于搞科研,而不重视授课质量,导致自身片面发展。网络的不断普及促使学校成为多元价值思潮的接收器。青年教师极易接触到这些价值观,受其影响,有些教师只顾追捧西方价值观,忽视了本国的主流价值观;也有些教师受西方个人主义思潮的影响,只维护自己的利益,导致自身的政治立场不断被弱化。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自身更好地发展,促使他们在中西方价值理念的冲击与碰撞中不迷失,也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实现立德树人,为培养一批“又红又专”人才奠定基础。
一、理论认知机制
理论能否被群众所认同,除了其本身的含义符合时代主流,还有赖于加强学习教育。构建科学的理论认知机制,有利于督促青年教师学习并了解理论,并通过理论教育加强认同。理论学习是引导青年教师培育正确价值观的基本前提,科学的学习方式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热情。要注重学习方法上的引导,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理论灌输法,让青年教师被动地接受理论,而是要努力做到全面理解这一理论,不仅要熟知这一理论的内容是什么,还要阐释内容的深刻内涵,甚至可以用一些案例来讲解其含义。要具体到青年教师应当如何践行,怎样在青年教师的观念、日常工作中体现出来。理论只有被最广大的群体接受,这种理论才能发扬光大。目前多数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围绕学生来进行,应该把青年教师也作为培育对象,“师生共进”,掀起高校师生共同学习研讨的新格局。要积极发挥交互学习的功能,重视青年教师与学生、资深学者、教授以及优秀党员之间的相互学习,进行集体讨论,形成集体学习、共同进步、积极践行的良好风气。在学习活动中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保证培育引导的坚定性。学校应积极创新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的形式,定期举办学术论坛、讲座以及论文征集活动,更深层次地提高理论认识。
二、情感认同机制
弗洛伊德指出:认同是“个体或群体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情感认同”就是让每一位青年教师从心理上接受并领悟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在思维中能引入核心价值观。因为只有在情感上高度认同,青年教师才有可能将其真正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也只有这样,核心价值观才能落到实处。情感认同机制的构建需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首先,搞好宣传,运用多样的宣传形式,如举办活动的形式,加深青年教师对核心价值观的体验,把核心价值观的精髓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和仪式体现出来,让青年教师在活动体验中感悟核心价值观的精深内涵。其次,让青年教师尽可能的参与到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当中,学校应把核心价值观培育与教师的校本科研结合起来,引导教师在科研中进步,在参与的基础上加深认识,提高情感认同。再次,建立情感交流体验机制。青年教师与青年学生是处于同一时代的青年人,他们之间年龄差距较小,共同语言较多,对事物的关注点也相对一致,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学校应开展师生互动活动,让青年教师融进学生当中,在情感交融的基礎上,体会到教书育人的乐趣与职业的神圣感,更加体会到“敬业与友善”的真谛,从心理上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
三、文化渗透机制
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看,相对于外部的、开放的、大的社会文化环境,学校是一个内部的、较封闭的、小的“社会体”,校园文化是相对独立的,它植根于学校历史和传统中,弥漫在校园里一切有形和无形的事物中,让处在校园里的师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教化。构建文化渗透机制,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中。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满足培育工作的物质需要,将培育工作摆在优先位置,在校园经费配置中向培育工作倾斜,如主动为青年教师订阅报纸、期刊、书籍等;在科研课题申请中,增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课题数量,课题申请门槛适当减少对青年教师的限制等。搞好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最为关键,应积极利用学校的环境资源,如在校园里张贴相关标语,在教师师德建设专栏展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人物形象,在校园广播中推送践行的事迹;在国家重大节日、党建活动中以及校歌等精神文明传承活动中,融入核心价值观。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是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的教学、科研、生活等规章制度中,既为制度文化建设增加了新元素,也促进了核心价值观常规化。如在教师工作测评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考查教师道德水平的标准。
四、激励强化机制
激励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学校既要对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青年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报酬,如发放福利和奖金,也要强化精神鼓励。精神激励有目标激励和榜样示范等形式。制定适于青年教师发展的价值目标,并在他们达到目标之后给予一定的鼓励,他们就会有更多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并激励他们为达到更高的目标而努力,这种目标激励也是一种持久的精神激励形式。榜样激励是一种从侧面鼓励青年教师的方式。相关研究证实,人们都有模仿从众、见贤思齐的心理。构建榜样示范机制,可将承载于榜样身上的核心价值观通过榜样在现实生活中的言谈举止表达出来,使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深意、行为规范与品德操守成为具体形象的外显方面,像一面旗帜一样感召和唤起青年教师主动效仿的内在力量,完成对核心价值观聚焦、理解、认同,最终达到内化榜样所蕴含的价值品质,实现“知行合一”。在实际工作中,要运用多种形式传达榜样的闪光点,尽可能地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endprint
五、实践养成机制
理论的价值在于理论能被运用于实践当中。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体现理论的价值,还可以巩固理论在受教育者心中的地位,加深对理论的信服。核心价值观在青年教师思想中稳固下来的力量来源于实践,只有在外部实践的强化之下,才能形成坚定而稳固的价值观。青年教师普遍“生活阅历较少、缺乏社会实践”,各学校应积极倡导他们走出校园,深入实践,进行社会调研。青年教师下基层考察,有利于了解社会现实,了解整个社会有哪些价值观,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过时的,为自己开展与价值观相关的科学研究提供素材;通过参与挂职锻炼,让教师了解国家发展的动向,明确国家需要主张什么样的价值观,倡导什么理念,并积极以身作则,支持国家的主张,支持国家的政策,提高社会责任感;青年教师学历层次高、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一般都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有些教师还是“海龟”,可以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在学历高度、思维广度等方面的特殊优势,在科普知识、理论宣讲、政策咨询、技能培训等方面,开展惠民生、促科普、学技能等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充分展现自身价值,在有形的活动中升华无形的理论。
六、协同联动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既要求青年教师自身不断努力,也要求各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建立协同联动机制,营造良好的培育环境。首先,主管领导和部门要加强监管。各级校领导要坚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对培育工作高度重视,亲自来抓,并一步步抓好落实。学校党委要把培育工作尽早地提上议程,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育计划,采取相应措施,来加大领导力度,担负起领导职责。学校领导干部在加强对培育工作的监管时,也要以身作则,带头示范,树立良好的风气。各基层党组织也要制定详细的培育措施,保证培育工作的操作性更强,层层落实。同时,应充分调动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积极性,努力增殖培育的影响力,扩充培育的覆盖面。其次,发挥其他部门协调推力。学校各职能部门应积极作为,特别是工会、共青团职能部门,要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协同配合,把搞好培育工作作为分内之事、分内之责,逐步建立青年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点制度,同心同力协调好培育工作。学校宣传部门也应认识到自己在培育工作上的强大影响力,积极做好宣传工作,与其他部门主动对接工作,保证培育工作顺利实施,高效完成。
七、制度保障机制
制度的建设有利于保障培育的良好秩序,也可以督促其他机制的落实,方便培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设立定期学习培训与实践制度。由于学校在日常管理中并没有对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培训与实践做出硬性要求,使得部分青年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并不注重核心价值观理论的学习与实践。学习培训与实践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把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培训与实践常规化,让青年教师作为一项必要的任务来做,把对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培训与实践落到实处。其次,设立考核检查制度。考核检查制度要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对落实情况进行一一比对。在考核制度中,对于考核标准要严格把关,如参加学习是否有无学习笔记、是否撰写学习感想或心得体会等;在实践中,是否有实践记录、实践报告等。最后,设立督导评估制度。督导评估制度可以让督导深入青年教师群体,检查各项相关实践活动是否开展、相应的奖励是否发放,并对活动资料、工作文件等进行审查评估,对于落实较好的学校给予表扬奖励等。
八、网络辅助机制
互聯网以其便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应用于学校管理系统和教育系统中。网络因其本身的便捷性逐渐成为传播思想和价值观的有力武器,积极利用网络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对于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意义重大。各学校应主动适应时代潮流,利用网络传播平台积极增大培育力度,开拓培育空间。学校可以利用微博设立论坛,教师在参与时摆脱了参与时间地点的限制;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推送党的理论政策等相关时事政治,还可以定期在平台推送模范人物事迹等。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建立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让青年教师获得大量的学习资源,最大限度地施展网络的灵活性。我们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组织资深专家学者进行在线答疑,或者通过视频讲解开展讲座,利用生活化且高效的方式培育青年教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年教师是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的主力军,是培养一批“又红又专”人才的主导力量,他们的价值取向无形中会渗透在学生思维方式中,他们的言传身教会影响青年的价值选择。可以说,青年教师是学生价值观的“源头活水”,他们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价值观形成的引导者。构建科学的培育机制,能给青年教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创造有利条件,也间接促进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养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