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串起半个民国文艺圈的刘半农

2017-10-21佚名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刘半农钱玄同赵元任

佚名

鲁迅在《忆刘半农君》中曾说,“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翻开刘半农的朋友圈,有比鲁迅资历都要老的钱玄同,有北大校长蔡元培,有文坛巨子鲁迅、徐志摩,有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还有把音乐作为副业,却大放异彩的赵元任。刘半农和赵元任曾在成立的“数人会”时,说到“我辈数人,定则定矣”,无疑,这些大师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物质财富。

1.与钱玄同

新文化运动刚起步时,为壮大文学革命的声势、宣传文学革命,钱玄同与刘半农于民国七年(1918年)3月在《新青年》上分别扮演了正、反两个角色,进行辩论。这便是助力《新青年》获得大众认同的“双簧事件”。

钱玄同化名“王敬轩”,发表了《文学革命的反响》。这篇文章以反对新文化运动的顽固派身份,陈述新文化运动的“罪状与弊端”,攻击《新青年》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刘半农则以新文化运动的捍卫者身份,发表了《答王敬轩》的长篇文章,针对“王敬轩”所列的新文化运动的“罪状”,以犀利的笔锋逐条批驳,将对方驳得体无完肤。

2.与蔡元培

1917年夏天,一份由北大校长蔡元培签署,文科学长陈独秀书写的聘书,从北京大学寄到了上海明厚里一间不起眼的小屋里,租住在这里的就是刘半农,这一年他26岁,只有初中文凭。

1917年的北大有这样一群教授,梁漱溟24岁,胡适26岁,刘半农26岁,周作人32岁,陈独秀38岁。

破格跻身北大讲台,无疑为刘半农展开了实现抱负的广阔天地,他出任预科国文教员,参加国语讨论会,在期间提出了要用历史的方法研究小说,以自由的心灵和平实的语言来创作诗歌。

刘半农去世后,蔡元培特为其撰写碑文:“先生(刘半农)在《新青年》土提倡白话诗文,叙述地摊上所搜集的唱本,我们完全认为是文学家。后来……专做语音学的工作,完全是科学家了。”

3.与赵元任

赵元任也是个语言学家,同时又是一名音乐家。作为中国现代音乐的先驱,在“五四”时期,他曾为刘大白、徐志摩、陶行知、施谊、刘半农等多名新诗人谱过曲。而他与刘半农的情谊尤为深厚。早在1917年,刘半农应北京大学新任校长蔡元培之邀,赴京任教时,即与同在北大任教的赵元任同居一室。

民国十四年(1925年)8月时,刘半农的双胞胎儿女出生,贫苦的生活雪上添霜,书籍、蜡烛乃至食品一一告罄,正是在这段穷愁岁月里,刘半农写下了《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满怀思乡深情的诗歌。在这首诗里,他第一次使用了自己创造的“她”字。这首诗后经赵元任谱曲,传唱至今,经久不衰。

刘半农之死对赵元任震动很大。后者生平不喜欢写应酬文字,但他却为刘半农的亡故写了一副别开生面的挽联:“十载凑双簧,无词今后难成曲。数人弱一个,教我如何不想他!”

4.与鲁迅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提到,“金心异”(钱玄同)去绍兴会馆找他催稿的时候,《新青年》已经在上述“双簧”引发的论战后,声名日渐兴隆,旧文学和文言文的势力开始步入衰微。而刘半农无疑是助推这场新文化运动获得决定胜利的一员猛将。

1918年旧历除夕,刘半农是在绍兴会馆与鲁迅、周作人兄弟共同度过的,在此后的两年里直到赴欧洲留学前,他造访鲁迅寓所三十次,书信往还十余封,后来刘半农来到英国,尽管连写作业用的笔纸和蜡烛都要省着用,他还是给鲁迅寄了一张明信片,表示思念之情。

后因种种误会,二人逐渐疏远。但刘半农去世后,鲁迅曾两度撰文纪念他。一篇为《忆刘半农君》,一篇为《趋时和复古》。文章中不乏对刘半农的赞扬之词:

“......更是《新青年》里的一个战士。他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

.......不错,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

......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而刘半农曾为鲁迅写过一副对联“托尼学说,魏晋文章”,被公认为是对鲁迅准确的评价。”

5.与徐志摩

民国二十年(1931年)11月10日,刘半农邀请好友数人到郑颖孙家,其中包括曾同在伦敦待过的徐志摩。

高朋满座,谈笑风生之际,徐志摩接到电话,尔后笑意盈盈地说:“我明早六点南飞。明晚此时,当与小曼共饭也。”同座中,刘半农年龄最大,又喜开玩笑,听徐志摩说坐飞机,便打趣道:“飞空之戏,君自好之,我则不敢尝。”徐志摩回应到:“危险在所难免,我自甘之。我苟飞死,君当为我作挽联。”刘半农笑答诺。

宴席散去,刘半农与徐志摩握手道别时,徐志摩还依然笑着叮嘱:“一事费神:我若死,毋忘作挽聯。”然而,两文人好友之间的玩笑之词,竟成谶语。19日,由南京到北平载着徐志摩的“济南号”,在济南党家庄遇大雾失事。

刘半农悲痛不已,按约送去一副挽联,曰:

一夕清淡成永诀,万山浓雾葬诗魂。

6.与李大钊

刘半农与李大钊既是同事又是好友,即使在李大钊牺牲多年后刘半农忆及仍悲愤不已。

他曾对家人说:“记得大钊先生就义的前一年,我去看望他,当谈到八一三惨案时,先生痛斥了军阀段祺瑞对爱国学生的血腥镇压,并用拳头击着书桌愤愤的说:‘惨无人道!简直是惨无人道!可他对自己被军警殴伤面部与双手却只字不提!”

1933年,李大钊生前友好发起为李大钊举行公葬的活动,刘半农与钱玄同等人联名发起为李大钊举行公葬的募款书。他率先捐助营葬费二十元,并撰写了《故国北京大学教授李君墓碑》,还为李大钊及夫人题写碑文。

前段时间民国朋友圈炒得如火如荼,徐志摩、鲁迅纷纷在榜,但若论起民国谁的朋友圈真真“高大上”,必数刘半农,因其博学多才,在诸多方面建树不断,可谓串起了半个民国文艺界。在文学圈,他和鲁迅、徐志摩曾为挚友;在音乐圈,他和赵元任一起留学,归国,一人作词,一人谱曲,留下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在教育界,他深得陈独秀、蔡元培赏识,后更担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建立了语音乐律实验室,成为中国实验语音学奠基人......

(选自《人民艺术家杂志》)endprint

猜你喜欢

刘半农钱玄同赵元任
刘半农登广告“找骂”
语言学大师赵元任誓不为官
店员嘲笑赵元任
领导者的威信
刘半农的“喜诙谐”
钱玄同食言
刘半农:方头真博士
赵元任:擅长说方言的语言学家
刘半农“找骂”
钱玄同“认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