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2017-10-21苏见芳
苏见芳
摘要:语文是初中教育中极其重要的基础课程,在考试中,阅读部分占着很大分值,新課改的推进,也更加看重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得培养。在当前一线教育中,阅读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通过经验与调研,笔者提出一些整改对策,希望对教育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育;对策研究
初中语文中的阅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能否学好阅读影响着学生在学生时代的人文科目的基础能力,走入社会又将影响着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和生活习惯。要想学好阅读,教师必须改革传统教学的弊端,尽量减少应试教育的影响,教会学生享受阅读,热爱阅读。笔者的文章提出的相关建议,希望对语文阅读教育事业尽到微薄之力。
初中语文阅读教育中的问题
忽略了阅读的本质,教学方式存在问题 初中语文阅读教育不但应该教会学生学习到好词、好句、好段,认识生字词,学习到高级的写作技巧,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等这些“浅显”的作用,更应该让学生们通过阅读看到更宽广的世界和人类思想上的世界,和不同空间和不同时间的作者进行灵魂上的沟通,提高学生对美的理解与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然而,在当前应试教育下“应试而生”的阅读教育,往往在学生还没有时间完全消化文章内容时就要求回答问题,教师们常常说这样一句话“同学们,让我们带着问题去阅读”,回答的问题答案在文中可以找到,中心思想可以通过技巧“揪出来”,大量的教授学生学习方法,阅读技巧,而忽视对文章整体的感受实则是在初中生语文阅读教育中的本末倒置。
阅读文本能力的减弱 阅读文本能力包括阅读字句的能力和阅读整篇文章之后对文章真实情感表达的把握。不能理解文章,是由于对文章狭义的理解和标准答案的束缚,使学生往往不能够真正理解特定的写作背景下的文章的真实内涵。再者,当下网络的普及,文字碎片化、精简化充斥在读者的阅读行为当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造成了影响。在课堂上多媒体教学,作为创新型教育方式,有其特有的优点,图文并茂的课件更加生动、形象、有趣、吸引眼球,对阅读文本的结构分析,中心思想,每一自然段的总结概括更加清晰明了,但是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长期以来养成了快餐式阅读行为,不能通过文章来理解深刻的内涵,领会文章的感情。
忽视了初中语文阅读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越来越多的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意识到教育的重心应该从教师转移向学生,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从阅读中学会体会作者的感情和情怀。然而,如今的教育现状是,教师为了语文阅读教育的教学目标达标,以回答问题为阅读的目的,大量灌输给学生以教师自己的对阅读文章的“正确理解”,让学生不能掌握阅读的正确方法,学生一旦做出的答案和老师的标准答案不一致,就会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迎合老师的学习方法,最终造成无法培养起学生独立的阅读思考能力。
初中语文阅读教育的对策
调整学生对初中语文阅读的评价标准 语文阅读教育的目的在于教授给学生体会文章的美,建立情怀,构成价值观、世界观。因而,只有让语文教育教授给学生真正的语文,才是教育评价体系应该督促的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实行)》中指出: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选拔的功能,应该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纲要指导了教育评价体系应该重视学生和教师的能力发展,避免“近视眼”,只关注分数。
创新课堂教育方式 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师在给初中生上课时,不仅仅要备好课,写好板书,拥有扎实的教育基础技能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我们也应该多动动脑筋,通过多种手段,利用各种能够吸引学生喜爱的方式去解读一篇文章。比如,教科书上的课文,如果课文是记叙文或者名著节选,可以让学生们像读故事读小说一样自己自由去通览文章,教师可以在课下做好准备,抽出一定课堂时间,给学生们讲讲和作者,和名著有关的其他情节曲折,动人心魄的故事,使学生对文章印象深刻,进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章主旨;如果是文言文,初中课本上的文言文大多是古典文学中的精品,要么是文字慷慨激昂,奋发向上,多豪言壮语,要么是文字清新秀丽,使人读来口齿生香,耐人寻味。带领学生大声朗读文章,分清句读,不要用传统的手段逼迫学生,应该让学生自然而然感受文字的魅力。
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阅读教育中要明确学生是主体,教师不可以喧宾夺主,教师应该始终保持引导者、监督者的角色。可以让学生自主预习今天要讲的内容,鼓励学生寻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当正式授课时让学生互相交流,不但能激發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在交流中学生们可以掌握更多知识,而且学生可以自主制定学习计划,教师起监督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彩萍.初中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的探索[J].科学导报,2014(14).
[2]杜玲.浅析初中语文的体验式阅读教学[J].大观周刊,2012(19).
[3]张晶晶.多种阅读方式并用提高初中生阅读水平[J].新课程.中学,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