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边地区舞毒蛾生活史和幼虫发生期预测模型研究

2017-10-21李永德

林业调查规划 2017年4期
关键词:毒蛾生活史孵化率

李永德

(延边大学农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2)

延边地区舞毒蛾生活史和幼虫发生期预测模型研究

李永德

(延边大学农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2)

通过野外调查的方法,对吉林省延边地区舞毒蛾的生活史及幼虫孵化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舞毒蛾在延边地区1年发生1代,以完成胚胎发育的“卵内幼虫”越冬。翌年5月上旬;杨树将要萌芽时幼虫开始孵化出壳。幼虫孵化始盛期为5月中旬,高峰期为5月下旬,末期为6月上旬;幼虫在7月上旬开始老熟化蛹,化蛹始盛期为7月中旬,高峰期为7月下旬,末期为8月上旬;成虫在7月中旬开始羽化,羽化始盛期为7月下旬,高峰期为8月中下旬,末期为8月底至9月初;产卵始盛期在7月中旬,高峰期为8月中下旬,末期在8月底至9月初;卵在8月底开始发育成较为完全的幼虫胚胎,随之进入滞育状态。根据舞毒蛾幼虫孵化率与日均温值的相关性,建立线性回归模型Y1=12.074 2X1-139.190 8来测报舞毒蛾幼虫的当日孵化率,并进行了回测验证。

舞毒蛾;生活史;幼虫孵化率;日均温;测报模型;延边地区

舞毒蛾(LymantriadisporL.)属鳞翅目毒蛾科害虫,是一种世界性的杂食性的食叶害虫[1,2,12]。分布很广,国外分布于欧洲撒哈拉沙漠以北的非洲、小亚细亚、中东、前苏联、蒙古、朝鲜、日本、加拿大、美国、墨西哥等地[3,4];国内分布于北到东北大兴安岭,西到新疆北部阿勒泰林区,南到台湾省,东到江苏省,几乎全国各省均有分布[5]。是一种食性杂、繁殖量大的园林害虫[13]。能取食500余种植物,其中以杨、柳、榆、山楂、苹果、沙棘、栎类、柿、杏、桦、槭、椴、核桃、板栗、杜仲、桔树、马桑、刺梨、火棘、茶叶、水杉、云杉、落叶松、马尾松、油松等为主[5,6,11]。国内外在生物学特性和防治等方面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16,17]。该虫于2007年在延边大学农学院试验基地龙井马蹄山后杨树林内大发生,造成部分杨树整株叶片被吃光,严重影响林木生长,甚至导致树木死亡。为给该虫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笔者于2008年初开始对该虫生活史和幼虫孵化率进行了一年的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昆虫:舞毒蛾。

1.2 试验地点

设在延边大学农学院马蹄山后“三北一号”杨树林。

1.3 标准树设置[14]

在受害林分内设置目标树,采用对角线法,选择5个点,每点2株目标树。

1.4 试验方法

1.4.1 生活史调查

采用室外定点定期观察的方法进行。

野外调查每周进行2次。调查项有舞毒蛾产卵时间、幼虫孵化时间、幼虫开始上树危害时间及危害情况、老熟幼虫化蛹的时间及场所、成虫的羽化、结茧等,并对野外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记录。

1.4.2 日均温值的测定和幼虫孵化率调查

在延边地区,2008年日均温稳定在10℃的5月上旬开始[6],每天调查幼虫的孵化率,每次调查卵块数30个,同时每天记载早8时和中午12时的气温值,其平均值均为当日的日均温值[7]。调查结束后,将测定的日均温值与当地气象部门的日均温值进行校正。

2 结果与分析

2.1 舞毒蛾的生活史

舞毒蛾生活史见表1。

表1 舞毒蛾在吉林省延吉市龙井地区的生活史

注:(-)越冬卵;- 幼虫;△ 蛹;○ 成虫;+ 卵

从表1可以看出,舞毒蛾在吉林省延边地区1年发生1代,以完成胚胎发育的“卵内幼虫”越冬。幼虫孵化期及以幼虫形态存在的时间段为5月上旬至8月上旬。幼虫在7月上旬开始老熟化蛹,化蛹期及以蛹的形态存在的时间段为7月中旬至9月上旬。成虫在7月中旬开始羽化,羽化期及以成虫形态存在的时间段为7月下旬至9月上旬。产卵期及以卵的形态存在的时间段在7月中旬至翌年4月份。

通过野外调查可知,舞毒蛾幼虫孵化出壳的时间是在5月上旬寄主植物将要萌芽之时。幼虫孵化始盛期为5月中旬,高峰期为5月下旬,末期为6月上旬。幼虫在7月上旬开始老熟化蛹,化蛹始盛期为7月中旬,高峰期为7月下旬,末期为8月上旬。成虫在7月中旬开始羽化,羽化始盛期为7月下旬、高峰期为8月中下旬,末期为8月底至9月初。产卵始盛期在7月中旬,高峰期为8月中下旬,末期在8月底至9月初。卵在8月底开始发育成较为完全的幼虫胚胎,随之进入滞育状态。

2.2 日均温测报模型

根据舞毒蛾幼虫孵化率与日均温值的相关性,可建立线性回归关系来测报舞毒蛾幼虫的当日孵化率。将测得的幼虫孵化率与数理统计学划分的标准相比较即可推断出该孵化率值所处的幼虫发生期[15]。当孵化率小于16%时为始发期,达到16%时为始盛期,达到50%时进入高峰期,达到84%时为盛期[10]。

2.2.1 线性回归关系式的建立

从5月上旬开始,每天调查越冬卵块的孵化率, 同时记载当天日均温值。以日均温值作为自变量X,幼虫当天孵化率作为因变量Y,对所测得的各组数据进行处理得表2。

2.2.2 直线回归方程及区间估计

以日均温值作为X1,以幼虫当天孵化率作为Y1,可建立如下直线回归方程:

Y1= 12.074 2X1-139.190 8

(1)

自变量X1区间为[11.00,20.45]。线性回归显著性检验:r=0.962 2>r0.01=0.536 0,表明线性回归关系极显著,误差以95%的可靠性进行估计: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使老师更加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的程度,对于日后的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可以及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来,因此能够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课前制定的教学目的,还可以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喜欢老师,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欲望,在小学阶段就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X1=11.00时,Y△1=7.340 8Y1±Y△1=-6.376 8±7.340 8,则Y1的估计区间为[-13.724 6,0.971 0]。因为Y1≥0,所以Y1的估计区间为[0,0.971 0],则当X1=11.00(℃)时,Y1有意义。X1=20.45时,Y1=7.879 3,Y1±Y△1=107.726 6±7.879 3.则Y1估计区间为[99.847 3,115.605 9]。因为Y1≤100,所以Y1估计区间为[99.847 3,100],则当X1=20.45(℃)时,Y1有意义。

表2 幼虫孵化率与日均温的对照

2.2.3 测报方法应用

1)回测验证

2008年5月5日,延边地区龙井市日均温为12℃,则舞毒蛾当天的幼虫孵化率预测值Y1=5.70%,即5月5日为2008年舞毒蛾幼虫始发期。实地调查同期舞毒蛾幼虫孵化率为5.4%,与预测值的符合率为94.74%。

2)讨论

经过测报实例回归验证,(1)式可以作为舞毒蛾幼虫孵化率和一龄幼虫发生期的测报模型。测报模型的应用时限应从本地区日均温值稳定通过10℃时开始,延边地区龙井市一般为5月上旬,其自变量日均温值的适应区间为11.00~20.45℃,幼虫孵化率的估计区间为0%~100%。

3)生产应用

2009年5月9日,当日均温值为12.7℃时,根据幼虫发生期预测模型,则当天舞毒蛾幼虫孵化率预测值为14.15%,表明5月9日舞毒蛾幼虫已进入始发期;5月18日的日均温值为13.65℃,则当天幼虫孵化率预测值为25.62%,表明舞毒蛾幼虫此时已经进入发生始盛期,为开始防治的一个关键时期。

3 结论与讨论

舞毒蛾的幼虫在5月上旬杨树将要萌芽时开始孵化出壳,幼虫孵化始盛期为5月中旬,高峰期为5月下旬,末期为6月上旬。幼虫在7月上旬开始老熟化蛹,化蛹始盛期为7月中旬,高峰期为7月下旬,末期为8月上旬。成虫在7月中旬开始羽化,羽化始盛期为7月下旬,高峰期为8月中下旬,末期为8月底至9月初。产卵始盛期在7月中旬,高峰期为8月中下旬,末期在8月底至9月初。卵在8月底开始发育成较为完全的幼虫胚胎,随之进入滞育状态。

由于舞毒蛾幼虫的孵化率与日均温有关,当孵化率小于16%时为始发期,达到16%时为始盛期,达到50%时进入高峰期,达到84%时为盛期[10]。防治舞毒蛾的关键时期为幼虫孵化盛期。其幼虫孵化率的测报,可利用5月上旬以后日均温超过10℃时的日均温值来建立测报模型。其模型为:

Y1=12.074 2X1-139.190 8

其中X1∈ [0, 20.45]

通过对舞毒蛾的生活史及幼虫孵化率调查研究,得出幼虫孵化率和日均温的关系,可以预测出本地区幼虫孵化的高峰期,以便能有效地预防虫害的大发生。

[1] CONSTABEL,C.P.,RYAN,C.A.A survey of wound—and methy jasmonate-induced leaf polyphenol oxidase in crop plants[J].Phytochemistry,1998,47:507-511.

[2] 苗建才,王焕楼,郑志田.舞毒蛾性信息素的引诱效应及其生活型的研究[J].东北林学院学报,1982(2):49-57.

[3] 岳书奎,宁长林.舞毒蛾生命表的初步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1989(10):6-10.

[4] 王振经.舞毒蛾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吉林林学院学报,1985,12(1):19-24.

[5] 肖刚柔.中国森林昆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1086-l087.

[6] 安广弛.舞毒蛾危害柿树损失估测模型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1994(3):42-43.

[7] 冯继华,闫国增,姚德富,等.北京地区舞毒蛾天敌昆虫及其自然控制研究[J].林业科学,1999,35(2):50-56.

[8] 严静君.中国舞毒蛾寄生昆虫和捕食昆虫初步名录[J].森林病虫通讯,1985(1):2l-24.

[9]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森林昆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834-835.

[10] 兰星平.种群聚集度指标回归摸型群在检验昆虫种群空间分布型中的应用[J].贵州林业科技,1995(1):44-52.

[11] 李成德.森林昆虫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12] 李文爱.舞毒蛾的综合治理[J].陕西林业科技,2001(1):39-41.

[13] 美国农业部.舞毒蛾综合管理的研究[M].张执中,周章义,夏乃斌,等.译.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14] 北京农业大学.果树昆虫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1086-1087.

[15] 杨位钦.时间序列分析与动态数据建模[M].北京:北京工业学院出版社,1986.

[16] LEWIS F B.Control of the gypsy moth by a baculovirus.mocrpbialcontrol of pests and plant Diseases 1970-1980(H.D.Burges,ed)[M].Academic Press,Matthews R E F,1982:363-377.

[17] BOSHRA S A,MIKHAIEL A.Effect of gamma irradiation on pupal stage of Ephestia calidella (Cuene’e)[J]/Joumal of Stored Products Research,2005(2):1-11.

Research on Life history ofLymantriadisparand Prediction Model for the Occurrence of Larvae in Yanbian

LI Yongde

(Agricultural College of Yanbian University, Yanji, Jilin 133002, China)

The field survey studied the life history ofLymantriadisparand larvae hatching rate in Yanbian of Jili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Lymantriadisparin Yanbian bred a generation every year to complete the overwintering of “larvae in eggs” with embryonic development . In early May next year, the budding poplar accompanied with the hatching of larvae. The hatching of larvae was prime in mid-May, climax in late May, and terminal in early June. Larvae aged to pupation in early July, which was prime in mid-July, climax in late July, terminal in early August. Adult insects began to eclosion in mid-July with the prime period in late July, the peak in mid-to-end August and the terminal period from late August to early September. The spawning period was prime in mid-July, climax in mid-to-end August, and terminal in late August to early September. In the end of August, eggs developed into complete larvae embryos and entered a diapause state. Based on the relevance of the hatching rate ofLymantriadisparlarvae and the daily average temperature, th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Y1=12.074 2X1-139.190 8 was established to predict the hatching rate ofLymantriadisparlarvae that day, which was proved with the actual data.

Lymantriadispar; life history; hatching rate of larvae; daily average temperature; prediction model; Yanbian district

10.3969/j.issn.1671-3168.2017.04.010

S

A

1671-3168(2017)04-0047-04

2017-04-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60080).

李永德(1966-),男,吉林汪清人,实验师.主要从事园林植物栽培和保护研究.

猜你喜欢

毒蛾生活史孵化率
苏豪×钟晔(抗)正交秋用种孵化率偏低的原因分析
提高家禽孵化率的有效措施
刍议飞防蜀柏毒蛾与蚕桑产业和谐发展
蜀柏毒蛾微孢子虫对家蚕危害的研究初报
雄蚕品种“秋·华×平30”的孵化率与雄蚕率调查*
如何防治肾毒蛾
社会生活史高考命题特征分析及启示
辽宋西夏金元日常生活史研究概述
龙眼木毒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探究
不同水平维生素E对鸡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