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立体化菜单式”区本主题研训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2017-10-21周正梅王丽萍
周正梅 王丽萍
基于初中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立体化菜单式”区本主题研训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周正梅 王丽萍
一、“立体化菜单式”区本主题研训活动产生的背景
秦淮区地处南京市商务发达的新街口商圈和名誉全国的夫子庙风景区。伴随着2013年南京市行政区划的调整,原南京市白下区和秦淮区合并为新秦淮区。新成立的秦淮区对教育资源进行了重新整合,区域内初中语文教师总人数增加了近一倍,参与研训的教师队伍扩大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年龄差距也越来越大。学科区本研训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具体表现为“四个相对不足”:
1.研训时间相对不足,能够用于全体教师研训的时间并不富足
区域教师人数明显增多,每个年级教师的绝对人数也在增长,而市区的学科研训时间相对固定,学科研训活动的总量却维持不变,致使区域开展整体研训的时间相对不足。具体而言,以南京市每周一次(每次是半天,3个学时)学科研训活动安排为例,每学期以20周计算,市区教研部门单双周交替组织活动,用于开展区本研训的时间约为8~10次;再除去节假日及阶段性质量监测的时间外,能够开展区本学科研训的时间并不富足,由于教师绝对人数增多,客观上给学科研训的规范化组织、精细化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专业机会相对不足,个体教师得到研训锻炼的机会越发稀少
区本研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平台,以每次区本研训活动一个年级2~3位教师作为学科公开课(含各类研究课、竞赛课、展示课等)或讲座的直接参与者来计算,在总的研训活动次数不能增加的前提下,区域内的教师人数增加了,个体教师在区本研训活动中平均得到的锻炼机会就少了,这将直接影响教师的职称评聘及专业发展。
3.成长周期相对不足,骨干教师的再成长遇到了发展的瓶颈
骨干教师的成长有一定的周期,而在区本研训资源有限的实际面前,专业发展机会因“僧多粥少”而显得匮乏,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周期被迫延长,这非常不利于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
4.研训动力相对不足,区域教师参加研训的态度有分化趋势
区域内不仅有荣获省特级教师、市区学科带头人、市区优秀青年教师等称号的骨干教师,也有长期供职于南京市薄弱学校的教师,校际办学水平差异明显,直接导致了专业发展机会的相对不均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也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长此以往,区域内薄弱学校的教师因为专业成就感、职业认同度偏低,他们参与学科研训的热情也会降低;而大量的薄弱学校的骨干教师参与区本研训的态度也会发生变化,教师会陷入“差生——差教师——差生”的恶性循环之中。
二、“立体化菜单式”区本主题研训活动的内涵与特征
1.“立体化菜单式”区本主题研训活动的内涵
多年来,笔者所在区域开展的研训活动一直坚持“五有”次次有主题、过程有指导、资料有分享、考勤有落实、通讯有保障,其中“次次有主题”排在首位,目的是用主题来明确研训方向,检验研训效果;但这样确定的主题相对单一,按教师执教的年级、根据区学科研训员的想法来确定研训主题,大多数时候,教师都是被动参与的。
所谓“立体化”就是指区本研训活动的纵向与横向交叉。纵向交叉是根据南京市或区本研训的需要,按教师所执教的七八九年级进行的研训活动。横向的是由教师自主选择的研训主题,有选择地参加研训活动。
“菜单式”主题研训就是在区本研训中,学科研训员经过调研,根据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先确定多个研训主题(根据需要);然后,把选出的研训主题公布给区域内的全体教师,这就如同一份学科专业“菜单”一样,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需要进行选择,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参与研训。目前确定的区本研训主题有六个方面——朗读、书法欣赏、文本研读、作文、微课及命题、秦淮文化。活动时分成六个小组组织研训。
所谓“立体化菜单式”主题研训就是教师在一学年中按执教的年级参加的研训活动与教师自选主题参加的活动在不同的时间、地点进行研训。
“立体化菜单式”区本主题研训活动的结构如下图:
“立体化菜单式”区本主题研训活动结构图
2.“立体化菜单式”区本主题研训活动的特征
从“立体化菜单式”区本主题研训活动的内容设计与过程组织来看,主要有以下特点。
主题化:学科研训的活动设计,要突出主题、聚焦核心话题。
立体化:学科研训的内容结构包含纵横两条线,形成立体化、结构化的特征。
层次化:学科的内容设计要注意年龄特点、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差异,体现层次化。
多样化:学科研训的形式多样。
三、“立体化菜单式”区本主题研训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1.区本主题研训活动纵向的组织实施
根据区域教师所在的年级开展的研训活动,更鲜明地凸显按年级研训的特色。如,七年级的初小语文衔接教学研究、八年级语文修订版教材培训、九年级的中考语文说明宣讲等。这类的活动,主要由区学科研训员根据年级教学的需要安排落实。
2.区本主题研训活动横向的设计推进
“菜单式”的主题研训活动,更多地考虑到教师研训的需求。如,朗读组、书法欣赏组、文本研读组、作文组、微课及命题组、秦淮文化组六个研训组的研训活动,总的策划、指导及过程监督仍然由区学科研训员承担,但各小组的具体活动,却是由区域学科中心组的12位骨干教师来担任各主题研训组的组长,每个研训小组设2名组长。研训组长的职责是和组员一起制定学期研训计划,并在开学初就形成文本;同时负责每次活动的过程组织(含考勤、布置作业)及活动后的资料整理、作业的收发等。“菜单式”主题研训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公开课、讲座,也可以是沙龙、课例观摩或实地探寻等。主讲人可以是各小组教师,也可以是邀请的区内外专家。
以第一学期为例,“立体化菜单式”主题研训计划,总体安排如下。
次数(时间) 研训方式第一次(开学初) 纵向的年级主题第二次(某双周) 横向的“菜单式”主题第三次(某双周) 横向的“菜单式”主题第四次(期中监测后) 纵向的年级主题第五次(某双周) 横向的“菜单式”主题第六次(期末监测前) 纵向的年级主题
以朗诵组、文本研读组为例,横向的“菜单式”主题研训具体安排如下。
从朗诵组及文本研读组一学期的三次活动的安排中,我们可以看出“菜单式”主题研训的特点是:主题内容丰富,避免了单一化的问题;主题自选的,更有利于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活动具有持续性,研训内容更系统;小组内人不多,易于管理,便于指导。
四、“立体化菜单式”区本主题研训活动的成效
1.调动了教师参与区本研训的积极性
“菜单式”研训主题是教师自己选的,选择的出发点是教师想在专业上有所发展,扬长避短,这就从根本上转变了教师的参培观念,充分调动了每位教师的参训积极性。
2.提升了教师参与区本研训的热情
在商讨每次的活动内容时,每位教师都能畅所欲言,每个人都成了研训内容的开发者。而开展的每一次活动,每位教师都能发现自己在其中的价值;更有骨干教师或专家的指导,让普通教师倍感亲切。如,经过全体组员教师的研讨实践,书法欣赏组总结出了“扎实开展以问题为切入点的主题研训活动是探索书法教学的有效途径”这一观点。该组教师还结合各自的课堂教学实际,提出了可供教学研究的10个“小问题”:(1)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探索;(2)怎样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书法学习;(3)如何对学生进行书法指导;(4)书法教学如何体现“三本”(以人为本、以帖为本、关注生活);(5)如何做到“目标——教学——评价”的三位一体;(6)如何处理好预设与预设的关系;(7)如何指导学生书写;(8)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训练;(9)如何培养学生的习字意识;(10)如何科学地进行评价。这些问题的提出,为各校进行校本培训提供了依据。虽然这10个“小问题”的可操作性及关联性还有待论证,但它体现了教师参与区本研训的热情及深入度。
3.锤炼了个体教师的专业能力
由于把年级群体的大队伍分解成了几个小组,教师开设各类公开课的机会、在研讨中发言的机会、在作业中得到指导的机会都增加了,这样就让更多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发展。以朗诵组为例,一次3个小时的研训活动,每位教师都有展示朗诵作品或者现场操练的机会,都可以得到同伴或专家的指导,朗诵水平迅速提升。如,该小组的一位中年女教师,普通话水平一般,甚至有点乡音,但她选择了朗诵组,她说参加朗诵组活动就是想挑战一下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她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找到了自信。
4.磨炼了骨干教师的管理能力
在菜单式主题研训活动中,中心组骨干教师相当于是团队中的种子选手,在活动过程中,他们必须走在研训的前列,无论是专业水平还是管理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如,微课组赵老师,本来自己动手做个微视频不是难事,可是当他决定领着大家一起做的时候,就发现制作视频的很多步骤他都说不清楚,于是他找来相关书籍,进行了系统地学习,最后终于带着全体教师完成了微视频的制作。还有秦淮文化组的朱老师,原先面对组员,这位教师有点羞涩,不愿意进行考勤,后来她与组员教师也打成了一片,考勤做得越来越好,教师的研训作业也都能及时上交。
5.促进了区域教师间情感的交流
两区行政合并,初中语文教师队伍从整合,到磨合,再到融合,需要有具体的活动来支撑,而学科“菜单式”主题研训可以让每一位教师在每一次活动中都有“露脸”的机会,还有利用网络建立的QQ小组研讨群,拓宽了小组教师交流的空间。这样,在相互的交流切磋中,教师彼此熟悉了,走到一起了。正如一个小组总结的:一个学期,三次主题活动,四“心”相随——用“心”策划、悉“心”安排、全“心”相待、真“心”思考。
6.增强了区域学科教研的能力
“立体化菜单式”区本主题研训整体上形成了区学科研训员、骨干教师与普通教师之间的学科研训的良性互动,各校教研组、每位教师都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学科研训精神面貌。在2015年南京市第八届先进教研组评审中,南京市第三中学文昌初中、南京市第一中学初中部、南京市钟英中学、南京秦淮外国语学校四所学校的语文教研组荣获南京市先进教研组荣誉称号,初中语文学科的通过比例达到了南京市的25%(共16个),占秦淮区中学组的26.7%(共15个)。至于参加秦淮区第一届先进教研组评审的数量,在区域内中学学段就更是遥遥领先了,参与率达到了75%(共12所初中)。
再如,在2015年5月举行的“秦淮区中小学教师微课制作竞赛活动”中,初中语文学科有15位教师的作品获奖,无论是参赛人数还是获奖比例都名列前茅,而其中有12位获奖者就是微课与命题组的成员。
五、“立体化菜单式”区本主题研训活动发展的再思考
1.研训菜单的主题选择可以再丰富一些
目前,提供选择的菜单主题主要是围绕教师专业成长的,如,朗读、书法欣赏、文本研读、作文、微课及命题五个主题,经过了初步实践,接下来将进一步调查教师的需求或感兴趣的主题,以更好地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还有,如何处理带有地域特色的秦淮文化与初中语文学习之间的关系、怎么结合秦淮文化开发学校校本课程等问题都要深入思考。
2.研训成果的分组展示可以再及时一些
经过一年的实践,各个小组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朗诵组每位教师都提交了自己的朗诵作品;微课与命题组成员都针对教材制作了微课视频;作文组教师除了常态作文研讨,还人人都有下水文;秦淮文化组每位教师都针对秦淮地域特点设计了综合性学习课等,我们可以再多投入一些精力,把作业中的精品挑选出来,并在区域内展示,让全体教师都来分享。
3.研训主题活动的专业指导可以投入再多一些
如书法欣赏组,可以盘活书法教育的社会资源,邀请社会上的书法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校开设讲座,还可以联系中小学的书法教育基地,实现经验和资源的共享。
4.研训主题活动的组织形式可以再多样化一些
如,开设座谈会、开展小型竞赛、网上同步交流等,甚至也可以考虑建设一个网络空间,把不同会场的情景录制下来,传到网上,让更多地教师能够随时随地的参与学习。
5.研训主题活动的实践作业可以再优化一些
受过去研训习惯的影响,教师在研训活动中更喜欢做活动的参与者,一到要交作业的时候,有少部分人的热情就下降了。为了达到预期的研训效果,笔者认为适量的布置作业还是必要的,但也要优化作业设计及上交的方式。一是各小组布置什么作业,一定要与研训主题一一对接,增强作业的针对性;二是上交作业的渠道可以再丰富些,除了纸质的,还可以是电子的,以及网络上的;三是凡是提交的作业,一定要有批改或点评,让每一位教师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同伴或专家的指导。
总之,区域内初中语文学科实施的“立体化菜单式”主题研训还只是一个起步,从学科研训形式多样化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研训活动能够充分调动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的专业发展水平的教师参与研训的积极性,助推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区域学科教学水平的提升,为区域学科研训的多样化实践提供典型活动案例,为区域学科教师研训的组织形式创新提供实践视角,是值得再进一步丰富内涵和深度研究的。■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
示例一:朗读组主题研训活动设计
示例二:文本研读组的主题研训活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