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科学高效的“央厨”指挥体系
——以三峡日报传媒集团“中央厨房”推进实践为例
2017-10-21罗春烺高秉喜
□罗春烺 高秉喜
(三峡日报传媒集团/中国地市报人,湖北 宜昌 443000)
打造科学高效的“央厨”指挥体系
——以三峡日报传媒集团“中央厨房”推进实践为例
□罗春烺 高秉喜
(三峡日报传媒集团/中国地市报人,湖北 宜昌 443000)
建设“中央厨房”是一道难题,常态化推进“中央厨房”也是一道难题。湖北三峡日报传媒集团从组织保障、制度建设、技术推动、人才储备等方面着力,积极推进“中央厨房”常态化高效科学运转,让“央厨”统筹指挥协调功能发挥更大作用,为地市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进行了探索。本文以三峡日报传媒集团为例,对“中央厨房”常态化科学高效运行展开探讨。
地市报 中央厨房 媒体融合 科学高效 常态化
“中央厨房”是推进媒体融合的“标配”,是融媒体中心,是最终实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媒体融合发展的指挥平台,更是助力媒体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重大举措。
全国地市报对于“中央厨房”建设的“标配”意识已经确立,地市报社“中央厨房”建设的动议和行动也是捷报频传。但是,在对全国部分地市报社已建“中央厨房”案例考察中,我们发现有五大现象值得警惕:一是注重大屏建设,注重场地设计豪华,形式大于内容,应景的多;二是把“中央厨房”建成“小锅小灶”,指挥调度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媒体间因为利益博弈,依旧各自为政;三是组织保障不力,“中央厨房”运行推进断断续续,常态化推进成为一种口号;四是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和绩效考核机制,内容生产后继乏力;五是技术支撑不够,采编流程设置技术化科学化程度低,无法适应“中央厨房”高效灵活的指挥调度。此外,还有人才储备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使“中央厨房”建设雷声大雨点小,或者成为纯粹意义上的媒体景观。造成上述原因,既有地方媒体经济技术实力的问题,媒体负责人主观认识问题,也有媒体运营技术和水平能力问题。怎样认识中央厨房建设,如何深化媒体融合,正是当前地方媒体必须解决的问题。
笔者认为,“中央厨房”不是媒体挣钱的工具,也不是一个取悦领导的景观,更不是一个生产和分发同质内容的大锅。“中央厨房”应该是一个灵动高效、科学统筹指挥系统平台,充当的就是媒体“信息社”“新闻局”的角色。尤其是地方报业集团,要通过“中央厨房”灵动科学高效的统筹指挥,完成各媒体新闻信息资源整合,从而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个性分发、融合传播的宣传格局。“中央厨房”的建设与推进,应成为媒体融合传播的利器,成为媒体深化改革、转型跨越、提升“四力”的重要手段。
那么,如何打造真正意义上个性化的媒体“中央厨房”?如何让“中央厨房”指挥调度系统常态化推进、高效化运转?这是媒体决策者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媒体转型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笔者拟以湖北三峡日报传媒集团“中央厨房”建设和运行实践为例,从机构设置、制度建设、技术支撑、人才储备等方面,探讨“中央厨房”常态化推进的可行性、有效性,为地市报社“中央厨房”常态化科学高效推进提供现实参考。
组织作后盾,确保“央厨”运转常态化
地市报当前“中央厨房”建设最大的怪象就是建而不用,或建而少用,或者干脆就成为上级领导检查工作的应景之作。症结就在于建起的“中央厨房”没有常态化推进的组织保障作后盾。
2017年1月24日下午,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周霁(图左一)到三峡日报传媒集团全媒体“中央厨房”慰问当班编辑,并通过星云全媒体生产发布平台的指挥报道系统,与前方采访记者“面对面”视频连线。与此同时,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罗春烺(图右二)现场介绍“中央厨房”运行情况。王昌明 吴延摄
湖北三峡日报传媒集团党委十分重视“中央厨房”建成后的常态化推进,因为只有常态化推进,才能让“中央厨房”统筹、协调、科学指挥功能发挥出来,才能为媒体融合传播插上翅膀。2015年至2017年的三年间,集团党委和集团编委会先后十多次主持多层面的“中央厨房”建设推进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亲自挂帅成立了集团“引导力中心、生产力中心、影响力中心、传播力中心”,为搭建“中央厨房”、实现媒体融合发展作铺垫。与此同时,明确建立起推进“中央厨房”建设的组织架构和值班系统。
2016年,经过技术、财力和理论准备,集团成立“全媒体新闻采访中心”,为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央厨房”储备采编力量,并从采编力量调集、平台设计、流程再造和机制建立等多个方面,为“中央厨房”建设提供指导。
2015年至2017年,为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推进“中央厨房”常态化运行,三峡日报传媒集团党委不断搜集旗下各媒体意见和建议,并组织旗下各媒体对“中央厨房”常态化运行的组织架构进行研讨。经过反复论证,出台了《三峡日传媒集团中央厨房值班调度管理暂行办法》,建立起集团总编辑负总责、各媒体总编具体负责,半月轮换值班制。明确规定,“中央厨房”由总编辑统筹值班,集团编委办协调各媒体值班,集团副总编辑及旗下《三峡日报》《三峡商报》、新媒体公司、集团采访中心编委、主编,则在“央厨”严格实行8小时坐班制+8小时外移动值班。带班总编辑实行一月一轮值,集团旗下各种媒体编委、主编则实行半月一轮值,下一步还将探索24小时值班制。所有值班人员必须在集团编委办统一报备,并进行资格审查,从而确保“央厨”采编工作统筹调度的严肃性和连续性。《办法》还明确规定了值班人员必须进岗到位、认真履职,严格执行中央新闻宣传方针、宣传纪律和国家新闻出版法律法规,把握好舆论导向,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与此同时,必须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坚持用户至上、内容为王,精心组织精品生产,真正发挥集团“全媒一体、融合传播”的集群效应。
坚强的组织后盾,推进了“中央厨房”的常态化运行,有效地完成了对各媒体资源整合,使信源把控、一次采集、多种生成、个性分发和舆情研判等更加科学有效。
制度作保障,实现内容优质化
“中国厨房”建设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就在于通过统一指挥、科学调度、个性分发,通过协调推进,使各媒体新闻精品生产层出不穷,使融合传播更具影响力。那么,怎样才能通过“中央厨房”完成信息搜集、资源整合、科学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内容生产丰富多彩?这就需要完善的制度和科学的机制。
三峡日报传媒集团从搭建“中央厨房”平台之日起,就把内容生产提上议事日程。为确保“中央厨房”采编机制通畅无阻,集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报网融合、网网融合的内容生产措施。如,《三峡日报传媒集团新闻生产与发布统筹管理暂行办法》《三峡日报传媒集团新媒体发布审核机制管理办法》《三峡日报传媒集团分岗设定新媒体生产基本工作量考核管理办法》《三峡日报传媒集团全媒体优稿考评价暂行办法》《三峡日报传媒集团编委(骨干)全程领题实施重大宣传项目管理办法》等等。
工作量考核办法,保障“央厨”有米可炊。《工作量考核办法》明确了集团采访中心记者每人每月发布“先网(微博)后报”新闻信息不得少于22条,原创微信发布不得少于2条,《三峡日报》《三峡商报》采编人员每人每月发布“先网(微博)后报”新闻信息不得少于10条,原创微信发布不得少于1条。对集团旗下三峡宜昌网、中国宜昌门户网、三峡手机报、宜昌发布(微博、微信公众平台)、APP(三峡宜昌、云上宜昌)等媒体采编人员工作量也作了相应要求。这一重大举措,丰满了稿库,不仅让“央厨”有米下锅,而且涌现了更多的“优质米”。
优稿考核办法,让“央厨”精品不断。集团在对媒体采编人员进行工作量考核的同时,推出了《优稿考核办法》,明确“中央厨房”的职能定位,倡导“独家、原创、首发、深度”的融合传播精品,强化“优稿优酬”“优劳优得”的导向引领,从而激发媒体内容生产活力。这一办法提出了优稿的“12项加权激励”,即,“主题加权、深度加权、融合加权、独家加权、原创加权、时效加权、用户至上、人文关怀、互动程度、点击量、转发量”等12个优稿激励项,鼓励采编人员勇于创作、敢于创作、担当作为。此外,三峡日报传媒集团还对旗下所有媒体生产的优稿实行“总编辑嘉奖”。完善考核机制,科学的评价体系,使得“中央厨房”在诸如“宜昌两会”“环保督察”“三峡集团 央企担当”“宜昌暖新闻”等重大主题宣传、重要活动宣传、重点项目宣传中,展示了灵动高效的统筹指挥能力。
新闻审核发布,让“央厨”统筹把关。集团出台的《新闻生产与发布办法》和《新媒体发布审核机制》,从集团两报两刊、两网两微一端的新闻生产组织、内容发布、评价考核等多方面统筹把关。宣传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传播上,坚持资源整合、融合传播、全媒一体。这一举措,确保了集团“中央厨房”采编体制机制的通畅运转,也有力地服务了地方绿色发展、转型跨越、决胜小康的工作大局。
此外,“央厨”值班人员每天一上班就开始做四件事,即“评媒体、扒信息、筛好矿、碰头会”。通过“评媒体”找到“央厨”统筹指挥的不足,通过“扒信息”为采编人员提供信源,通过“筛好矿”挖出好稿件,通过“碰头会”将各媒体准备好的主打稿件、重点报道、策划项目进行讨论,做到心中有数,形成合力。
技术作支撑,让“央厨”科学安全
“中央厨房”建设,是互联网思维的产物,是深化媒体改革的产物,更是技术进步的产物。“中央厨房”并非只安几个电视大屏,也并非只装几台电脑完事,它需要有科学的采编流程编制,强大的信息数据助力,更需要有雄厚的技术人才保障。没有强大的技术支撑,“中央厨房”平台的搭建就是一句空话。
三峡日报传媒集团在“中央厨房”建设中,充分依靠技术力量,把对新技术的开发运用作为“中央厨房”建设的开路先锋。2015年7月,三峡日报传媒集团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后,加快了对新技术的运用与开发。
“中央厨房”建设前期,集团专门组建了由宜昌星云科技公司和宜昌星云数据公司技术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专门负责集团互联网设备管理和新技术开发。为确保“中央厨房”的指令顺利传达到每个机主,三峡日报社技术团队开发了多个编程:一是构建服务器虚拟化集群,通过漂移排除故障。作为集团“中央厨房”技术支撑的宜昌星云科技公司,通过三峡云的硬件支撑平台采用服务器虚拟化的架构,在不同虚拟服务器构建虚拟化集群。任何一台服务器发生故障,总服务器上的虚拟机依然会自动漂移到其他正常运行的服务器中,保障业务的正常安全运行;二是开发了存储集中及数据保护系统。通过三峡云的硬件支撑平台实现集中存储,能扩容自动分层和扩展缓存,以解决业务系统上线人数多的时候的性能问题,并对数据安全保护做数据集中。对于数据保护上,采用高等级的具有重复数据删除技术的备份一体设备,对关系数据库及虚机操作系统的数据进行每天做一次全备,对所有核心应用的数据库和文件数据进行备份;三是稳定的带宽保证和网络安全。利用三峡云机房的带宽和网络安全设备实现网络访问的稳定和网络安全保证。与此同时,星云科技还自主研发了“全媒体采编系统”“报道指挥策划系统”成套软件,并与北大方正科技公司合作,科学编制再造了三峡日报传媒集团全媒体采编流程,让集团“中央厨房”的指挥调度在采编流程各个环境下发挥作用。
为确保“中央厨房”内容生产和交投的方便快捷,也为解决记者分散监管难问题,集团与地方通讯公司合作,为各媒体记者购置了171台移动定位采编机。无论记者在宜昌区域的何时何地,都能通过移动采编机及时准确地进行稿件采写和投送,使“中央厨房”统筹调度指挥的触角延伸到宜昌城乡。
三峡日报传媒集团“中央厨房”目前科学高效流畅运转的良好态势,再一次验证了“技术就是生产力”,消除了“中央厨房”常态化推进的技术障碍,为集团深化媒体融合、转型跨越和创新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人才作铺垫,让“央厨”充满生机
“中央厨房”的生机与活力来自人才。指挥人才储备,让“中央厨房”科学运转充满活力;采编人才储备,让“中央厨房”内容生产充满活力;技术人才储备,让“中央厨房”安全通畅运转充满活力。
指挥人才储备。三峡日报传媒集团早在“中央厨房”建设动议之前,就成立了“全媒体采访中心”,确定集团编委会为组织指挥机构。集团总编辑为“央厨”总指挥,集团副总编辑、编委及旗下各媒体编委、主编为现场指挥,并不断进行现场轮值会演。“央厨”搭建后,这批“指挥官”迅速进岗到位,成为“货真价实”的统筹协调指挥人才。
采编人才储备。三峡日报集团采访中心先后从旗下各媒体抽调了17名编辑记者,由集团统一调度使用,所采写稿件也由集团统一分发各媒体。“央厨”搭建后,采访中心自然而然担负起集团重大会议、重大活动、重大项目的采编任务,为“央厨”服务。此外,集团还围绕“两微一端”媒体新技术的运用,举办了诸如“微信创作”“短视频制作”“媒体美术”等一系列人才培训,为“央厨”高效运转提供人才力量。
技术人才储备。三峡日报传媒集团从组建开始设立了集团技术总监角色,和互联网技术全媒体推广。集团新媒体公司则相继成立宜昌星云科技、星云数据公司,为“央厨”常态化推进提供技术人才储备,并多次派出技术人员到北大方正科技、上海智子科技、杭州凡闻科技等先进互联网公司学习。2017年7月,三峡日报传媒集团党委把握大势、前瞻定位,又倡导组建了“三峡日报传媒集团正式组建技术研究中心”。技术研究中心主要是为集团媒体融合的技术研发、技术实施和技术项目提供一个技术开发研讨与学术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内聚技术人员交流、外请专家授课咨询,以提升集团技术人员视野和业务水平。
统分结合全媒呈现,“央厨”为提升“四力”添彩
三峡日报传媒集团“中央厨房”常态化推进,以及对信息资源和旗下媒体的统筹协调、统分结合、科学调度、高效指挥,确保了媒体特色不变、风格独具、产品多样,避免了“千媒一面、众口一味”,适应了各种读者群需求。“央厨”高效科学指挥下的传播格局,有效地提升了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也得到了地方党委和人民群众的如潮好评。
考察三峡日报传媒集团“央厨”统分结合的特色,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在“央厨”建设初期,为规避媒体风格雷同化、产品内容同质化出台了一系列举措。集团旗下媒体设有独立编辑部、实施采编校合一、部门人员双向选择,保留各媒体独立策划、独立发稿权等。“中央厨房”重点工作就是用创新的手段,统一指挥各媒体二级总编、主编,确保指令性宣传任务的落地生根。“央厨”对于重大指令性主题宣传采用通稿分发,而其他内容由各自媒体自行决策。如,《三峡日报》《三峡商报》等各媒体微信、微博,也由相应独立的编辑部按各自风格量身打造,绝不统一内容和模式。一旦重大主题宣传指令下来,各媒体则义无反顾,配合“央厨”统一调度,形成传播合力。
如,2015年,湖北省推进城市绿色发展现场会在宜昌召开,三峡日报传媒集团“中央厨房”充分展示指挥协调功能,整合资源、科学指挥、形成合力,统筹协调旗下媒体三峡日报微博、三峡商报微博开展微直播,24小时阅读量突破340万人次,创造了微直播当日阅读最高纪录,创造了地方全媒体政务报道传播的新模式,受到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梁伟年的高度评价;2016年,“宜昌两会”期间,三峡日报传媒集团“中央厨房”再次给力,统筹旗下三峡日报微博、三峡商报微博进行现场直播,点击量均突破20000万人次。两报微信根据自身特点,顺势而为,开展了首直播。此外,三峡日报传媒集团“中央厨房”还在“长江生态保护”“中央环保督察”“三峡集团 央企担当”“长江钢琴节”“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等一系列重大宣传中,充分展示了统筹协调、科学指挥的强大功能,为提升媒体“四力”增光添彩。
“中央厨房”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中央厨房”如何常态化推进、高效科学运转,三峡日传媒集团作出了自己的探索,这无疑为地市级媒体“中央厨房”建设和推进提供了参考。
笔者认为,在“中国厨房”建设的探索方面,地市级报社既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国家级媒体大中央厨房的模式,也不能固步自封自娱自乐,必须以更加前瞻、开放、包容的姿态,博采众长,稳步推进。地市级报社还要立足自身优势,充分打造个性化地域化的媒体“中央厨房”,与此同时,不断强化媒体内容建设,不断强化技术驱动,建立更为适合媒体特点的垂直管理采编车间,促进全媒一体化发展;还要发挥“中央厨房”的舆情搜集、资源整合功能,强化版权保护与合作,努力搭建媒体融合和资源共享平台,全面推进深度融合发展,重塑地市报新闻优势。
以三峡日报传媒集团为代表的地市报“中央厨房”常态化推进的探索还在继续,我们也期待全国地市报社奉献更多的探索成果,为推进媒体融合、实现转型跨越、提升媒体“四力”树立更多的榜样。
(作者罗春烺系湖北三峡日报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
(编辑:古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