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的京剧传播者
2017-10-21
文丨全媒体记者 谭 冰
遵义的京剧传播者
文丨全媒体记者 谭 冰
遵义市戏曲进校园启动仪式
过去的荣耀
黔北,一直都是一片文化活跃的土地,戏曲艺术也不例外。
很多老遵义人至今还记得,在物质、通信还不算富裕发达的时代,遵义丰富的民间娱乐,如花灯、龙灯、京剧、川剧、文琴戏等,曾一度成为当地百姓茶余饭后的最爱。哪家有喜事都要请戏班子唱上几日,亲戚邻里、大人小孩围坐欢聚,好不热闹。
一些专业剧团,也是场场爆满,就如今天的人们讨论热门影视剧一样,那时戏台上的桥段、唱词,甚至细微的手眼身法步都是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
然而,随着互联网等现代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随着各式新潮文化的兴起,这些传统艺术也日渐式微,有被逐步边缘化的现象,这从遵义京剧团的起起伏伏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二……
据遵义市文化馆京剧团团长王荣芬介绍,遵义虽是贵州省第二大城市,但1958年前这里都还没有京剧团,一直是以本地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为主。“京剧是随着当时的地委书记李苏波等老一批南下干部的到来而诞生的,他们都懂京剧,爱京剧。”
李苏波认为,遵义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京剧团。于是就派文化局的干部到四川考察,邀请了成都市一个水平很高、实力很强的民间群众京剧团,到遵义地区成立遵义专区京剧团。
“团长刘荣升是一个很有实力,很有名望的老生演员,他塑造的角色济公当时被大家称为‘活济公’;还有人称‘西南美猴王’的武生筱虎辰;鼓师是田儒林,琴师是项星光、史宏仕……可谓阵容强大、星光熠熠。”这是让许多老遵义人记忆犹新的“明星组合”。
即使是在文艺界发生动荡的十年文革时期,京剧艺术因为在群众中具有的广泛宣传与引导作用,也没有停止发展。《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杜鹃山》等创新的红色剧目更让戏迷们耳目一新。红领巾、大学生、艺校学生演员等新生力量的扩充让遵义京剧团风光无限。
由于专业剧团的影响和发展,遵义地区也出现了很多票友团体。中华路群力电影院对面有个小院,主人姓王,院里有个京剧鼓师叫王明素,经常组织遵义的京剧票友在院中小聚唱唱京剧。从小院里传出的唱戏声、欢笑声,常常引得路人侧耳倾听。更有经过小院的京剧爱好者,都忍不住进小院儿唱上两段,就这样时间一长,就形成了“王家班”。
文革期间,大街小巷都播放的是革命样板戏,常常听得年轻的王荣芬热血澎湃、豪情满怀,常常主动参加运输公司会拉京胡的林琪老师组织的样板戏聚会,嗓子、身段更是越练越好,越练越精。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遵义相继成立了十几个业余京剧社,第一批京剧团退休的老艺人,为继续将国粹发扬光大,都纷纷投身到各剧社去进行辅导,遵义的民间京剧艺术水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再后来遵义京剧团,由于市场疲软,演出时观众甚少,1985年文化局决定把遵义市京剧团解散。全体演员调的调走,改行的改行,退休的退休,从此这支实力很强的遵义京剧团不复存在了!
“只有我们遵义市群艺馆京剧团还在坚持排练和演出,参加了省内外的各种京剧比赛和展演。获得了省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群艺馆京剧团每周活动一次,经常排练一些折子戏以及经典唱段。后来就成为了现在的遵义市文化馆京剧团。”王荣芬向记者介绍道。
京剧的传承
从一个学徒到专家,从一个酷爱京剧的业余爱好者到遵义市文化馆京剧团的团长,王荣芬经历了遵义京剧由盛转衰的时期,看着自己深爱的艺术事业逐渐被现代人所淡忘,她在心里反复地问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京剧爱好者们年龄越来越大,难道遵义的京剧艺术真的后继无人了?
在怀念过去的同时,她一直深思着遵义京剧艺术传承的出口在哪里——显然,培养京剧的下一代,人人责无旁贷。
“经过深思熟虑,我们的各位老艺术家们认为,为了挽救我们的京剧艺术,必须京剧进校园。京剧进校园不但可以振兴京剧文化,更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因此,如何在青少年中普及京剧,已经成为老艺术家们关注的大问题。
2014年的春天,在王荣芬团长带领着有京剧教学经验的老师游正坤、邹叔敏、罗敏敏积极参与到了京剧进校园的行列中。恰逢遵义县(现播州区)第五小学校长刘坪,是一个非常重视传统文化,讲究国学教育有先进理念的年轻校长。共同的想法,共同的意愿,让大家一拍即合。
开班典礼上,通过刘坪校长的开场白,老师们对京剧艺术知识的讲解,以及老师们在开班典礼上的示范演出,吸引了200多名学生报名参与。学生们的积极性,也激发了老师们传承教学的强烈愿望,当场选出80名孩子入学。
从最基础的分解唱词,一个字一个字的教,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练,在老师的耐心和同学的努力下,举办了“第一届遵义县五小艺术节”。此次艺术节以国学为主要内容,京剧表演为主要节目,孩子们的京剧联唱,唱念做非常到位,身眼手法招招吸引观众眼球,轰动了在场观看的全县小学校长,所有五小师生和全校学生的家长,演出效果超乎意料!
“经过这样一场京剧的洗礼,五小的孩子们个个都会唱《我家的表叔》,都会哼唱《提篮小卖》。”老师游正坤颇有些骄傲地回忆道。
除了学生跟着专业老师学,为了让学生们扎实地学习了解京剧艺术,刘坪校长要求在校老师也要跟着学。十名女老师硬是牺牲了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参加训练。每天从唱,念,做的基础开始学,一腔一调,一字一句,一眉一眼,一招一式,认认真真,三伏天里常常练得汗流浃背。结业时,老师们的演出非常出彩,获得了全校师生的满堂叫好!
三年来,遵义市文化馆京剧团的老师们将京剧文化的种植深植进播州区五小同学的心中,也奠定了本校教师能基本独立教学京剧社团平时训练的基础。这背后凝聚着遵义市文化馆京剧团老师们的点滴心血。
担任播州区第五小学京剧进校园教学的王荣芬、游正坤、邹叔敏、罗敏敏等老师,都住在遵义市内的不同方向,每次去学校训练每个人都要转两次车才能到达目的地,真是夏练酷暑冬练严寒。而训练结束后再到市区家里常常已经是七八点钟了。可当她们看到孩子们学习京剧的努力劲、可爱劲,哪还晓得什么苦和累,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京剧团老师邹叔敏说:“记得2016年夏天发大水,老师们蹚过齐腰深的水到学校上课,衣服都湿透了,深深感动了五小的师生和附近的居民。”
“孩子们不能只知道当红歌星,还要让他们知道梅兰芳、常香玉等老一辈艺术家。”
“京剧进课堂是让学生们通过欣赏经典作品!”
“学习京剧知识,进一步增长学生们了解京剧的兴趣,京剧艺术的魅力,感受京剧表演的精髓,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继承和发扬民族的艺术文化,树立民族精神。”
……
采访过程中,京剧团老师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争相发表着自己认为的戏曲进校园的意义。
“京剧作为国粹,其中的文化底蕴是其他学科和娱乐活动所无法比美的。”京剧进课堂的意义在老师们看来,能让孩子们欣赏到京剧的美,是转变单一的美育,也是弘扬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载体,透过这个载体,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爱国主义、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育。
2017年遵义市戏曲进校园的活动启动,在启动大会上,老师们为现场师生表演了京剧的各个行当的经典唱段,也普及了京剧的基本常识,老师们和文化馆京剧团的团员们又承担起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京剧艺术的任务。
关于未来,市文化馆京剧团的老师们,又有了新的目标,又准备把京剧送到一个又一个校园,为遵义的京剧传承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