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和弦在这里奏响
2017-10-21周莉丽
文丨全媒体记者 周莉丽
城市和弦在这里奏响
文丨全媒体记者 周莉丽
汇川区添阳社区展示城镇困难群体的大数据管理工作
“弹钢琴”是一门领导艺术,钢琴弹得好不好,关乎一个领域甚至一个地方未来的发展。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对新时期的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唱好“协奏曲”
曲为心声,以人为本。“钢琴有人弹得好,有人弹得不好,这两种人弹出来的调子差别很大。”优秀的钢琴演奏家心里总是装着听众,弹奏的旋律往往能触及心灵,进而引发听者的共鸣。
遵义市政府在听取了市总工会经过数月走访调查,了解到我市城镇困难职工情况。制定出台了《关于城镇困难群体解困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六大解困”群体,力争补齐小康短板,共同奏响和弦之声,并命名为“城市和弦解困行动”。
此《意见》的出台以培养城镇困难群体的造血功能为主,以兜底输血功能为辅,坚持以就业扶持一批、创业发展一批,教育帮扶一批,医疗救助一批,生活兜底一批的“五个一批”为主要抓手,以坚决不让一名困难对象在全市解困工作中掉队为目标任务,精准实施城镇困难群体的解困工作。
《意见》一出,遵义市总工会紧跟脱贫攻坚步伐,将帮助城镇困难职工工作作为工会的“一号工程”,通过全面摸清困难职工规模、分布、就业、收入、致困原因、脱困意愿等情况,进一步完善困难职工档案,同时为政府实施脱贫攻坚战略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遵宝钛业有限公司职工王良勇身患重病,为了照顾他,妻子不得不辞去工作,单位补助每月1400元的收入成为全家唯一的经济来源。王良勇一家进入了遵义城镇困难职工档案,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在他“入档”的第二周,就收到了工会送来的5000元大病医疗救助金。
对城镇困难职工进行分类建档、分类管理、分类施策。并通过委托义工作为第三方与工会干部大走访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确认城镇困难职工总数已减少了1007户,目前最新统计出的全市城镇困难职工有6901户。
精准识贫 精准发力
精准扶贫首先要精准识贫,对困难职工不漏一户,不丢一人。
汇川区大连路街道办事处航天社区工会干部郭慧珍对社区情况了若指掌,她一口气报出该区共有2426户,其中低保户22户,低保边缘户500户,并介绍了开展精准识别的情况。
“整个社区在我脑子里就像个大家庭,每个贫困户的收入多少、致困原因都烂熟于心。”郭慧珍说,经过新一轮的城镇困难职工精准识别,让她更加理解这项工作的意义,她说,只有精准识别,不撒胡椒面,才能精准发力。
经过面对面入户排查,汇川区最终确定的城镇困难职工名单有756户,并按年龄段和致困原因进行了详细分类。汇川区总工会副主席张保珠说,对于困难职工的识别,以前也有相应的审核机制,但这一次是真正做到了“高标准、严要求。”
“我们在基层开展排查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经验,编成了顺口溜:精准识别,户户见面,不虚不假,不遗不漏。”遵义市总工会经保部副部长张凤杰说,市总工会在全面开展城镇困难职工的精准识别工作中,明确提出了精准识别对象、识别标准、登记内容、识别原则、识别程序、职工意愿登记、识别纪律“七个明确”的标准程序,并形成工作方法。
去年企业破产后杨凤英一直在家待岗,是这次经过汇川区工会精准识别后新纳入的城镇困难职工帮扶对象之一。
今年才36岁的她看上去一脸沧桑,由于同时患有喉癌、鼻癌,听力退化说话困难。杨凤英无奈地说,自去年企业破产以后一直在家靠父母养活,因为没有经济来源医保也没有续保,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有一份医疗保险,给父母减轻负担。当看到汇川区总工会干部田维桥上门给她办理医保时她一脸欢喜,称后顾之忧没有了,心情好了很多,病情也明显好转,家里的日子会逐渐好起来。
同样因病致困的还有省冶建困难职工郑建湘,他“晒”了笔“看病账单”,去年他双肾结石手术花费了12万元,单位想尽办法给他报销了17000元,自己买的居民医保报销了13000元,其余都是找亲戚朋友东拼西凑来的。该公司工会副主席张桂兰说:“工会干部通过入户走访,摸排识别,企业像郑建湘这样背负沉重“医疗债务”的困难职工还有42人。”通过工会帮扶这部分人逐渐脱下了贫困的帽子。
有关部门曾做过统计,从主要致困原因来看,“因病致困”位列第一,位列第二的是“收入低”。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由于国有企业转型改制,遵义市出现了一批下岗职工。根据遵义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各级工会积极行动,在为下岗职工开展技能培训和再就业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也出现了下岗职工卖“下岗馒头”、“40、50再就业工程”、“再就业培训”等一批帮扶品牌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各级工会为下岗职工开展技能培训达1.1万人次和提供再就业岗位5.3万个。然而,由于多种因素,城镇困难职工的脱贫解困工作还存在一些“死角”和“盲区”。
老梁是跟着父辈支援三线来到遵义的,今年55岁的他,原是八七厂的锅炉工,如今仍住在八七厂山头上。上世纪90年代下岗,每月拿着208元的下岗工资,靠在外打零工维持一家老小的生计。老梁说:“工会逢年过节都来家里慰问我,送来钱、米、油。”但说到买房,在低矮狭小的石棉瓦房里已住了整整50年的老梁,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省冶建公司工会副主席张桂兰说:“在‘八七山头’上,住着300多户像老梁这样的困难职工,工会做过详细的摸底,不少‘40、50’人员下岗后再就业困难,还有部分职工则因病、子女就学等原因致贫。”
输血更要造血
近年来,遵义市总工会在做到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上持续发力,始终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在就业上“扶”,在创业上“促”,在生活上“帮”,为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出实招”。
南海机电厂下岗职工彭东霞就是工会帮扶的受益者。早年从企业下岗后,她在发廊当过洗头工,干过家政,然而一场大病,让她本已拮据的生活雪上加霜。
彭东霞和父母共同居住在汇川区航天社区,社区工会每年过年走访慰问时,她都能得到500元慰问金。可是,和许多困难职工一样,生活救助只能解燃眉之急,一次性救助往往是杯水车薪。如何使困难职工彻底脱贫,共奔小康。
彭东霞又一次成为受益者。“社区工会给我找了份工作,离家近,有保险,有固定收入,我觉得已经很好了。”彭东霞感激地说。
面对现实脱贫攻坚的严峻形势,遵义市总工会对全市城镇困难职工脱困解困工作保持着十分清醒的认识。遵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王珏直言:“我们要打破传统的工作思路,以开拓创新、不畏险阻的精神,形成工会脱贫攻坚良好的工作格局。”
为了帮助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汇川区总工会联合区人力资源部门,开展了针对城镇困难职工的大型招聘会。仅某大型购物广场一家企业就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在公司担任销售的王雪,正是这次解困行动的受益者,现在的月薪超过8000元,她说:“在我们家最困难的时候,一个宝贵的工作解决了我家的难题。”
去年以来,遵义各级工会想方设法帮助城镇困难职工推荐或实现就业200多人,各县(市、区)建立了一批城镇困难职工的就业示范基地。
遵义市总工会经保部副部长张凤杰说:“目前,市总工会正就‘梦圆金秋助学行动’进行前期准备。”作为工会“四送”之一的品牌,遵义市总工会并未就此打住,而是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
张凤杰说:“今年,我们将帮扶重点定为城镇困难职工子女。通过筛选,确定30名特别困难的职工子女,除一次性给予5000元助学金外,每月还额外支付500元生活费,直至该学生大学毕业。”
每当工会工作“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创新”成为遵义工会工作的制胜法宝。
遵义各级工会进一步创新思路和做法,寻找适合城镇困难职工创业的新路子,帮助有创业意愿的城镇困难职工实施创业。各级工会围绕辖区旅游业的发展、特色商品销售等方面,在政策上给予支持,鼓励动员城镇困难职工真正走上创业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