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与执行

2017-10-20石勇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7年12期
关键词:执行建立

石勇

摘要:改革开放至今,伴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国内企业也纷纷加速发展。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新形势下企业经营管理潜在风险逐渐增多,迫切需要对内控制度体系进行完善和升级。本文从财务内控角度,分析制度建立与制度执行两个层面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防控各类风险。

关键词:财务内控制度;建立;执行

一、财务内控制度的意义

1.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符合法律法规。企业的财务活动必须参照《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没有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做指引,财务工作有可能偏离正轨,导致财务数据记录失真,甚至可能出现犯罪违法的事情,严重影响企业的声誉与发展。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不仅能够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而且能够为企业员工遵法守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2.保护企业财产安全,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企业建立完善的财务内控体系,在岗位设置上明确岗位职责及审批权限,提高财务的授权审批效率,在财务核算时保证帐实相符,有效保证企业财务资产安全。财务内部控制的目标就是保证公司经营管理数据的真实有效,为管理者今后的决策提供战略支持,从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率。通过规范各个部门的工作流程,可进一步优化内部管理结构,提高公司内部审计、资产清查的效率,避免人为的财产损失,实现价值最大化。

3.会计行为规范化,提升工作质量。现实中,企业各类财务违法违规案件时有发生,绝大多数与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有关。因此,企业财务内控建设能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使企业的会计行为规范化,会计核算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执行,保证公司提供的各类财务报表与公司经营实际情况相符合,提升企业会计工作的质量。

二、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与执行

构建健全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加强内部管理和降低企业营运风险的重要保证。财务内控制度,一方面可以保证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可靠,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另一方面能提高财务事项的授权与审批效率,保证财务收支的合法合规。因此,制定符合公司业务实际情况的财务内部控制,不仅有利于规范企业财务管理行为,降低财务风险,还有利于保障企业资产安全,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企业营运风险。

1.建立科学的财务内控制度。企业应该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建立一套完整、齐全、符合公司实际业务情况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特别是对各个环节的风险点作为重中之重来设计,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完善岗位责任制。一方面,财务内控制度对公司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确认、控制、分析,真实有效的反映公司的经营情况,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生产效率的提高能促进企业完善财务内控内控,优化财务内控流程与风险点识别,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进一步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行之有效的财务内控制度,应借鉴公司以前容易出问题的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同时,可以学习同行业先进企业内控制度的优点,形成具有企业业务特色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

2.健全预算管理体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公司经营活动和相应财务结果进行充分、全面的预测,能有效地管理企業和最大程度地实现战略目标。各业务部门对企业各项经营业务编制详细的预算,通过各部门的预算整合,企业有了生产经营总体目标。公司将预算总体目标进行分解、落实,使各部门员工清楚地认识到各自的具体任务。财务部门负责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当公司实际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允许相关部门对预算进行调整,调整重点应当放在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重要的、非正常的、不符合常规的关键性差异方面,预算调整应严格执行审批程序。财务部门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保证预算指标的完成。

3.加强财务监督,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建立财务监督控制制度,有效防范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首先,要在公司内部成立专门的审计机构,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对财务工作的监督,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改正,保证财务内控制度的有效实施。为了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审计部门要相对独立,业务上不能与财务部门业务相重合,人员上也要与财务部门区分,这样才能对财务管理工作做出客观分析。内审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避免财务失控现象,提高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操作能力。对于复杂的财务事项,超出内审人员能力范围时,应当借助外部审计机构的力量,对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进行修订与完善,提升内审人员的审计与监督能力,为各企业创建更好的内部监督环境。总之,通过财务监督,可以发现财务工作中的不足和风险,对工作中出现的差错及时进行纠正,提高财务工作质量。财务监督还可以保护财产安全和完整,防止企业资产流失。

4.建立健全财务内控执行情况评价制度。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应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内控执行情况评价制度。公司应定期对财务内控活动进行检查、做出评价,对存在不合法、不合规的财务内控制度予以指正,并给出相对应的完善措施。通过对财务内控执行情况的评价,即能发现内控制度建立及运行中存在的不足,也能提升财务人员的安全意识,使财务内控制度能更有效的在企业里实施,降低财务流程中的风险,内部控制制度落到实处。评价制度的建立要科学化、合理化、合法化,与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财务内控的评估具有可操作性,考核指标尽量量化,增强评价制度的可比性。为了保证评价指标的客观公正,内审部门和财务部门应联合制定考核方案,确定量化指标,定期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评价企业的执行情况,根据考评结果,做到奖罚分明,确保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5.加强资金管理。财务内部控制执行的关键是对资金的管理,尤其是网银操作普遍的情况下,对企业资金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是企业经营能力的关键所在。首先,公司应建立资金管理制度,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成功的企业都重视对资金的管理。资金的管理目的是在保证资金的安全的前提下为企业带来效益。其次,提高资金使用的预算能力与实际执行能力。在财务预算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企业投资需求与筹资能力,现金流人和现金流出要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现金流预算表,保证公司有正常的现金流。投资预算符合公司实际项目建设需要,提高投资决策效率;筹资预算要考虑成本、时限等因素,提高资金管理效率。再次,加强资金的授权审批制度,资金支付按资金管理制度中的权限执行,严格杜绝超权限的资金支付行为,保证审批的规范性和权威性,确保资金的安全。对于大中型企业,可以设立财务公司,对系统内的公司的资金进行归集,保证集团资金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进人深水区,新形势下实施财务内控制度不仅是规范企业财务行为的基本要求,也是新形势下企业生存发展的现实需要。目前我国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还不完善,随着我们经济改革及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财务内控制度也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合理制定、有效执行财务内控制度,能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防控各类风险。

参考文献:

[1]陈雪梅.基于COSO框架的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23).

[2]刘刚.关于投融资企业财务内控建设的几点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6.02.

猜你喜欢

执行建立
基于大数据的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设计及应用研究
学校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研究
如何走进高三孩子的复习阶段
财产刑执行的检察监督的现状及思考
护理伦理观念下以人为本的护患关系的建立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研究
建立良好的公证质量保证体系措施研究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谈森林管理管理体制的创新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在三星电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