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10-20翟丽姣
翟丽姣
本文系教育部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十三五”重点规划课题《思维导图在小学教学中对于知识迁移的研究》(EDU1714)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要:数学这一学科具有客观反映外界事物的一个本质特征,是人们对外界现象进行感受并通过理性的思考,最终以数学固有的形式进行模式化表达。在教学实践这一摸索过程中,借助思维导图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学专业素养具有事半功倍的成效。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16-0224-01
Abstract: mathematics, as a discipline, has an essential feature of reflecting external things objectively, which means that people feel external phenomena and think rationally, and finally express them in the form inherent in mathematics.In the groping process of teaching practice, with the help of the teaching ideas and methods of mind mapping, a reasonable teaching plan is formulated to guide students to learn step by step, which has twice the result with half the effort to cultivate students' mathematical professional quality.
Key words:mind mapping;Elementary mathematics;Teaching practice
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包括:在培养学生对数的敏感意识和对基本符号的认知基础上,拓展学生的计算和应用能力,并拓展其空间想象方面的观念,除了直观的图形与几何图像的认识和理解,还应当建立一套对于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方面的逻辑处理能力,例如思维导图,从而提升综合素养。
1 思维导图应用模式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科学高效的记忆和思考的方式,重视放射性思维力的训练和培养。通过对大脑的充分开发,使人们通过文字、图形、色彩和空间等方面对事物加深理解,使其能够更加系统的、有层次、有逻辑的进行开发和探索外部世界,在初步认知、掌握原理、学会应用、熟练和巧妙拓展这一系列过程中,训练大大的激发人们的创造性意识和创新精神,这是一个学习过程的精髓所在。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思维导图应用,以人教版为例,可以总结如下:数字认知方面,重在生活化的情境练习中感受和理解;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学习中,通过视觉化的图像认知,锻炼用的能力;统计分析和简单的概率问题,则更加强调从生活中活学活用的能力;最后,通过全方位、综合性的练习与实践,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生活常识的积累。通过这一大框架的建立,分阶段逐步的细化教学过程,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2 思维导图应用中的积极作用
2.1辅助学生全方位理解所学知识。小学生的思维灵动跳跃性极强,通过充满画面感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强化和加深主导意识,通过展现一个解决问题和认识理解事物的图示过程,在降低学生理解障碍的基础上,直观且明确的将教学的目的传达给学生,使学生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并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果,激发学生的自觉和主动意识。在提出一个问题以后,学生踊跃的参与到后续的计划安排中,收益显著。
以《认识图形》这节课为例,教学计划可以做如下的设计:罗列出所有实物图形,以生活化的实物为主,然后介绍基本的图形概念,带领学生先从课本上进行认识和理解,接下来让学生分组进行实物的分类,最后是对每类图形的应用加以拓展,鼓励学生进行讨论。整个流程下来,分别对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锻炼,并提升性的训练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应用的意识。
2.2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思考能力。通过有效的引导和教育,学生能较快的建立其对数学的直觉和敏感性,为后期的深入提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只有在学生充分的领悟数学的基本概念内涵,才能往更高的层次深入发展。数学的基本运算过程,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石,学生在对所给要素的推理和演绎过程中,通过发散性的思考和想象,可以寻找到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法。好比从一个出发点,可以选择多条路径到达目的地,在这一个路径选择的过程中,学生学会运用基本知识进行有效的组合,获得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案。
以数字的加减法运算教学过程为例,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采用形象的方法如分饼干或者数小动物的方式,认识较大的的数字;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练习;最后,是实践和演练的环节,教师给出一个结果比如9,让学生思考获得这个数字可以采用哪些数字进行加法计算获得,或者是引入更加具象的情境教学模式,分发给学生不同的积木,让学生自由组合,通过不同学生之间的联合,最终得到总数为9个积木这一结果。
2.3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信心。小学生在学习的初步阶段,具有较强的好胜心,需要教师合理的引导,以避免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产生消极或恐惧的心理,阻碍学生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化的分解困難的知识点,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实现正确且积极的自我认知,激发潜能,爱上学习数学。
其中,鼓励学生大胆的参与,说出自己的想法尤其重要。例如,在进行数学几何图形的学习过程中,采用教师教授——学生自我表现——集体讨论的流程,让学生在认识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考验他们,如何从一个正方形,获得长方形、三角形及其他的几何图形,以充分锻炼学生的表达、想象能力。
3 结语
数学学习和教学过程,是一个较强的能力锻炼和提升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十分重要。思维导图这一模式的深入发展还需不断的摸索,以实现更高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引.基于学科思维导图的小学数学复习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7,5(24):310-311.
[2]杨英.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7(06):21-22.
[3]王东辉.小学数学复习课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04):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