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抑郁症的发现与干预

2017-10-20黄蓉蓉

丝路视野 2017年15期
关键词:发现干预抑郁症

【摘要】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疾病,每年有20万人以自杀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其中80%的自杀者患有抑郁症。而大学生又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因此,及时发现大学生抑郁症并进行干预,引导其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对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一名大学生抑郁症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及时发现与干预的重要性,从而为大学生抑郁症的发现和干预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抑郁症;发现;干预

一、案例概述

某高校2014级学生小王(化名),刚入学时较积极,主动竞选班委。但大一在担任班委期间,并未履行其职责,后主动辞去班委职务。大一下学期开始,我每次去查寝,该同学都不太愿意与辅导员多交流,沉迷于电脑游戏中。但仍能遵守学校制度,准时上课,无其他异常表现。但2个月后,其行为开始出现异常,长期不出寝室门,不与人交流,旷课现象屡次出现。我在跟其沟通、向小王寝室同学、其父母了解情况后,得知其自高中阶段便患有抑郁症,并曾用药进行控制。了解情况后,我立即向系里报告,后经心理咨询师和心理中心的干预和调节,小王的情况有所好转。经过小王短時间的回家医学治疗调整后,该生2个多月后,走出抑郁的阴影,顺利将缓考科目考过,并在某单位顺利开始岗前培训。

二、案例分析

案例中的小王属于典型的抑郁症情况,其高中便有此类现象出现过。他少言寡语,不愿与人交流沟通,原因在于其尝试与其他人接触后,发现自己无法与人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无法融入到正常的社会生活当中。于是,他开始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很差,基本的交流都无法正常进行,心里非常苦恼。以前高中还可以回家,但现在在外省读大学,不知道和谁说,也不知道从何说起。很多的负情绪积压在心里,没有得到宣泄,造成出现抑郁症情况。抑郁症是世界上公认的高自杀率的心理疾病,因此该生必须立即进行医学治疗,同时对该生进行心理辅导疏通,使其尽快恢复健康。

三、辅导方案

(一)及时发现学生异常行为,增加对其的关注和监督

2015年11月10日晚,我从教务系统中查询到我班同学小王旷课,我立即向班长了解情况。据班委反映,小王今天确实没有来上课,不清楚其旷课的原因。因为小王是初犯,所以我跟小王发了短信问其情况,但迟迟未收到回复。第二天,我尝试跟他电话沟通,但他未接听。我又利用课间休息时间跟他同寝室同学打电话问其情况,寝室同学反映今天他没有来上课,在寝室里。于是,我当天中午下课立即赶到小王寝室,了解情况。

进门后,发现小王正在打电脑游戏,我将其叫出寝室,准备与他沟通。但小王拒绝与我沟通,出现较为反常的情绪。我问他是否有遇到什么困难的事情,他回答没有;经过多次询问后,他都没有说出真实情况,只是说他讲不清楚,其家里人会与我联系。多次尝试无果后,我找到其同寝室的同学了解情况。据他寝室同学反映,小王最近都不爱说话,也不出去吃饭,饿了就叫外卖。每天都跟他家里打电话,而且通话时间很长,但不知道谈话内容。我叮嘱同寝室同学和班委,平时多关注他,有问题及时与我联系。

(二)通过家庭配合,帮助其制定解决方案

当天晚上,我跟小王家长进行了电话沟通。据小王家长介绍,他最近情绪不太稳定,基本每天都与其母亲长时间通电话。当我问到原因时,其家长并没有讲明白。据了解,小王在高中阶段也有这样类似的情况,但后续调节后,好转了。我告知其家长,小王的旷课情况较为严重,长期以往会影响他的学业,情况严重会导致退出现班级,甚至无法毕业。希望家长能够告知实情,同校方一起帮助小孩解决困难。最终,小王家长说出实情,该生在高中阶段,发现患有抑郁症。小王觉得自己交际能力很差,无法与人正常沟通交流,长期以往,自己开始自闭,精神萎靡。他跟家长说,觉得自己没法见人,不知道出去怎么和别人相处,宁愿呆在寝室里。我及时把情况向系里反映,我们通过心理咨询师和院心理中心干预,针对小王情况制定了解决方案。

(三)心理辅导和医学治疗双管齐下,帮助其走出阴影

第二天系心理咨询师和我一同找到小王谈话,随后对小王进行了专业的心理测评,判断其属抑郁症严重情况。后续,心理中心对小王的情况进一步了解和辅导。我再次与小王家长沟通小王的情况,告知学校心理中心对他进行了心理辅导疏通。小王家长开始袒露心声,表达其实最近对小王近况很担心,怕孩子做出傻事。由于及时心理干预,小王的情况没有继续恶化。后面小王家长希望孩子暂时回家,家里陪伴其进行医学治疗。系里与家长商量后,同意小王回家治疗。期末考试科目,办理缓考。我得知小王安全抵达家里后,继续保持定期联系,联系其情况。经过寒假的治疗,小王主动跟我联系,说已经调节好了,开学后归校学习。开学后,小王来到学校,我和他进行了沟通,分析他的优点,并鼓励他。最后经过努力,小王顺利通过了缓考,现已顺利通过考核进入某单位开始岗前培训。

四、经验与启示

(一)及时发现学生异常行为,进行多方了解情况

在发现小王旷课情况后,辅导员及时介入,对其情况进行询问。从小王本人、同寝室同学、班委、小王家长处了解其情况。辅导员等学生工作者,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及可能存在的心理障碍,建议其就医,避免悲剧的出现。

(二)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

通常,学生对同学中存在的问题发现比辅导员更早,了解情况更确切。因此,在心理危机预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特别是其同寝室同学、班委、心理委员。从而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以便学校方早干预,帮助其早治疗,防止情况恶化。

(三)心理干預需要家长密切配合,校方和家长共同化解学生中出现的心理危机

大学里发生心理危机的学生,大多数的社会交际系统都存在问题,必须向其家长了解其过往,并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心理危机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和生命,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和生命的保护,家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必须与学校密切配合,共同化解学生心理危机。

(四)学校教育中应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

由于升学压力、心理素质低,就业等问题,大学生抑郁症案例每年都呈上升,作为未来社会的建造者,一定的知识水平固然重要,但培养自身心理素质,锻炼心理承受能力更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有一定了解,才能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有目的的进行调节,主动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裴景瑞.大学生抑郁症的成因及其调控策略[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11(01).

[2] 肖小英.心理抑郁与心理健康——大学生抑郁症及其预防[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1).

作者简介:黄蓉蓉(1986.07—),女,汉族,四川自贡人,文学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育、外国语言学研究。

猜你喜欢

发现干预抑郁症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积极想象在音乐治疗中的运用研究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