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

2017-10-20乔颖

数码设计 2017年16期
关键词:历史教师高中生教学策略

乔颖

摘要:历史教师在对高中生进行教材知识讲解的过程中,需要分析核心素养对课程教育所提出的能力培养需求,要重视在知识教育中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深度的思考,利于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收获情感教育和价值引导。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历史教师需要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性的思考,分析如何给学生打造更优质的知识教育平台,让高中生实现家国情怀,时空观念以及史料证实等素养的培养,这样才满足核心素养对高中阶段历史课程教学所提出的需求。

关键词:历史教师;核心素养;高中生;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16-0145-01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explaining the teaching material knowledge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history teachers need to analyze the ability training needs of core literacy for curriculum education, and pay attention to guiding students to think deeply about it in knowledge education. It is beneficial for students to gain emotional education and value guidance in knowledge learn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core literacy, history teachers need to think innovatively about the content of curriculum teaching, analyze how to create a better knowledge education platform for students, and enable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cultivate their literacy such as family feelings, time and space concepts, and historical data verification. In this way, it can meet the needs of the core literacy for the history course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Key words:history teacher;Core literacy;High school students;Classroom teaching;Teaching strategy

前言:在對高中生进行历史知识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单单是让学生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一定的梳理,掌握重大事件的时间以及历史影响,而是要立足课程教育让学生收获唯物史观以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的教育。这样能够让学生从客观的角度对历史发展和人物进行评价,也能让学生对历史发展进行一定的剖析,增加他们对社会演变的认知。为此,历史教师应该在核心素养指导下对课程教学进行思考,积极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教育,稳定提升学科教育的实效性。

1 对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思考

高中阶段历史课程核心素养主要包含为五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唯物史观。第二个层面是让学生可以掌握史料证实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史料对历史发展进行客观的思考[1]。第三个层面是历史解释,可以立足某些资料对历史发展进行一定的解释。第四个层面则是时空观念,教育学生需要从时空发展背景下对历史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第五个层面是家国情怀,让学生通过课程教育对历史发展进行一定的了解,可以具备爱国以及尊重社会发展等情感的教育。

2 历史教师基于核心素养对高中生实施课堂教学的策略

2.1实施新颖的课堂导入,增加学生参与历史讨论的兴趣。历史教师在对高中生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想积极培养其核心素养稳定,打造高素质的历史教学,需要开展多个层面的教育工作。教师首先要实施新颖的课程导入,这样能增加学生参与历史讨论的兴趣,有助于教学氛围的激发。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的时候,不能对学生直接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回答相关的思考问题。而是要借助现代教学手法和技术对学生开展新颖的知识导入,这样做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吸引高中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对学生开展“辛亥革命”教学的时候,历史教师可以在课程教育之前搜集和整理辛亥革命的影视资料,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这段资料。这样能够改变课程知识导入的模式,也有助于增加学生对辛亥革命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和思考的能动性。在此基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程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梳理辛亥革命的脉络和历史影响,感受孙中山等人对历史发展所做出的积极贡献[2]。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有助于学生实现家国情怀的情感熏陶。

2.2教师可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度思考。历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对学生开展更优质的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也需要设置问题情境,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度的思考。高中生在对历史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所呈现的学科基础和认知需求是不同的,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所呈现的认知能力设置差异性的问题,这样能够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全面性的思考。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宋明理学”知识教育的时候,教师需要分析班级学生在对历史知识进行梳理时所呈现的差异,提出多个思考问题以此设置问题情境。“宋明理学历史名词解释是什么?”“宋明理学包含哪些内容,请举例说明。”“宋明理学在历史上占据怎样的影响?对当时人们的思想认知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怎样的影响?你如何看待宋明理学?”“基于宋理学分析当前国内如何让文化实现繁荣的发展?怎样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继承?”

2.3历史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强化其核心素养。历史教师应该在核心素养指导下对课程教学进行思考,积极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教育,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让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主动探究和思考,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深度理解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利于学生对该内容进行深度的领悟和运用。例如,对学生开展“笔墨丹青”教学时,历史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组织让小组成员共同思考课程学习任务,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交流。第一,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以及演变过程,概述其基本特征和历史发展脉络[3]。第二,怎样对国画中的意境进行欣赏。第三,思考古代绘画的风格和艺术发展作用。第四,说出一位你比较喜欢的画家,试着对其作品进行绘画艺术特征的介绍。这样能引导学生借助历史资料对绘画艺术进行阐述,也能感受到绘画艺术的魅力,提升其民族自豪感。

结论:提到核心素养,人们主要认为是对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以及合作探索等能力的培养,这样可以改变学生参与知识学习的状态,也有助于学生加大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主要是包含史料证实以及时空观念等方面,教师应该结合具体教材内容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课程教育,有助于学生对其进行深度的理解。本文认为历史教师可通过新颖课程导入,设置问题情境以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学敏,张晓静,戴羽明等.基于历史理解的考生水平评价及教学建议——以2016年高考(天津卷)文科综合试题(历史部分)为例[J].考试研究,2016(06):13-23.

[2]张文英.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能力考查为核心——从2016年高考全国丙卷历史试题看复习策略[J].贵州教育,2016(20):32-37.

[3]宋波.唤醒、浸润、体验:环境素养教育的有效路径——基于培育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2016(03):51-53.

猜你喜欢

历史教师高中生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当前历史教师亟待提升的五种能力
探讨新课程下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的教学基本功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论教育科研对历史教师成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