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2017-10-20马俊

数码设计 2017年16期
关键词:主体性高中地理培养

马俊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应在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有效地激发的基础上实现有效实施,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体验中,获得知识和经验的,掌握有效的学科技能和素养。本文立足于高中地理教学实践,谈谈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意识。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主体性;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16-0132-01

Abstract: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background should be effectively implemented on the basis of the effective stimulation of students'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so that students can acquire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and master effective discipline skills and accomplishment in the independent, cooperative and exploratory learning experience.Based on the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practice,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motivate the students' sense of subjectivity effectively in the specific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process.

Key words:high school geography;Teaching;Subjectivity;To cultivate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在具体的学习实施过程中的参与度越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越好,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正是在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有效参与的体验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独到的见解、学生独特的学习风格等,都是学生的主体性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的有效体现。高中地理知识的范围覆盖广、信息量大、内容庞杂,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没有得到有效激发的前提下,学生很难对学习的内容形成有效地消化和吸收,因而次,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培养尤其重要。在具体的高中地理教学实施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可采取如下策略:

1 转变教学理念,创建生本课堂

传统的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处于课堂教学的中心,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起着中心地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是课堂活动实践的客体,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因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差,学习效率较低,究其根本,学生在传统的被动式教学实践中,精神和思想始终处于紧绷状态,教师高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喘不过气来。因此,转变教学理念,创建生本课堂,让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在生本课堂理念的驱动下得到有效地体现,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实践中真正地动起来,加入到学习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去,在积极参与、主动体验的过程中实现学习效果的有效体现。

例如在學习《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实践中,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地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让学生在充分地感受到学习的满足感的过程中,形成丰富的心理体验效果,并以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展开有趣的学习体验。如将冷暖锋的“前进方向、暖气团上升状态、雨区的位置和范围、降水特点、天气特征、天气实例”以表格填写游戏的形式开展,每答对一个部分给学生加上相应的分数,游戏教学法的形式,改变了学生在具体的学习实施过程中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地位,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对知识的探索和学习的实践中去,在高效参与的实践中,实现学生的主体性意识的有效激发,实现学习效果的有效体现。

2 借用生活体验,激发学生兴趣

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将生活化的内容融入到教学实践的具体过程中去,能够促使学生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储备,让学生在对生活化的学习情境的丰富体验的过程中,有效地激发起自身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科学的眼光分析和看待问题的习惯的养成,在学生的主体性被有效地激发的基础上,实现学习效果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学习《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实践中,利用多媒体图片展示效果,以形象直观的生活化问题为话题引出学习对象。民以食为天,在以吃为话题的问题展开实践中,学生的内心充满了对问题的探知欲望,生活化的问题拉近了学生与学习对象间的距离,让学生在贴近生活化的问题的探索实践中,展开积极的学习体验,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在与己紧密相关的问题的驱动下得到有效地激发,因而学习效果能够得到理想的体现。

3 展开有效合作,促进交流提升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在具体的学习实施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学习对象展开具体的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问题归纳总结的探索实践过程,在具体的交流与合作学习的实践中,形成对问题的多元化的认识体验过程,使问题在生生互动、生生互助、优势互补的过程中得到有效地解决。

例如在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实践中,通过小组合作模式展开对“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的探究实践过程。在具体的探究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对黄土高原的水文、地貌、土壤、生物变化以及人类影响等具体条件展开具体的讨论、合作、交流,并最终归纳得出相应的结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内因是“黄土土质疏松,多暴雨,多垂直节理”,水土流失导致地貌发生变化、植被退化、气候也相应的发生变化,因此,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是统一的,其中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其他各要素也随之发生演变。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地展开对各因素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作用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一旦某一环节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什么样的环境问题产生等。利用小组合作模式展开有效的学习实施过程,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有效探索和多元化的认识体样过程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促进学生在具体的合作实践中的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学生在具体的学习实践过程中的主体性意识将会得到越来越有效的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将会越来越深入,学习的效果将会得到越来越有效的体现,我们应立足学生实际,积极地转变理念,从学生实际出发,在有效地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有效地显现。

参考文献:

[1]新课程视野下高中地理主体性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赵永乐.新课程(中学).2017(09)

[2]新课标中高中地理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唐炜.新课程(下).2016(07)

猜你喜欢

主体性高中地理培养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