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毕节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2017-10-20毛更生

丝路视野 2017年15期
关键词:毕节改革

【摘要】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是时任贵州副省长郭树清主导的房改。该项改革实施当年曾引发诸多争议和遇到不少阻力。本文以贵州毕节为例,全面阐述了该项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具体问题和经验,也许能为当今全面推进的各项改革起到借鉴意义。

【关键词】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毕节;存量补贴

1998年11月,毕节地区对地直2.6万余名干部职工住房情况进行普查登记,从而拉开了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的序幕。随后全区8县(市)也相继开展了单位和职工住房情况普查。通过住房普查,我们掌握了大量原始数据。同时,对地区有关存量公有住房各项价值指标进行了测算,并按照黔府发(1998)40号文件精神,着手拟草了《毕节地区城镇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方案》。当年我们拟定的《毕节地区城镇住房分配货币经改革方案》以及与毕节市共同拟定的《毕节市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方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出台。新方案的实施,无疑会对我区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但就施行的情况看,存在不少问题和障碍。多年来两套方案至今实施进展缓慢,配套的实施细则现在还没有颁布。究其原因,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一、从住房分配体制的转变上看:过去福利分配制度,住房由单位统一建设和分配,这不仅不利于住房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还会产生分配不公,使住房分配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在这样的体制下,许多人不择手段,捞到不少好处。而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将彻底切断福利分房制的后路,住房分配货币化的合理性与公平性,使旧体制的既得利益者将失去一部分既得利益。因此,货币化改革阻力首先来自于福利制度既得利益者。

二、从地方角度上看:住房分配货币化推行缓慢,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制约。一是经济承受力。地县(市)政府对货币化分配感到最大困难就在于经济上的考虑。有的县(市)政府担心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后,政府拿不出足够的钱用于支付新增的存量补贴或增量补贴。据测算,仅毕节城区1998年在册职工总数为4.82万多人,总工龄73.90万多年,人均工龄15年;存量住房总量126.50万平方米,人均26平方米。若按人均300元/年存量补贴标准v补贴总额约为2.22亿元。表面上看的确是一笔不少的数字;二是求稳怕乱的心理,担心实行新的住房分配方案,不仅要耗费地方财力,而且还会引起社会反映,尤其是部分人从个人或自身代表的小群体的利益出发,对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的有关政策和措施提出种种非议,也使地方政府在方案施行的决策中慎之又慎,行动滞后,造成方案施行迟缓。

三、从房改部门本身看:一是地县(市)房改部门作为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的推行者,严格按省的要求和部署,积极拟定方案,但由于方案的实施没有当地政府首肯加支持不可能开展起来,因此,在执行省里精神与寻求政府支持上,有时由于工作乏力,往往造成被动情绪。毕节地区是住房制度改革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95%以上的公房已出售。该售的房已售出,可以说改革已走到尽头;但过去所进行的,仍然是层次较低和较为初步的改革。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方案和精神出台,相对于过去无论是理论上或是具体操作上都是一整套全新的体系,部分县(市)房改部门的领导同志自己不注意领会上头的精神,又不注意组织业务人员学习有关方针政策和業务知识,只习惯过去出售公房的简单程序和僵化公式的重复操作,对实施方案反映冷淡,消極对待。

四、从职工方面看:虽然从理论上讲他们将是方案的最大获益者,但具体工作中,由于宣传和认识上的滞后,他们对方案的实施与推行有一个理解和认知的过程。据我们测算,按毕节市补贴标准,毕节城区一般职工,以居住65平方米住房,2级地段,折旧以10年计,补交土地收益差额的平衡点大约是夫妇双方工龄之和60年;双方均为科级干部,其平稳点大约是40年左右。根据普查,毕节地区地直单位职工工龄分段如下表:

在26698名职工中,一般职工23318人,占87.34°/09科级干部2516人,9.43%。综合以上数据,毕节城区职工仅补交土地收益差额人数大体在70—80%之间,而且补交差额又以年轻职工居多。因此,方案颁布后,多数补交差额的职工反映较大。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应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房改工作者,首先应该明确,住房分配货币化是住房制度改革的目的之一。改革不能一蹴而就,不能因过去改革取得一点成绩而止步不前,更不能把房改局限于买房修房上,认为公房售完了,房改就大功告成。房改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社会工程。现阶段我们的任务是深化房改,积极推行城镇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把房改引向纵深发展。具体可采取举办房改培训班,加强货币化分配重要性的认识;此外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强住房分配货币化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货币化分房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强化他们参与房改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取得他们的支持。比如,新的货币化分房方案中实行存量补贴,这本来就是针对欠发达地区住房改革中政府财力不足的实际,而实行的以存量资产作为补贴资金来源的一种可行办法,但由于我们宣传不到位,因而造成片面理解实行存量补贴将会增加政府财力负担,从而增加了方案实行难度。

二是加强行政督促,保障政令畅通。要使住房分配货币改革落实到实处,关键是住房分配货币化方案的实施。从黔府发(1998)40号通知发布以来,省人民政府相继发出了若干有关货币化改革的文件,但收效甚微,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必要的行政督促,因此,加强行政督促,保障省政府有关住房分配货币化的一系列政令得以贯彻执行就显得非常重要。

三是强化职能,促进住房货币化改革的稳步推进。首先,要充实和加强房改部门,使之更好地在改革中发挥作用。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的具体实施和操作者是各级房改部门。但是我们在进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的同时,另一项重要改革—机构改革已悄然降临。房改涉及千家万户,如何在机构改革的同时,强化房改部门职能,使它完成住房货币化改革的使命,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房改部门,尤其是地级房改办在即将开始的机构改革中前途如何,其职能是弱化或强化,是广大的干部职工普遍关心的问题。住房分配货币化方案中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的测算,租金的调整,以及各县市房改政策的相互协调等等,都需要一个相对独立的职能部门来完成。在地、州、市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中,地区房改办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使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取得成功,房改部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其次,要造就和培养一批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房改干部队伍,在房改干部选拔中实行优胜劣汰,竞争上岗,以保证货币化改革高效有序地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 郭树清.贵州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M].北京:经济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毛更生(1964.10—),男,汉族,贵州贵阳人,大学学历,经济师,中文讲师,研究方向:房地产经济、文化传媒、文史类。

猜你喜欢

毕节改革
情牵山海 心系穗毕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尽锐出战务实精准
毕节留守儿童的新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
补足区域交通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