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德育建构
2017-10-20李政鸿李林杨亚玲罗骏
李政鸿 李林 杨亚玲 罗骏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教育中的重点内容。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也要将德育工作放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第一位。因此,班主任应该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引导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本文针对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班级文化建设中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班级文化建设;德育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16-0106-01
Abstract: the students in junior high school are in the critical period of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which is an important stage of the formation of values. In educ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s the key content of education. The head teacher should also put moral education in the first place in the class management. Therefore, the class teacher should conduct moral education educ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tudents under the guidance of socialist values, so as to form a good moral quality for students. This paper proposes several strategies on how to infiltrat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 culture.
Key words:socialist core values;Class culture construction;The mor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前言:现阶段,我国初中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都是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实现的。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为学生创建良好的班级学习环境,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初中班主任应该采取有效的手段来加强对班级文化的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核心,从而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
1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現代化国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理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爱国主义所代表的内容和呈现出来的特点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1]。但是,主要的思想都是一样的,就是要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热爱我国的传统文化,维护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同时,还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使我国的物质文化更加的丰富,使各个民族都凝聚在一起。因此,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班主任应该加强对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使学生对爱国强国的内涵有进一步的理解,使学生知道爱国强国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在对学生进行爱国强国教育时,教师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同时也要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现实责任感。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道德意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主要纲领内容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也要将社会这一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内涵渗透进去。班主任应该要求学生热爱学生、热爱父母、尊重师长,为学生以后成为一名好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学生自由精神的培养主要指的是培养学生的意志自由、存在自由和发展自由[2]。在这个基础上,班主任要向学生渗透平等的观念。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在班级中是与别人处于平等的地位。另外,班主任在处理班级内部的问题时也要采用公正的处理方法,不偏袒任何一名学生。同时,班主任应该在班级内向学生普及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并且形成一种规则意识,遵纪守法,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在开学初期,班主任可以让全体学生参与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想出一条班级规则。然后,班主任带领学生将这些意见整合在一起,制定出一套符合班级实际情况的班级管理制度。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够更加的具有规则意识,同时也有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3 培养学生遵守基本的道德准则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全体社会成员在处理自身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都要遵守社会公德[3]。虽然社会公德是基本的社会生活道德规范,但是社会公德也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能够体现出社会文明的程度。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也要使学生加强对个人的管理,提高学生的公德水平。现在很多初中学生都有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道德意识比较薄弱。比如,有的学生在图书馆里吃东西、大声的喧哗,完全不顾他人的感受;有的学生随地吐痰,随意乱丢果皮纸屑,毫无顾忌的毁坏公物;有的学生欺负比自己弱小的学生;有的学生在教师上课的时候故意捣乱。这些行为都是学生普遍存在的不良行为,不仅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影响了他人的学习和生活。在进行班级班级文化建设时,班主任可以在班级的墙面上布置一些积极向上的道德规范标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班主任也可以定期的为学生播放好人好事的视频,鼓励学生学习这些先进个人的优秀品质;班主任也可以对愿意在班级内捣蛋的学生委以重任,让他们尝试担任班干部,使他们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班主任也可以对班级内思想道德品质比较良好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全体学生都向其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班级内会形成良好的凝聚力,同时也有利于班级内部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公民意识。
结论:总而言之,班主任在构建班级文化时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加强对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准守基本的道德准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严格要求自己,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觉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泛在理念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效果研究[J]. 周珂.教育教学论坛. 2014(50)
[2]班级文化建设中关系的建立和处理[J]. 张志强.基础教育研究. 2017(02)
[3]谈班级文化建设[J]. 刘彩梅.教育教学论坛. 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