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准切入口提高学生阅读素养

2017-10-20吴玲

数码设计 2017年16期
关键词:年段切入点词语

吴玲

摘要:阅读素养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基本要素,是学生实现社会发展和精神发展的奠基石,阅读素养高,才能更好地学习其他知识,才能更好地满足生活、工作乃至生存的需要。本文从学生的知识积累、学生的年段学习目标、文本题材和内容等方面选好切口,阅读课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关键词:阅读素养;提升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16-0105-01

Abstract: reading literacy is the basic factor for students to learn and grow, and is the foundation stone for students to achiev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spiritual development. Reading literacy is high, so that students can better learn other knowledge and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life, work and even survival. In this paper, we select the incisions from students 'knowledge accumulation, students' learning goals, text subject matter and content, and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literacy more effectively.

Key words:reading literacy;promote

阅读素养是阅读者为了达成个人目标、积累知识、开发个人潜力、参与社会等目的,理解、利用、反思和使用书面文章的能力。它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基本要素,是学生实现社会发展和精神发展的奠基石,阅读素养高,才能更好地学习其他知识,才能更好地满足生活、工作乃至生存的需要。从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最近几年对世界各国中小学生进行阅读素养监测评估所得出的数据来看,我国基础教育对中小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还亟待进一步加强。那么如何选好切入点,让阅读课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呢?

1 知识积累——提升阅读素养的基石

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积累是十分重要的。据调查,90%的学生在没有接触新课文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学习,可以掌握教学要求中70%的内容,因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且语文的教学是螺旋式上升的。教师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少做劳而无功的事情。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的切入点,选择哪些是感兴趣的,哪些是存在问题较多的,哪些需要重点指导的。教师教的思路要围绕学生学的思路,反映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个别差异。如两年级的孩子应该对玩具很感兴趣,他们应该很能体会孩子在柜台前专注地看小汽车的心理。那么在读完《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可这样设计:1.用课文中的话来接老师的话,看看谁接得对又好。(出示:小男孩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 。)2.“目不转睛”是怎么样地看呢?老师拿出小汽车,谁来表演一下。3.让小汽车绕着教室跑起来,这小汽车好玩吗?谁能说说你们刚才的表现?可以用上文中的语句来说说。4.指导朗读。5.出示各种玩具的图片,进行说话训练:我是多么喜欢啊!。

2 学习目标——提升阅读素养的源头

课程标准里的年段目标是培养阅读素养的灵魂起源地,预设教学,我们都应反复地追问自己:这节课我需要达成哪些阅读目标,即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学生能从我的课堂中习得一些什么阅读素养。如第一学段要求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二学段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第三学段则要求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由此可见,不同年段对学生的要求侧重点不同,所以,其阅读素养培养的切入口也是不同的。

根据年段训练目标,可以作这样的尝试:一二年级的课文,可经常带着学生感受构词的方式,比如花花绿绿,又香又甜,金灿灿,研究研究。可以听听词语的声音,比如,哗啦啦,淅淅沥沥,沙沙沙。可以闻闻词语的气味,比如,清香四溢,香飘万里。把各种有趣的言语方式都可作切入点。当然,这词语最好能作为文眼贯穿在教学中,有层次地进行出示和运用。三四年级的课文,可以找找文中表达上特殊的句式、句群,比如排比句、比喻句、拟人句的训练。还可找找各种组段的方式,如总分结构,并列结构,转折结构,因果结构,用例子说明一个观点等,都可以依据这些切入点进行阅读教学。五六年级的切入点主要集中在谋篇布局,表现手段等,需要教师整体进行把握,选择好其中一个突破口。阅读素养的年段目标是根据学生语言发展规律而制定,依据年段目标定阅读素养训练的切入点,让教学设计更具科学性和规范性。

3 文本题材——提升阅读素养的依据

教材的体裁五彩纷呈,教师应该在寻找切入点时应充分考虑到不同文体的特点。教学说明文,应考虑文章是如何把一种事物介绍清楚的;教学记叙文,应思考文章是如何说清楚一件事的;写人的文章,应想想他是怎么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景的文章,要考虑是如何把景物特点表现出来的。换言之就是要考虑如何带领学生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从读学写,了解文章写法。例如《盘古开天地》,在初读时可把词语分成三组进行出示,(混沌,血液,轻而清,重而浊),(渐渐,缓缓,逐渐,慢慢),(抡起,猛劈,顶着,蹬着),让学生发现其中的小秘密。在细读这些词语所在的相关段落后,进一步理解了这些词的意思,顺势进行朗读指导。最后让学生读段落想画面,借助上面的三组词语,自己讲讲盘古分开天地的故事情节。《盘古开天地》是神话,故事性比较强,学生比较感兴趣,适合通过复述方式积累语言。三组词语是文章语言的特色,又是学生积累句子的“拐杖”,一举多得全因为根据文本特点,就地取材找准了切入点。

4 文本内容——提升阅读素养的载体4.1以题眼为切入点。抓住内涵丰富的“题眼”,从解题入手,可窥视全文内容。如《黄山奇松》,教学时,抓住“奇”这个重点词,可设计连锁式的提问:为什么是“奇” 松?“奇”表现在哪里?这几问意在为学生指引思路。又如《我们爱你啊,中国 》,“爱”是题眼,又是中心词,可这样引导选择:①从题目看,这篇课文写什么?②作者要表达什么感情?(爱中国)③哪个词是中心詞?(爱)④我爱中国的哪些方面?此问意在提纲全文,是下一环节学习的重点,也是在学习文章的谋篇布局。

4.2以关键词为切入点。很多课文中有重点词,实为“文眼”所在。教学时可以从重点词语突破,能收到“一花引来百花开”的效果。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开头有这样一句话:“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其中“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即是“文眼”。可这样引导选择:①西沙群岛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可爱的地方)②为什么说西沙群岛是个可爱的地方?(风景优美,物产丰富)③从哪些地方看出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这样一问,为学生指明下一环节的阅读重点。

4.3以中心句为切入点。有些文章往往用一些句子揭示中心,学习时可从这些句子入手,以点带面,统顾全篇。如《詹天佑》的中心句是“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教学时可这样安排:①初读,捕捉中心句;②细读,扩展中心句;③品读,体会中心句。

4.4以过渡段为切入点。有些课文结构严谨缜密,段落之间还巧妙地安排了过渡段,使文章前后内容紧密相连,又概括了主要内容,标明了关键之所在。教学时可以从过渡段切入,双向扩展,读懂文章。例如《轮椅上的霍金》一文中,有一个显著过渡段: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在于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教学时,可从这个过渡段切入,分三步组织教学:①解题设疑,切入中间;②双向推进,理解内容;③读议首尾,明确中心。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教师要走入课文读课文,走出课文想对策,充分考虑文本特点、学情等因素,选好切入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为孩子终身的学习、成长服务。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小学语文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年段切入点词语
读后环节在小学英语高年段故事版块教学中的运用
找词语
小学低年段口语交际训练之我见
大班幼儿阅读兴趣调查与培养——以福建幼高专附属第二幼儿园大班年段为例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找寻“切入点”,巧解“数学题”
年段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例举高中数学解题切入点的找寻
选好切入点新闻报道才有鲜活性
词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