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2017-10-20罗国海

数码设计 2017年16期
关键词:自动化专业农业机械化实践教学

罗国海

摘要:现如今,随着机械自动化领域深入发展, 国家在这方面的人才需求也不断提高。为保证农业机械自动化专业人才素质,符合当前市场环境发展需求,学校必须加强创新实践教学,从而实现学生在该专业领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从而保证专业教学更加高效。鉴于此,笔者主要围绕农业机械与自动化专业领域,关于创新实践教学的意义,以及具体路径展开有效分析。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16-0030-02

Abstract: nowadays, with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mechanical automation, the country's demand for talents in this field is also constantly improving. In order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utomation professionals and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current market environment, the school must strengthen the innovative practice teaching, so as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practical ability in the professional field, and thus ensure more efficient professional teaching. In view of this, the author mainly focuses on the professional field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automation, and conducts an effective analysi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innovation practice teaching and the specific path.

Key words: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Automation specialty;The practice teaching

前言:現如今,社会随着深入发展,开始重视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农业机械自动化作为当前社会热门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严格的要求。学校在组织专业教学活动时,必须关注人才专业创新性、实践性素质建设,从而保证人才整体素质表现,与农业科技自动化发展人才储备需求相一致。因此,在该专业教学领域,学校必须以创新实践为目标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体系进行创新。

1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实践教学意义分析

在教育领域,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专业,是当前社会热门专业,随着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相关专业人才储备需求也大幅度提高。同时,随着农业市场深入发展,在人才储备类型方面也发生一定变化,更加重视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1]。因此,学校在进行专业教学时,必须有效顺应农业市场变化下的人才培养需求,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改革。加强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与实践的过程中,实现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从而实现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学校针对农业机械与自动化专业,加强创新实践教学组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实践教学路径探究

2.1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学校在针对农业机械与自动化专业组织教学活动时,需要根据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安排,保证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块安排合理,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掌握一定实践技能,从而实现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与储备。首先,根据农业机械与自动化发展需求,融入相关的理论课程,丰富学生专业知识储备,为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实践当中奠定理论基础。同时,教师需要合理安排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正确领悟理论知识内涵,从而实现学生在专业领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深度融合,实现专业知识、技能一体化的有效构建。

2.2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学校为更好的开展创新实践教学,需要加强校内教育环境的完善,引进先进的教学设施,从而为学生实践创新,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因此,学校必须加强资金投入,在校内建设实训基地,专门供农业机械与自动化专业学生,进行操作实训。在实训基地中,学校必须引进先进的实训设施,将当下比较先进的农业机械化设施,引入到实训基地当中。围绕机械设施内部结构、构造,以及操作原理展开指导与教学,从而保证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接受创新实训教学。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实训期间,对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加以了解,并根据农业市场具体需求,开拓创新思维,尝试创新实践。

2.3校企联合,丰富实训空间。为保证农业机械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更加有效,保证人才专业素质与农业机械化市场发展需求相一致,学校必须在办学理念上加以创新。与当地知名的农业机械生产与制造企业建立有效联系,通过校企合作,丰富学生实训空间[2]。让学生深入企业农业机械与制造真实环境,通过顶岗实习的方式,掌握农业机械加工和生产技术要领。同时,学生通过顶岗实习,能够对当前农业机械化市场发展现状加以掌握,并深入思考更该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维创新,以及实践创新,从而提高专业人才在农业机械化领域的贡献与发展。

2.4以赛促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了让学生对农业机械与自动化专业创新,产生兴趣,提高热情,学校必须改变实践教学方式。通过组织专业的创新比赛,为学生实践创新提供内在动力。学校需要将以赛促学有效的应用到专业教学领域,让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比赛。根据自身所掌握的农业机械化理论知识,构建机械创新模型,从而实现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激发与拓展。

2.5成立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科研实践精神。在农业机械与自动化专业领域,学校必须重视工匠精神有效渗透,根据学校办学资金储备情况,积极成立创新实践科研项目,鼓励学生结合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成立科研项目,整理并完善项目策划书,分析创新项目可执行性。学生在积极参与创新科研项目的过程中,能够在专业理念方面有所规范,形成良好的科研实践精神。同时,学生在进行项目研发与拓展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巩固专业实践技能,从而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养,为其更好的适应农业机械化市场环境变化,以及人才素质要求变化,奠定素质基础。

综上,随着国家逐渐重视三农领域科技建设,机械化、自动化成为农业发展主要标签。为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必须加强相关素质型人才培养。因此,学校在组织专业教学活动时,必须根据机械化、自动化发展目标,加强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建设实训基地,校企联合,以赛促学,鼓励科研等举措,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创新实践环境,全面提高学生专业创新素养。

参考文献:

[1]杨亚杰.关于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的现状与推进模式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3):289.

[2]黄玉祥,付作立,陈军.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6(09):22-24.

猜你喜欢

自动化专业农业机械化实践教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生产实习的探索与实践
梨树县发展农业机械化凸显成效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自动化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