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2017-10-20吴伟

知识文库 2017年21期
关键词:双创文献考核

吴伟

创新创业是促进知识转换成生产力的重要机制,而双创教育则是培养这一人才的关键。如果以1997 年“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作为实施双创教育的开端,那么双创教育在我国高校已开展整整二十年,这其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当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了对我国现阶段关于双创教育的研究现状及学者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纳和总结,本文基于中国知网的数据库资源,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检索词,以“主题”为检索项,时间跨度从1996年至2017年,搜索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文献,进行文献的数量和内容的分析,以便于学者更好地进行双创教育的研究。

一、双创教育研究的文献分析

在对中国知网的数据库进行搜索之后,文献共计10823篇。其中,期刊论文9688篇,报刊文章653篇,优秀硕士论文271篇,国内会议210篇,国外会议41篇,优秀博士论文16篇。

通过对文献发表时间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双创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如图1所示。有关双创教育的第一篇论文出现在1996年,自该年起,双创教育已经走入中国人的视野之中,我们将这一阶段称为双创教育在中国的“诞生阶段”;1998-2013年,中国的双创教育并未引起广泛关注,从文献的数量上来看,呈现低水平的上升趋势,这一阶段,我们称之为“沉寂阶段”;从2014年开始,文献数量呈现显著上升态势,从2014年的857篇升至2016年的3336篇,这一爆炸性的增长要归功于党和政府的号召,自从2014年李克强总理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之后,有关双创教育的研究便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在这一段时间里,国务院陆续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双创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等若干指导性意见,这好比给双创教育在中国的推进加入了一剂催化剂,所以我们将2014年至今称之为“催化阶段”。

二、研究内容

(一)双创教育的实施现状

1.大量的资源投入

2015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并将高校列为创新创业发展的主阵地之一。各级地区政府以及学校迅速反应,相应中央号召。东部沿海地区政府已经设立专项资金用以支持当地高校发展双创教育。在资源上的逐渐倾斜为双创教育在高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景,有了充足的各方面资金,双创教育的发展空间也就更大一些,发展后劲更足一些。

2.课程体系调整

在双创教育的建设方面,高校不仅开设专门的创业理论课程(如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等),还积极与企业联动,建立建设创新创业孵化产业园区,给予学生实际接触和参与创业过程的机会,将学校与创意产业更好的对接起来,让高校学生的创业有切实的方向和技术保障。

3.改革双创教育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方法上,不能一味的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而要向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转变,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兴趣所在,探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以及参与的教学手段,更多的让学生从做中学,从实践中获得真知。

4.开展丰富多样的隐性课程

目前各大高校除了设置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之外,还建立了一系列隐性课程,以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开展创业计划大赛,邀请知名学者以及企业家进行研讨和创业教育,开设专题讲座,搭建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另外,学校还自发组织大学生创业社团进行双创实践,开展模拟创业活动。

(二)我国高校双创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双创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校的课程是实现其培养目标的主要渠道,双创教育也不例外。学生对创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应该通过创业课程来实现,但目前学校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却很难达到这一目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与创业相关的课程较少,且互相之间没有关联,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还没有形成;二是课程教学方式单一,与学生的需求不相符合;三是课程内容不符合大学生创业的特点,现有的课程内容偏重于大中型企业或者是世界知名企业的创业管理等知识的传授,而学生更需要了解的是中小型企业的创业知识。

2.双创教育课程目标定位不准,针对性不强

所谓双创教育目标的功利性是指在开展双创教育的过程中,不注重从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技能等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而片面地追求以“企业家速成”作为教育目标。这种教育目标定位缺乏战略视野,直接导致教师教学模式及教学方向的改变。这种片面的教育方式会导致不良后果创业者存在急功近利的心态,利用那些本该在课堂积累知识的宝贵时间去盲目创业,甚至是休学创业,尽管在创业之初可能会有一些蝇头小利,但在创业的后续阶段受其自身创业能力和素质的影响,往往缺乏发展后劲。

3.创业实践活动精英化倾向明显

通过调查,大部分学生对双创教育比较感兴趣,也有参与的愿望,但是受专业、资金等条件所限,实践活动往往把多数学生排斥在外,尤其是带有选拔性质的创业计划大赛。目前的创业实践活动带有明显的精英化倾向,大部分学生都只创业实践活动的旁观者,学校培养学生创业综合素质的目标在实践过程中被明显窄化

4.支持双创教育发展的配套措施不完善

我国目前尚未出台切实有效的创新创业发展保护机制,很多高校双创教育的人才培养计划以及课程目标的设定无章可循,创新创业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果也不能及时得到法律的保护。这主要表现为:1. 缺乏法律据,因为没有根本法律依据,都未对双创教育组织管理、学科建设、课程建设等具体实施问题作出明确规定;2. 宏观政策与微观措施不配套;3. 行业、企业、社区与高校的合作程度不高;4. 高校创业型文化氛围不够。

5.双创教育师资匮乏

我国目前双创教育师资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培养机制不健全、培养目标不明确以及培养投入不达标等问题造成我国目前缺少高质量的创新创业理论课以及实践课的专业指导老师,这就让很多高校在本校的双创教育课程开展不够科学合理,达不到人才培养目标。双创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它要求老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必须有丰富的创业经验。而多数高校缺乏兼备这些素质的师资力量,没有一支优秀的、具有专业水准的创教育师资队伍。

6.课程考核评价形式单一

大部分高校的双创教育课程考核以终结性考核为主,忽略了过程性考核的重要性。“一纸化”的考试不仅降低了双创教育课程的成效,而且对于学生的考核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双创教育课程考核不能再沿用学科型课程考核模式,必须围绕以创业为导向,突出创业能力培养等整体特征,要以创业能力目标考核为主,以知识目标考核为辅;以实际操作考核为主,以卷面考核为辅,以形成性考核为主,以终结性考核为辅的课程评价机制。

三、文献研究的评价

综合以上对于文献的分析,总的来看,我国双创教育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一)研究内容偏于理论,实证研究较少

从对于文献资料的分析来看,国内学者对于双创教育的研究仍以理论层面的探讨为主,善于思辨,许多研究都是从理论上进行分析,例如双创教育的内涵、价值功能、体系构建、制度保障等方面。部分论文没有切中要害,对于值得深究的问题泛泛而谈,提出的某些意见与对策也是大而化之,缺少论证的合理性。

(二)宏观研究居多,中观、微观研究较少

我们将国家政策对于双创教育的影响视为宏观层面,将学校、企业对于双创教育的影响视为中观层面,将课堂之上的双创教育视为微观层面,那么我国目前的双创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对于教学过程中具体出现的问题,很少有学者进行研究,例如雙创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取得的效果如何,虽有学者进行过一定的探讨,但还是较为有限。本研究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此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三)对比研究多,调查研究少

在大量的文献中,学者们经常以个案分析的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将中国的某所院校与外国的院校进行对比,或将中国的几所院校放在一起对比,从中发现异同点,然后提出借鉴意见。在“沉寂阶段”,这对于我们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方法较为有效,现阶段,我们更应探讨自身存在的问题,多进行实地调查,以了解当下我国双创教育已经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

课题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710730023)。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双创文献考核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山西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总数达27个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辨析:基于现实审视与理性思考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