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客家山歌的艺术特征及传承现状研究

2017-10-20章戈宇

黄河之声 2017年22期
关键词:传承发展艺术特征

章戈宇

摘 要:客家是汉族的重要民系之一,它创造出了许多的客家文化,其中最具有突出代表的就是客家山歌。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如何传承客家山歌和保护客家的文化对当代人有着深远的意义。客家山歌的传承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既保存了一种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又满足了大家精神上的需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客家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关键词:客家山歌;传承发展;艺术特征

一、客家山歌概述

(一)客家山歌的代表传人物与代表作品

通过实地采风和访问,以及通过音像与文字记录对客家山歌的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进行了整理及记录。并且对传承代表人物的年龄、家庭住址、代表作品、艺术特征及其生活的现状做了一个调查与登记,同时对他们口中所讲的关于客家山歌的历史事件进行了探索研究。调查的对象主要包含:第一是兴国客家文化纪念馆及其乡镇的文化馆,对其中的相关人物进行了梳理、统计和研究。第二是对一些客家山歌的民间艺术传人的作品进行了赏析学习以及记录研究。

(二)客家山歌的类型

按照广义的范围可以粗糙的划分成两种:第一种是按照时间来进行分类,可以分成传统山歌和新山歌。简单说就是传统山歌的客家方言和修饰手法比较多,新山歌多用书面语言,开门见山。第二种是按照山歌的题材、山歌的内容以及山歌的形式来进行分类。其实很多的山歌是很难分清楚,有些山歌彼此相似但又不相似,有些山歌此而非彼。所以很难要统一的尺寸来划分这些山歌。

二、客家山歌的艺术特征

(一)客家方言特征

客家人的方言好似歌唱。男生说话的声音比较大嗓门比较粗,女生说话说话的声音比较高亢嘹亮,就像是在歌唱一般。因此有人说过“客家山歌是语言化的音乐,语言是音乐化的语言”。

(二)客家山歌的调式特点

客家山歌在演唱时候多使用的是大三度、小三度相结合的音调所组成的歌唱旋律。经过田野调查法,大量的搜查曲谱资料和音频资料,整理发现,客家山歌是由四声音列和五声音列构成的,少数的歌曲是由三声歌曲构成。直至二十一世界的客家山歌出现了六声音阶调式的七声音阶调式。

三、客家山歌的传承现状

客家山歌属于农耕文明的产物,传承方式多种多样。有来自家庭的、学校的和民间艺人的传承。

客家山歌的传承有两种传承方式,“自然传承”以及“口授心传”。家庭和社会是客家山歌传承的两大因素。二十世纪50年代出现了一大批收集整理客家山歌的音乐专业人士,这就导致出现了新的传承方式“半口授半定谱”。然而,客家山歌的传承还有许多问题。例如在客家山歌培训班中面临着缺少培训老师的问题。在媒体传承上,传承力度还应该加强,让更多的人了解客家山歌,喜爱客家山歌。

四、客家山歌的传承方式

(一)家族传承

每个人最早的音乐启蒙老师是自己的父母,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最大,家庭环境属于社会环境的一个部分。

客家山歌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众所周知被大家所喜爱和接受。无论是在田间的劳动现场还是邻里乡亲之间的,都能够听到客家山歌优美的旋律。那个时代的音乐氛围给予了那个时代的人不一样的音乐环境,那个时代的人们生活在这种浓烈的音乐环境中,受到了长辈们、兄弟姐妹、乡里乡亲的感染和熏陶,他们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学习客家山歌。文化的力量使这些人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客家山歌。笔者与许多访谈对象交流时,许多访谈对象都不知道自己是何时学会客家山歌的,都认为从记事起就会唱,这恰恰说明了家族传承强大的影响力。

(二)培训班传承

客家山歌不仅有家族传承还拥有培训班传承,政府组织了培训班。这是一种崭新的传承方式,而且在客家山歌培训班学习的学生不需要交纳学费,因为政府出资交纳了。

客家山歌培训班不仅聘请许多有知名度的民间艺人还聘请了许多著名的山歌手。客家山歌培训班的老师教学方法有分班教学,老师们教学态度认真,学员学习积极。这对客家山歌的传承起到了非常好的意义。

(三)媒体传承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设备的更新,越来越多的现代媒体为客家山歌的传承作出贡献。在采访中笔者了解到很多人学习客家山歌途径是影碟,许多人通过影碟、录音来学习客家山歌。笔者还了解到有些地方举行客家山歌比赛以及演出,这些比赛通过电视台进行播出,不仅获得了广大民众的喜爱和支持,还增加了参赛选手表演经验,增强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支持了客家山歌的传承和传播,让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上客家山歌。

五、结语

客家山歌属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山歌使用客家人的方言吟唱,非常有语言特色。客家山歌有田间劳作的劳动歌、关于男女爱情的情歌以及生活歌。例如《增广贤文》、《鲤鱼歌》《桃花雨》、《等郎妹》等等都是大家喜爱的客家山歌。客家山歌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所以千百年来,客家山歌广泛流传,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 刘立恒.试论客家方言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以广东河源地区客家方言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04.

[2] 刘健玲.赣南客家山歌的认知及在当代的创新[J].音乐时空,2016,01.

*基金项目:2016年度貴州省级重点支持学科“音乐学”项目《黔东南民歌的区域文化研究》研究成果[黔学位合字ZDXK(2016)15号]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艺术特征
中国共产党传承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和实践述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苗族鼓舞的传承及发展探讨
浅论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创新教学与贺州瑶族民歌传承初探
浅谈湖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浅析甘肃清水县轩辕鼓舞的风格特征
广西贺州过山瑶尖头头饰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