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指导下的高校体育教育新模式
2017-10-20陈明曹玉琳
陈明 曹玉琳
【摘要】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为自己的前途和未来不遗余力地奔波和努力着,这一点固然让人欣慰,但是,他们普遍认为自己很年轻,处于人生身体状况最佳的状态,因此,对于体育锻炼没有足够的重视和认识。本文旨在揭示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阳光体育”的角度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阳光体育”;体育教育;问题;对策
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一)部分高校师生对体育教育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实际上,对于体育教育缺乏必要的认识和重视这一问题不仅仅表现在高校,这个问题从小学阶段就开始伴随每一个学生,这也是导致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不如从前的重要原因之一。过重的学业压力、过油的饮食习惯、过少的体育锻炼直接导致青少年群体的体重飙升,身体素质骤降。此外,在高校,师生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直接导致两个结果:首先,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会深刻的意识到,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高校对于体育教育缺乏长远的规划和设计,对于体育课程的设置也是摆放在最后的位置,对于体育器材和体育设备的安置也会一拖再拖,不难发现部分高校的体育场荒草遍地、单双杠锈迹斑斑却无人问津,这种现实就会导致学生的体育锻炼诉求无法得到满足;其次,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会发现,对于非体育专业院校来说,体育成绩、学生身体素质都不是影响就业率、考研率的直接因素,因此学校对于体育活动的支持力度不够,举办运动会也是草草了事,十分敷衍。
(二)部分高校体育教育的目的不够全面
就现阶段来说,绝大多数高校对于体育教育的教学目标认识是很不全面的,他们认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即是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这种说法固然没有错,体育教育的直接目的也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从而帮助其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工作、排解压力。但是提高身体素质只是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一个要素,并不是全部。高校的体育教育目标由四个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体育文化知识和终身体育能力。当代人追求的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机能上的健康,更是心里素质的健康,心理素质、体育文化知识和终身体育能力都是大学生必须学会的能力,缺一不可。尤其是终身体育能力,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只是带你走进一个新的世界,激发你的兴趣,往后的个人探索和追求才是最终目的,体育教育也是如此,短期的体育锻炼效果甚微,终身体育的能力才是关键,它是保证学生進行长期从事体育锻炼的长效机制之一。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目光过于狭隘,只看到一个因素,对于其他方面的考量不够深入。
二、“阳光体育”指导下的高校体育教育新模式
(一)“阳光体育”的内涵
200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具体来说,学生的体重严重超标,肥胖比例也在攀升,近视人数激增,各项体能测试的成绩不如从前。针对这一现状,2007年教育部出台新的政策,以“健康、运动、阳光、未来”为宣传口号,要求中小学生每天坚持锻炼一小时,要求全国各个中小学将体育课开全,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必须组织学生从事一小时的体育锻炼。“阳光体育”在社会上掀起热潮,人们也逐渐开始真正意识到体育锻炼对于青少年的重要性,很多家长的传统观点也逐渐开始动摇,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视程度相较以前也有了明显的改观。“阳光体育”也由最初的中小学主见扩展到全国各大高校,为了响应教育部的政策,我国大多数高校在体育教育改革方面也开始做出努力,力求改变现状,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
(二)学校制定全面的“阳光体育”运动发展规划
首先,每一所大学都应该根据本校的现实情况对于未来五年到十年的体育教育制定一个较为翔实的计划和规划,比如未来几年需要建设的体育设施、需要达到的体测标准等等都要有一个清楚的计划和方向,否则体育教育就会沦为一个附属品,永远无法发挥出价值。其次,为了响应教育部的政策,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计划、保证体育教育在良好的状态下进行,学校应该建立相应的“阳光体育”部,这个部门的主要作用就是监督学校体育教育的具体实施情况,同时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整合和收集,最后寻求解决的措施和办法。
(三)不断创新体育教育的课内外活动形式,激发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兴趣
实际上,体育课的形式可以是丰富而多彩的,体育课不是热身广播体操和自由活动,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本身就存在问题,很多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最期待的就是体育课,可是上了大学后就十分厌倦体育课,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位从事体育教育的工作者进行反思。高校的体育教育分为两个部分,课内环节和课外活动,要想不断丰富体育教育的形式,实现“阳光体育”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的目标就要从这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对于课内环节,教师应该对每一项体育运动都有一个详细的介绍,包括历史、赛事、规则和技巧等等,其次,对于一些大众不是很熟悉的体育项目也要进行介绍,很多学生因为不了解所以没有兴趣,可是一旦接触了之后才发现其中的乐趣,作为教师,不应该让体育項目和学生之间因为这种不了解而断送了接触和认识的机会。再次,在结束了课上的知识介绍后,需要对课内的知识进行整合和实践,这就要涉及到课外活动了,课外活动的形式很丰富,学校可以建立相关的俱乐部、社团以吸引和聚集相关的爱好者,彼此因体育项目结缘也算是一件美事。除了这些活动形式之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不同级别的比赛,出于应赛的目的,各个学院内部也会展开积极的号召和训练,这样就能间接调动全校学生一同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
参考文献
[1]王满.面向阳光体育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体系构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09).
[2]石云龙.高校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初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