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学生服务于“微企业”创业质量与创新力研究
2017-10-20王峰柏晓娅单丽花
王峰 柏晓娅 单丽花
【摘要】通过对河北省5所不同类型的院校开展实地调研,发现独立学院对其教育对象在创业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独立学院应根据其群体特殊性,探索培养高质量创业创新能力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创业质量;创新能力;微企业;实地调研现状;路径选择
当前,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创业就业,创业创新教育顺应时代性的要求,独立学院响应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政策,既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就业型人才,还要使其成为创业型人才;不仅要成为求职者,更要成为社会工作岗位的缔造者。
一、独立学院培养大学生服务于“微企業”创业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对五所独立学院进行实地调查后发现,普遍在普及创业创新教育、健全创业创新教育体系、开展大学生创业创新实战训练、建立创业创新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开展创业创新教育氛围等方面存在不足。从研究结论可以判断,高校创业创新教育的不足与缺失不利于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缺乏和创业意愿不强最终会影响到高素质创业者的总量以及成功创业的企业数量。
二、独立学院根据其群体特殊性,探索培养高质量创业创新能力的路径选择
(一)修订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根据创业创新人才需求导向调整学科的专业结构,建立以创业创新为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协同育人新机制,形成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学校与地方之间、学校与研究所之间以及学校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进行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业创新人才。
(二)健全创业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
进一步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加强创业创新教育,开发、开设创业创新必修课、选修课,将这类课程纳入学分管理,进行创业创新教育在线学分认定,推出创业创新优质在线课程,积极促进学科带头人、行业企业优秀人才联合编写创业创新教育重点教材。整合资源,在实验教学平台、创业教育实验平台和创新竞赛环节,培养学生的评判性、创造性思维,运用“大数据”为学生提供教育资源,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
(三)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加强教师创业创新教育教学能力建设
增加创业创新课程体系学分,建立创业创新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定制创业创新能力培养计划,支持学生休学去进行创业创新实践,建立专门的奖学金用于表彰成绩优秀的创业创新学生。进一步明确全体教师的创业创新教育中的责任,配齐配强创业创新教育的专职教师,建立全国万名优秀创业创新导师人才库,完善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健全高等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分配机制。
(四)改进学生创业创新指导服务,完善创业创新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体系
独立学院应建立专门的机构对学生的创业创新活动进行持续帮扶、全程指导的一站式服务。强化信息服务,实时提供国家关于创业创新的政策和市场动向等信息。加强创业创新培训,开展网络培训平台,及时发布创业创新指南,引导学生捕捉商机。鼓励和激发青年学子形成敢于设想、乐于创新、勇于创业的创业品质。多渠道统筹安排资金,设立大学生创業创新教育奖励基金和大学生创业创新风险基金,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和服务措施,制定互联网创业和创新扶持政策。
三、结语
独立学院学生服务于“微企业”创业质量和创新力研究,是更好地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通过创办微企业,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认识,由此进行理论创新。赚钱不是大学生创办微企业的目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创业的意识和本领,发展自身能力和素质,促进学院创业创新教育内涵发展才是根本。
参考文献
[1] 钱俊生.自主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读本[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45~50.
[2] 王辉.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内涵与结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报,2012(02):81~86.
[3] 亨利·埃茨科威兹.创新型大学与创新的三螺旋模型[J].科学学研究,2009,27(04):31~39.
[4] 刘东菊.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292~296.
[5] 胡明山,钟建华,陶知翔.新时期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18):187~188.
[6] 钱辉,林伟连,许为民.试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2(11):32~34.
[7] 柴径.以点带面推进创业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2(10):38~39.
[8] 雷涯邻,潘锡辉,谭佳,李丽萍.对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3(01):12~14.
[9] 常建坤,李时椿.创业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0] 徐小洲,叶映华.中国高校创业教育[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11] 陈涛,陆金帅.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能力提升诉求下高校创业教育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24):180~184.
作者简介:王峰(1981.12—),男,汉族,河北宣化人,硕士,讲师,系党总支书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柏晓娅(1984.05—),女,汉族,河北鹿泉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思政辅导员;单丽花(1982.01—),女,汉族,河北新乐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思政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