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萆薢的研究进展

2017-10-20陈冲曾臣红张斯琪魏莉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18期
关键词:质量评价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陈冲+曾臣红+张斯琪++魏莉

[摘要]萆薢为《中国药典》中粉萆薢和绵萆薢,具有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膏淋、关节不利和风湿痹痛等的治疗,疗效显著,应用前景广阔。然而由于萆薢来源混杂,品种混乱以及缺少相关质量评价,使其近年来研究进展缓慢。以往对萆薢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化学成分上,其主要含有甾体类、二芳基庚烷类和木脂素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甾体皂苷类成分是其主要成分也是其发挥药理活性的主要物质。近年来研究发现萆薢及其主要成分在降尿酸,抗炎镇痛,抗骨质疏松等方面作用显著,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为临床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实验性依据。但其发挥药理作用的具体物质和具体机制尚不清晰,有待进一步的探索。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从萆薢的化学成分、质量评价和药理作用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全面综述,以期为萆薢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萆薢; 化学成分; 质量评价; 药理作用

Research progress of Bixie

CHEN Chong, ZENG Chenhong, ZHANG Siqi, WEI Li*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1203, China)

[Abstract]The Dioscorea hypoglauca rhizome and D spongiosa rhizome in "China Pharmacopoeia" are often used as Bixie in clinically, with the function of removing dampness, clearing away turbidness and dispelling wind to remove pain,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stranguria marked by chyluria, joint stiffness and rheumatic arthralgia It has obvious curative effect and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the progress of research is slow for its miscellaneous sources, chaotic varieties and lack of relevant quality assessment The previous research on Bixie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mainly including steroids, diarylheptanoids and lignans and so on Among them, steroidal saponins are the main components and the main effective substances for their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Bixie and its main component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in antitrioxypurine, antiinflammation, analgesia and antiosteoporosis, and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providing an experimental basis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drugs But the specific substance and specific mechanism of its pharmacological action are not clear, and need further exploration By consult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the author has summarized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quality evaluation,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f Bixie, hoping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Bixie.

[Key words]Bixie; chemical constituents; quality evaluation; pharmacological action

萆薢為常用中药,应用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1],被列为中品,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载。由于其来源混乱,种类繁多,1985年版《中国药典》将其分为粉萆薢(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Dioscorea hypoglauca Palibin的干燥根茎)和绵萆薢(薯蓣科植物绵萆薢D. spongiosa JQXiMMizuno et WL Zhao或福州薯蓣D. futschauensis Uline ex R. Kunth的干燥根茎)分别收载,延续至今。除特殊要求之外,临床上使用的萆薢主要指粉萆薢和绵萆薢,因二者在功能主治方面相同,故临床应用上并未区别使用。萆薢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安徽、江西、四川等省。味苦,性平,归肾、胃经。中医认为其有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等症状[2]。研究表明其主要含有甾体皂苷类成分、二芳基庚烷类和木脂素类等多种化学成分,主成分甾体皂苷类成分在降尿酸,抗炎镇痛,抗骨质疏松等方面作用显著,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从萆薢的化学成分、质量评价和药理作用等方面对其进行综述,以期能为萆薢的研究和开发提供新的参考。endprint

1化学成分

对绵萆薢、福州薯蓣和粉萆薢的化学成分进行的研究,发现粉萆薢和绵萆薢主要含有甾体类、二芳基庚烷类和木脂素类等化学成分[319],近年来也有三萜皂苷类、黄酮类和香豆素类等成分的相关报道[910],具体化学物质见表1。其中甾体皂苷类成分是其主要成分,也是其发挥药理活性的主要物质,如螺甾烷类皂苷、呋甾烷类皂苷、孕甾烷类皂苷和胆甾烷类皂苷等。其中薯蓣皂苷及其苷元和甲基薯蓣皂苷研究比较全面,而其他化合物的研究鲜有报道,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2质量评价

21萆薢及其混淆品的常规鉴别

目前,市场上作为商品使用的萆薢类药材种类繁多,品种复杂,萆薢及其混淆品混用现象普遍存在[20]。造成其使用混乱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除药材的外观形状、功效相似以及地区性药用习惯外,混乱的历史渊源也是导致其使用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3,21]。为此,笔者总结归纳了萆薢及其常见混淆品在植物来源,外观性状以及理化鉴别等方面的区别,见表2。除表中所列之外,白萆薢(百合科铁叶菝葜S. siderophylla Hand. Mazz或马钱叶菝葜S. lunglingensis Wang et Tang),红萆薢(百合科无刺菝葜S. mairei Levl或长托菝葜S. ferox Wall. ex Kunth),山萆薢(薯蓣科植物山萆薢Dioscorea tokoro Makino)的根茎[2223],也常作为萆薢混用,这类药材目前研究相对较少,相关文献也只是在植物形态以及药材外观性状方面做了简单介绍,缺少客观性评价指标。所以,现代分离分析技术如色谱法,光谱法,凝胶电泳法,扫描电镜法以及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技术在萆薢鉴别方面的应用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2425]。

22含量测定

2015年版《中国药典》仅从来源,外观性状和理化鉴别等方面对萆薢进行了规范,依然缺少相应的含量测定方法,然而其混淆品种类繁多,混用、代用现象普遍存在,所以目前急需进一步完善其质量控制方法来改善上述现象。薯蓣皂苷广泛存在于薯蓣科植物中,其易溶于甲醇、乙醇、乙腈等极性溶剂,不易溶于乙醚、石油醚、三氯甲烷等非极性溶剂,微溶于丙酮。薯蓣皂苷元是薯蓣皂苷的水解产物,为白色针状结晶或轻质粉末,难溶于水,可溶于甲醇、石油醚等有机溶剂[27]。粉萆薢和绵萆薢中均含有薯蓣皂苷及其苷元,且含量相对较高。所以可考虑将薯蓣皂苷及其苷元作为萆薢药材的质量控制指标。因此笔者总结归纳了粉萆薢、绵萆薢和复方中薯蓣皂苷及其苷元的含量测定方法,以期为萆薢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参考。

221以薯蓣皂苷为测定指标在不同的检测波长下,邵岩岩等[28]选择208 nm作为检测波长,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10个不同产地粉萆薢中原薯蓣皂苷和薯蓣皂苷进行含量测定。得到的色谱峰峰形好,保留时间适中,灵敏度高,可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可作为粉萆薢药材质量控制方法。刘丛彬等[29]在203 nm的检测波长下,对粉萆薢和绵萆薢中薯蓣皂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以乙腈01%磷酸洗脱体系分离良好,峰形佳,且末端吸收对测定干扰较小,重现性好,可用于萆薢类药材的质量评价。此外,李妮娜等[30]采用HPLC指纹图谱法,以薯蓣皂苷为构建元素,对20批不同产地的绵萆薢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共有峰15个,并指认了薯蓣皂苷的特征峰。由指纹图谱相似度软件计算结果及含测结果可知:除个别组外,各批药材均有较高的相似度(080以上);但不同产地的绵萆薢中薯蓣皂苷的含量相差较大。

222以薯蓣皂苷元为测定指标由于甾体皂苷水解困难,需用一定强度的酸在剧烈的条件下才能水解完全,薯蓣皂苷元3位羟基脱水与5位双键形成共轭体系而产生紫外吸收,所以费洪荣等[31]采用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粉萆薢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并确定了最佳检测条件为:用高氯酸作为显色剂,稳定30 min左右(不超过60 min),最大吸收波长为406 nm。結果表明2 mol·L-1盐酸水解2 h的粉萆薢粗皂苷水解液中薯蓣皂苷元在125%左右。李淑青等[32]采用同样的方法以高氯酸为显色剂,测定波长408 nm,测定了5个不同产地粉萆薢药材总皂苷含量。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粉萆薢药材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除了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外,金绍刚[33]在莫可丰[34]的研究基础上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水(95∶5)为流动相,210 nm为检测波长,对粉、绵萆薢药材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了比较,测定结果表明粉萆薢的平均质量浓度(0481 1 g·L-1)远远大于绵萆薢的平均质量浓度(0101 0 g·L-1)。该实验方法简便,快速,可靠,可用于对粉、绵萆薢药材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测定和比较。郝丽萍等[3536]对绵萆薢中薯蓣皂苷元进行含量测定时发现,在样品的处理方法方面进行了优化,发现以氯仿作为萃取剂,要比用石油醚(60~90 ℃)、乙酸乙酯萃取的效果好。该方法步骤简便,减少了萃取、水解次数。同时对色谱条件进行考察,发现采用Symmetryshield TMRP18(39 mm×150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水(80∶20)为流动相,流速为12 mL·min-1,检测波长203 nm,柱温为常温时,色谱峰保留时间适中,峰形及分离度较好。另外,在复方研究方面,左宏笛[37]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萆薢分清丸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进行测定。在进行样品前处理时,用15%的盐酸乙醇溶液将提取和水解一步完成,同时用石油醚(60~90 ℃)萃取,不仅减少了损失,而且提高了提取效率。最后以乙腈水(92∶8)为流动相,203 nm为检测波长进行测定。该方法简单、准确,可用于萆薢分清丸的质量控制和评价。白丽等[3839]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薯蓣皂苷元为质量控制指标,以甲醇乙腈(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6 nm,分别对萆薢分清丸、萆薢分清胶囊和片剂以及复方中的粉萆薢进行含量测定。该方法保留时间适中,可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且操作简便,快速。此外,有研究报道称薯蓣皂苷元只有紫外末端吸收,紫外检测时灵敏度低,基线易漂移,而蒸发散射光检测器(ELSD)的响应值只与样品的质量有关,与有无紫外吸收无关,故HPLCELSD的应用值得进一步的推广[4041]。endprint

3药理作用及机制

目前,对萆薢的药理作用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其发挥药理活性的物质主要体现在总皂苷、水提物、醇提物以及以萆薢为君药的复方上,在降尿酸、肾脏保护、抗炎镇痛、免疫调节及抗骨质疏松等方面疗效显著,尤以降尿酸和抗骨质疏松最为突出,有望开发出新的药物。截至目前对萆薢有效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薯蓣皂苷及其苷元以及其甲基化合物等,见图1。薯蓣皂苷在降尿酸方面以及甲基薯蓣皂苷在抗骨质疏松方面均具有显著疗效,另有研究报道薯蓣皂苷及其苷元具有优异的抗肿瘤作用,同时在抗炎镇痛,免疫调节和抗氧化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作用,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也趋于成熟[42]。故对薯蓣皂苷及其苷元的开发和研究极具价值,应用前景广阔。

31降尿酸作用及其机制

尿酸是人类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由次黄嘌呤、黄嘌呤在黄嘌呤氧化酶(XO)的作用下生成。由于人体内缺乏尿酸氧化酶,不能将尿酸进一步分解成可溶性的尿囊素,而使人类极易形成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43]。根据已有的研究报道,萆薢水提物和总皂苷以及以萆薢为君药的复方均具有降尿酸作用。如费洪荣等[44]研究发现粉萆薢水提物在20 g·kg-1的剂量下,对大、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中的高尿酸有显著的清除作用,并在和粉萆薢醇提物组的对比下发现水溶性成分是体内尿酸清除的主要成分。另外,陈光亮、朱立然等[4547]对大鼠的尿酸排泄指标进行了研究,发现萆薢总皂苷(TSD)可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SUA),显著升高尿酸清除率(CUr)和尿酸排泄分数(FEUA)等肾脏排泄尿酸的敏感指标,提示TSD可能通过促进尿酸排泄从而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的血清尿酸水平。进一步对作用机制的研究表明其可能与下调大鼠肾脏尿酸转运体1(URAT1)的高表达,上调有机阴离子转运体1(OAT1)、有机阴离子转运体3(OAT3)的低表达以及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有关。同时尿酸的排泄受多种基因和蛋白的调节,其降尿酸机制还可能与提高大鼠胃和肾组织中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1a1的表达有关,另外其对肝、小肠和大肠组织oatp1a1 mRNA表达的升高也可影响尿酸的排泄[48]。这些研究结果为临床应用萆薢治疗高尿酸血症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此外,何惠芳等[49]研究发现萆薢渗湿汤能够明显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文章指出其具体机制可能与上调小鼠肾、小肠和大肠组织OCT1的表达水平有关。临床研究方面,梁荣坚[50]发现萆薢、土茯苓颗粒能有效降低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水平,改善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四肢困重、关节酸痛、渴不欲饮、头重和失眠等临床症状,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控制饮食的对照组。

32肾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当尿酸在血液中浓度呈过饱和状态即可沉积于肾脏而引起肾脏损害,临床上称之为尿酸性肾病(uricacid nephropathy,UN)。苏筠霞等[5154]进行的一系列研究表明萆薢水提物具有肾脏保护作用,其在降低大鼠体内尿酸水平的同时能减少了肾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萆薢水提物及其有效成分薯蓣皂苷主要通过上调有机阴离子转运体1(OAT1)的表达和下调尿酸转运因子1(URAT1)的表达来促进尿酸排泄,同时上调有机阳离子转运体2(OCT2)的表达来降低血清肌酐的水平,这些基因水平的变化可以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作者也在动物和临床水平进行了说明。其中,动物研究表明复方萆薢汤可降低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肾损伤因子1(KIM1)在尿酸性肾病大鼠中的表达;临床研究表明其能明显降低尿酸性肾病患者的血清尿酸(UA)、尿素氮(BUN)和肌酐(Cr)等水平,其中以代表肾小管功能的尿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的降低最为明显。从而说明萆薢对肾脏保护的积极作用。另外,萆薢除痹汤体内和体外药效研究表明萆薢除痹汤亦可通过抑制尿酸性肾病大鼠肾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等影响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减轻尿酸盐的沉淀,從而起到保护肾功能的作用[55]。李晓萍等[56]研究发现楂芪降糖汤(含粉萆薢)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TGFβ,VEGF的水平,改善血液生化指标和病理组织学等来保护肾脏。

33抗炎镇痛作用及机制

体内尿酸升高,达到过饱和状态时,会以尿酸盐结晶形式析出,并沉积局部关节,从而引起炎症反应的发生[57]。费洪荣等[58]研究表明粉萆薢水提物在生药的10,20 g·kg-1剂量下,能显著减轻尿酸钠诱导的大鼠和小鼠足肿胀程度,降低痛觉值。陈光亮等[5961]发现牛膝总皂苷、萆薢总皂苷均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两者在组方比为1∶2合用时对小鼠耳肿胀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且具有相加作用或协同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萆薢牛膝总皂苷能明显降低大鼠关节肿胀度,显著减轻关节及周围组织病理学病变。细胞分子学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作为炎症趋化因子和激活因子与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密切相关。总皂苷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主要为T,B淋巴细胞,约5%~10%为单核细胞)的细胞因子IL1β,IL8 mRNA的表达,TNFα和IL1β的合成等均具有抑制作用,提示总皂苷可能是通过抑制单核巨噬细胞、T细胞、成纤维细胞、B细胞等多个与痛风性关节炎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的细胞通路来发挥抗炎镇痛作用而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王璐等[62]认为萆薢总皂苷可能抑制NALP3炎性体装配和激活,以及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而防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平凡等[6364]研究发现萆薢除痹汤能够显著降低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初次扭体时间和15 min内的扭体次数,达到镇痛作用,还能够降低二甲苯致炎模型小鼠的耳肿胀程度,抑制炎性介质渗出。其抗炎镇痛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IL1β与TNFα的水平来实现的。细胞实验证实,萆薢除痹汤可能通过降低P13K,AKT,mTOR磷酸化,降低炎症靶点NLRP3炎性体的表达,进而起到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叶红芳等[65]研究发现四妙合萆薢渗湿汤能减轻尿酸钠结晶所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关节肿胀度,能降低关节局部IL1β,PGE2水平。通过降低IL1β的水平,可以减少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降低巨噬细胞、粒细胞的活性,同时可以减少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等合成IL6,IL8及TNFα,同时,降低PGE2水平可改善其对滑膜和关节周围组织炎症的影响,从而减轻炎症反应。endprint

34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龚海洋等[66]针对21种中药水煎液对小鼠免疫药理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萆薢能明显促进绵羊红细胞(SRBC)所致的小鼠迟发超敏反应(DTH),且对小鼠单核吞噬系统的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陈岳云等[67]研究表明萆薢丹参三合汤配合地塞米松改善免疫性不孕症抗体转阴率的效果优于单用地塞米松,且妊娠率明显提高。李维云等[68]研究表明在治疗沙眼衣原体(Chlamydiatrachomatis,Ct)感染方面,萆薢柴胡颗粒联合阿齐霉素治疗组相对于单纯阿齐霉素治疗组能够更显著得降低患者血清中IL4分泌水平,提高血清IFNγ分泌水平。而IFNγ是由Th1产生的重要细胞因子,其能够增强T细胞的功能,激活巨噬细胞吞噬和增强杀菌功能,激活NK细胞杀伤细胞内致病菌,并可抑制IL4和IL4介导的免疫反应,从而起到对Th2的抑制作用。而Th2细胞分泌IL4,也能反过来阻遏由Th1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故IL4以及IFNγ的分泌水平和Th1/Th2的平衡和紊乱息息相关。迟宏罡等[69]研究发现萆薢化浊栓能够通过抑制IL1,TNF等细胞因子的产生和分泌,从而抑制免疫反应,减轻炎症损伤。同时,还能够降低iNOS在前列腺局部的表达,避免产生过量的NO,减轻局部炎性损伤,从而达到治疗免疫性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目的。

35抗骨质疏松作用及机制

Yin等[70]通过对30种生药的甲醇、水提取物进行体外促成骨样细胞增殖活性的筛选,发现绵萆薢水提物质量浓度为200 mg·L-1时,促增殖活性最强(669%),进一步研究发现其90%乙醇部位同样具有较强的促成骨样细胞增殖,抑制破骨细胞形成的活性,及较明显的抑制PTH诱导的小鼠颅骨骨吸收亢进的活性。实验证明其活性成分可能主要和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木质素类化合物以及皂苷类化合物有关[7173],尤其是甲基原薯蕷皂苷,显示了比阳性对照组还要强的抑制活性,体内实验表明:90%乙醇部位和甲基原薯蓣皂苷在提高全骨、皮质骨的骨矿含量和骨密度、及松质骨的骨矿含量等方面都显示了较高的活性,但对股骨远端骨强度无明显作用。其中尤为重要的是,甲基原薯蓣皂苷能抑制OVX小鼠胫骨近端骨强度的下降,90%乙醇部位高剂量组可显著提高OVX大鼠胫骨的抗扭力强度,这是许多抗骨质疏松药物所达不到的[3]。另有研究报道90%乙醇部位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GIO)大鼠依然有效[74],所以认为90%乙醇部位具有良好医疗价值。邢国胜等[7576]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绵萆薢水提物可以有效地增加高转换型大鼠骨量。同时,它可以提高去势大鼠股骨部分的生物力学性能,在骨量增加的基础上使骨质量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绵萆薢水提物的3个剂量组均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卵巢切除大鼠血清的骨代谢的生化指标,说明绵萆薢具有降低骨吸收和骨转换的作用,其中降低骨转换率可能是其改善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途径之一。另外,卵巢切除后大鼠子宫指数及血清E2水平均明显降低,而绵萆薢水提物具有一定的雌激素效应,能剂量依赖性的提高卵巢切除后大鼠子宫指数及血清E2水平,这可能与其具有一定量的类固醇成分有关,同时也可能是其改善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另一途径。于耀宏[77]从骨生物计量学、骨密度、血液生化、尿生化、骨重、骨量、骨钙含量、骨形态学、子宫病理等方面对3种不同原因诱发的大鼠骨质疏松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萆薢强骨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同时可促进大鼠骨损伤愈合。

36其他作用

在抗菌方面,Zhang等[78]研究发现绵萆薢乙醇提取物有较好的抑菌作用,MIC小于5 g·L-1。魏鹏等[79]研究发现绵萆薢的醇提物和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以及正丁醇提取物在不同的浓度下都具有明显的抗稻瘟霉活性。毛娟娟等[80]发现绵萆薢水提取物对湿疹皮损表面常见菌糠秕马拉色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强(MIC=80 g·L-1),对湿疹新药的研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抗氧化方面,Li等[8182]研究发现萆薢不同溶剂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均显现出较强的清除能力,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清除率最高(958%),EC50最小,还原能力最强,其优异的抗氧化能力与总黄酮含量有关。在抗肿瘤方面,李雪征[12]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发现,绵萆薢95%乙醇总提取物、以及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萃取部分均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其半数有效量分别为4750,1850,2670 mg·L-1。刘宏伟[4]研究发现从福州萆薢中分离得到的部分甾体皂苷类化合物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并首次揭示了薯蓣皂苷次级皂苷B能够激活HCT15细胞的线粒体调控细胞调亡的能力,这一过程包括线粒体电位的下降、细胞色素C的释放和Bcl2/Bax表达水平的下调。其在癌症治疗方面的应用值得进一步探索。此外另有研究报道甾体皂苷类成分原新薯蓣皂苷,原薯蓣皂苷,原新纤细皂苷,原纤细皂苷以及它们相应的甲基化合物,dioscoreside F,dioscorone A等成分均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8385]。

4结语

萆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临床应用,在治疗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以及骨质疏松症等方面疗效显著。是极具有研究和开发价值的药物。但目前对其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待进一步的深化。目前研究报道萆薢主要含有甾体类、二芳基庚烷类、木脂素类、三萜皂苷类和黄酮类等化学成分,但由于其化学成分复杂多样,已有报道的分离分析技术偏于传统,故现代分离分析技术如GCMS,LCMS,SFC,HSCCC等的应用大有前景。萆薢种类繁多,品种复杂,代用和混用现象普遍存在,鉴于其外观性状,理化性质以及含量测定方面存在的区别,故可借助现代分析鉴定技术(色谱技术、光谱技术以及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技术等)对其进行区分,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目前《中国药典》中最常用的含量测定方法,用于萆薢中薯蓣皂苷及其苷元的含量测定研究也已趋向成熟,因此可考虑将这2种方法纳入《中国药典》以完善对萆薢的质量控制,以便改善其目前混乱的现象。另外基因水平(如分子生物学)的进一步规范也有待进行,以保证其基原的可靠。从现有的报道可以发现,对萆薢药理活性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分子水平,其基因水平的研究相对较少,是后续研究的一条思路。此外,萆薢发挥药理活性的物质主要体现在有效部位,鲜有报道其有效成分,根据已有的报道可以了解到甾体皂苷类成分是其发挥药理活性的主要物质,而目前对萆薢中甾体皂苷类成分的分离和鉴定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相关成分的分离和鉴定已经趋于成熟,所以萆薢有效成分的药理活性的研究和开发是今后研究的另外一条思路。同时,对药理作用的研究还可引入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等现代药理学研究方法,从多途径、多通路研究其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及机制。其突出的药理活性为开发临床上治疗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等症状的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故萆薢的开发和应用不容忽视,值得探索。endprint

[参考文献]

[1]神农本草经[M].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2:192.

[2]中国药典一部[S]. 2015:289.

[3]殷军 绵萆薢中抗骨质疏松活性成分的研究[D]. 沈阳:沈阳药科大学,2003.

[4]刘宏伟 海绵、福州薯蓣和齿叶黄杞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癌活性研究[D]. 沈阳:沈阳药科大学,2003.

[5]Yin J, Kouda K, Tezuka Y, et al. Steroidal glycosides from the Rhizomes of Dioscorea spongiosa[J]. J Nat Prod, 2003, 66(5):646.

[6]Yin J, Kouda K, Tezuka Y, et al. New diarylheptanoids from the rhizomes of Dioscorea spongiosa and their antiosteoporotic activity[J]. Planta Med, 2004, 70(1):54.

[7]Liu H W, Wang S L, Cai B, et al. New furostanol glycosides from the rhizomes of Dioscorea futschauensis R Kunth[J]. J Asian Nat Prod Res, 2003, 5(4):241.

[8]Liu H, Xiong Z, Li F, et al. Two new pregnane glycosides from Dioscorea futschauensis R KUNTH[J]. Chem Pharm Bull, 2003, 51(9):1089.

[9]Yin J, Liu Z, Wang Y, et al. The isolation and structure identification of two new diarylheptanoids from Dioscorea spongiosa[J]. Mod Chin Med, 2006,8(2):16.

[10]Chao Liping, Liu Yanxia, Ruan Jingya, et al. Triterpenoid saponins from the Rhizome of Dioscorea spongiosa[J]. J Trop Subtrop Bot, 2016,24(5):589.

[11]史文中,晁利平,阮靜雅,等 绵萆薢根茎中黄酮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7,34(2):124.

[12]李雪征 绵萆薢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D]. 延边:延边大学,2002.

[13]姜哲,李雪征,李宁,等 绵萆薢化学成分研究[J]. 中草药,2009,40(7):1024.

[14]李淑青 粉萆薢化学成分、皂苷制备工艺及其质量控制方法研究[D].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15]肖潇 粉萆薢化学成分及甾体类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研究[D].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

[16]朱丹,李淑青,袁永兵,等 粉萆薢脂溶性化学成分研究[J]. 中草药,2016,47(3):379.

[17]Liu W H, Wang L S, Cai B, et al. Two new nonsteroidal constituents from Dioscorea futschauensis R Kunth[J]. Pharmazie, 2003, 58(3):214.

[18]Hu K, Dong A, Yao X, et al. Antineoplastic agents Ⅱ Four furostanol glycosides from rhizomes of Dioscorea collettii var hypoglauca[J]. Planta Med, 1997, 63(2):161.

[19]Hu K, Dong A, Yao X, et al. Antineoplastic agents; Ⅰ Three spirostanol glycosides from rhizomes of Dioscorea collettii var hypoglauca[J]. Planta Med, 1996, 62(6):573.

[20]郑光涛,刘瑞贵 萆薢及其混淆品[J]. 中药材,1988,11(5):30.

[21]白宇明,郝近大 土茯苓、菝葜及萆薢的本草考证及其鉴别[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6):2733.

[22]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广东省药品检验所 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2常用根及根茎药材分册[M].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1:250.

[23]赵维良,郭增喜 6种萆薢类药材导管内壁的扫描电镜观察[J]. 中国中药杂志,1998, 23(8):454.

[24]王振涛 土茯苓及其近缘种药材的DNA条形码分子鉴定研究[D]. 广州:广东药学院,2015.

[25]郝近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辅助说明:2010版[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462.

[26]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2010版[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9.

[27]许丽娜,卫永丽,彭金咏 天然产物薯蓣皂苷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36.endprint

[28]邵岩岩,肖潇,吴玲芳, 等 HPLC测定不同产地粉萆薢中原薯蓣皂苷和薯蓣皂苷含量[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6,23(5):104.

[29]刘丛彬,王举涛,刘劲松, 等 梯度洗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粉萆薢与绵萆薢中薯蓣皂苷含量[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3,32(6):81.

[30]李妮娜 丹参、黄芪、桔梗及绵草薢四种根及根茎类药材的質量评价研究[D]. 合肥: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

[31]费洪荣,朱玮,张檀 粉萆薢中皂甙元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3,18(3):76.

[32]李淑青,肖潇,王坤凤, 等 不同产地粉萆薢总皂苷含量测定[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2):118.

[33]金绍刚 HPLC法测定粉萆薢和绵萆薢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J]. 广州化工,2014,42(2):90.

[34]莫可丰 粉萆薢和绵萆薢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测定[J]. 中草药,2003,34(5):89.

[35]郝丽萍,曹玉,肖忠伟, 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绵萆薢质量控制的研究[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3,49(2):124.

[36]郝丽萍 绵萆薢提取物调血脂作用及其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D]. 青岛:青岛大学,2013.

[37]左宏笛,鲍家科,茅向军 HPLC法测定萆薢分清丸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J]. 中国药房,2008,19(9):692.

[38]白丽,陈晓辉,徐新盛, 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萆薢分清丸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J]. 药物分析杂志,2005,25(11):1333.

[39]白丽 萆薢分清胶囊和片剂提取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D]. 沈阳:沈阳药科大学,2005.

[40]达世禄,唐祥怡,达晖宁,等盾叶薯蓣中薯蓣皂苷元的反高效液相色谱测定[J]. 色谱,1992,10(2):98.

[41]田洁蒸发散色光检测器简化了药物HPLC分析的应用[J]. 药物分析杂志,1999,19(5):361.

[42]何焱,王继双,张鹏, 等 薯蓣皂苷元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13,44(19):2759.

[43]刘佳,李玲 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与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0,37(1):24.

[44]费洪荣,毛幼桦,朱玮,等 粉萆薢降尿酸作用研究[J]. 医药导报,2007,26(11):1270.

[45]陈光亮,武松,那莎,等 萆薢总皂苷对慢性高尿酸血症大鼠尿酸排泄指标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4(1):75.

[46]陈光亮,朱立然,那莎,等 萆薢总皂苷对大鼠慢性高尿酸血症和肾小管尿酸转运体1表达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4):2348.

[47]朱立然 萆薢总皂苷对高尿酸血症大鼠尿酸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D]. 合肥:安徽中医药大学,2013.

[48]陈燕,陈肖霖,刘孟婷,等 基于高尿酸血症大鼠oatp1a1表达的萆薢总皂苷降尿酸机制探讨[J]. 时珍国医国药,2015,26(10):2330.

[49]何惠芳,陈燕,张诗军,等 基于高尿酸血症小鼠OCT1表达的萆薢渗湿汤降尿酸机制研究[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5,20(4):301.

[50]梁荣坚 萆薢、土茯苓中药颗粒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研究[D]. 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51]苏筠霞,李建华,刘天喜,等 萆薢水提物对尿酸性肾病大鼠TNFα、MCP1和ICAM1表达的影响[J]. 中成药,2013,35(5):1088.

[52]苏筠霞,许筠,李建华, 等 复方萆薢汤对尿酸性肾病大鼠尿NGAL和KIM1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4,15(3):201.

[53]苏筠霞,徐筠,苏建平,等 复方萆薢汤治疗尿酸性肾病临床观察[J]. 西部中医药,2014,27(7):1.

[54]苏筠霞 中药“萆薢提取物”对尿酸性肾病保护作用的研究[D]. 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4.

[55]江雪纯,平凡,张谨枫,等 萆薢除痹汤对大鼠尿酸性肾病防治作用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22(16):103.

[56]李晓萍,李进,黄学宽 楂芪降糖汤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TGFβ1及VEGF表达的影响[J]. 中成药,2013,35(3):450.

[57]Amaral F A, Costa V V, Tavares L D, et al. NLRP3 inflammasomemediated neutrophil recruitment and hypernociception depend on leukotriene B(4), in a murine model of gout[J]. Arthritis Rheum, 2012, 64(2):474.

[58]费洪荣,高允生,毛幼桦,等 粉萆薢水提物的抗炎镇痛作用[J]. 中国临床康复,2005,39(9):110.

[59]陈光亮,刘海鹏,韩茹,等 萆薢总皂苷合用牛膝总皂苷降血尿酸和抗炎作用的组方合理性研究[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7,23(11):1467.

[60]陈光亮,吕红霞,王媛媛,等 萆薢牛膝总皂苷对尿酸钠诱导的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0,26(1):34.endprint

[61]陈光亮 萆薢牛膝总皂苷防治痛风及其机制研究[D]. 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05.

[62]王璐,那莎,陈光亮 萆薢总皂苷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NALP3炎性体信号通路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17,33(3):354.

[63]平凡,谭唱,颜至昭,等 萆薢除痹汤抗实验性痛风作用机制探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9):129.

[64]平凡 萆薢除痹汤经PI3K/AKT/mTOR通路调控NLRP3炎性体干预尿酸性肾病的机制研究[D]. 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

[65]叶红芳,黄平,应华忠,等 四妙合萆薢渗湿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IL1β、PGE2的影响的实验研究[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2):158.

[66]龚海洋,王红,许哲,等 二十一种中药对小鼠免疫药理作用的初步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2(1):30.

[67]陈岳云,李梅舒,温穗明 萆薢丹参三合汤配合地塞米松治疗免疫性不孕症314例疗效观察[J]. 新中医,2006,38(5):32.

[68]李维云,侯向明,李学斌,等 萆薢柴胡颗粒联合阿齐霉素治疗NGU/MPC及其免疫调控的临床研究[J]. 中国性科学,2008,17(11):5.

[69]迟宏罡,甘秀凤 萆薢化浊栓对大鼠前列腺组织中TNFα、IL1β及iNOS作用的实验研究[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6):563.

[70]Yin J, Tezuka Y, Kouda K, et al. Antiosteoporotic activity of the water extract of Dioscorea spongiosa[J]. Biol Pharm Bull, 2004, 27(4):583.

[71]Yin J, Tezuka Y, Kouda K, et al. In vivo antiosteoporotic activity of a fraction of Dioscorea spongiosa and its constituent, 22Omethylprotodioscin[J]. Planta Med, 2004, 70(3):220.

[72]Yin J, Na H, Liu Z, et al. The in vitro antiosteoporotic activity of some glycosides in Dioscorea spongiosa[J]. Biol Pharm Bull, 2010, 33(2):316.

[73]Yin J, Han N, Liu Z, et al. The in vitro antiosteoporotic activity of some diarylheptanoids and lignans from the rhizomes of Dioscorea spongiosa[J]. Planta Med, 2008, 74(12):1451.

[74]Han N, Xu J, Xu F, et al. The in vivo effects of a fraction from Dioscorea spongiosa on 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J]. J Ethnopharmacol, 2016, 185(5):53.

[75]邢國胜,娄建石,王志彬,等 绵萆薢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改变的干预作用[J].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8):1909.

[76]邢国胜,娄建石,于顺禄,等 绵萆薢对去卵巢大鼠股骨生物力学及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J]. 中药材,2008,31(2):272.

[77]于耀宏 萆薢强骨片对骨质疏松模型动物的影响[D]. 沈阳:沈阳药科大学,2007.

[78]张迪,郑怡. 薯蓣不同溶剂提取物抗菌活性的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31.

[79]魏鹏 绵萆薢抗炎镇痛活性及其化学成分研究[D].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08.

[80]毛娟娟 绵萆薢水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的实验研究[D]. 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2014.

[81]李培源,卢汝梅,苏炜,等. ABTS法测定福州薯蓣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16,55(12):3173.

[82]李培源,卢汝梅,苏炜,等. 萆薢总黄酮含量测定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5,26(6):1303.

[83]Liu H W, Hu K, Zhao Q C, et al. Bioactive saponins from Dioscorea futschauensis[J]. Pharmazie, 2002, 57(8):570.

[84]Liu W H, Wang L S, Cai B, et al. Two new nonsteroidal constituents from Dioscorea futschauensis R Kunth[J]. Pharmazie, 2003, 58(3):214.

[85]Hu K, Dong A, Yao X, et al. Antineoplastic agents II Four furostanol glycosides from rhizomes of Dioscorea collettii var hypoglauca[J]. Planta Med, 1997, 63(2):161.

[责任编辑张宁宁]endprint

猜你喜欢

质量评价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蚓激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橘红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金线莲的研究进展
“中职+应用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无花果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玛咖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