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2017-10-20吴治兰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品德课创设教材

吴治兰

一、巧设新课导入,引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它道出的是“凡欲成一事,必须有良好的开端”,好的开头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导火索。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一个好的新课导入,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效果。新课导入环节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歌曲导入、故事导入、小品表演导入等丰富多彩的方式,渲染气氛,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路活跃起来,这样,这样他们就可能怀着期待的心理,兴趣盎然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巧设疑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一些精致的小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三、以幽默的语言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思想品德课在很多人的思想意识中,是一门枯燥无味、呆板的课程,因此教学效率很低,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使用幽默技巧會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可采用生动形象的比喻,优美感人的语言,形象的漫画等方式教学。教材中的幽默小故事、漫画等都可以使学生产生兴趣,使学生产生新鲜、好奇感,而新鲜、好奇正是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

四、构建生活课堂,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中外教育名家的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真实生活的典型化。在教学中我们围绕教学目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并针对学生思维的疑点、难点设计问题。发动学生充分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小故事,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表演,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促进知识内化,做到知行统一。在学习《交往艺术》这一节时,我让学生回想自己曾经历过的家庭冲突,然后设计成小品表演。并思考:“当时是怎样解决的?”“现在我们学了这一课后又该怎样解决?”同学们积极性很高。

五、运用多种媒体,创设视听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现代政治课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出教学的开放性。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和运用多媒体设备,以其新鲜、活泼、生动的形象,一扫传统说教式教学导致的沉闷空气,带给学生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从最不喜欢政治课,变得非常喜欢政治课。

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而中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优势,对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营造浓厚课堂氛围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惊讶感、新颖感,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在教学活动中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常说“爱屋及乌”,对于教育来说,本身也隐藏着这样的问题。不论什么课程,如果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如果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要想让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授的课程感兴趣是很困难的。可见,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顾及师生关系。也就是说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所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

七、巧留时空空白,创设悬念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想品德教材在内容的表达上留有适当的空白,为学生提供了自由想象、自主思考的空间,力求在启动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在鼓励他们尝试探究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示范性、引领性。

当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努力地去探索,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课堂效果也就更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我们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认真学习新课标,走进新课程,活用新教材,转变教学观念,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育人的摇篮。endprint

猜你喜欢

品德课创设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
思想品德课教学感悟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