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彝医(上)

2017-10-20

家庭医药 2017年10期
关键词:浊气清气循行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彝族和其他民族一样,历尽沧桑,也在同大自然和疾病斗争过程中,积累了具有彝族医药特色的传统医药学。有人将彝族医药特点总结为:“以经验为主,长于外伤,兼有内治,草药丰富,动物药多,喜鲜用,有复方。”

彝族人民认为,万事万物的根本是清浊二气,天、地、人和各种事物都是由清浊二气产生的,因此清浊二气是彝医认识自然、了解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总纲。

气血理论

彝医认为,人以气血为生命的根本,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而气生于“大肠与小肠间,脐底之上”。只有气血在人体内运行通畅,环流不息,贯通三焦,生命活动才能得以延续。

彝医将气分为清气和浊气两类,认为清气和浊气在人体内有着各自的循行路线,并按其路线运行,周行全身,发挥其营养作用。这种被称为“气路”的循行路线就是经络。《西南彝志·论人的血气篇》说:“清气三条路。气路第一条,由心中经过;气路第二条,是经肝和肺;气路第三条,发源于中焦。浊气三条路。为首的一条,起始于中焦,经血海之前,达于头顶之上;第二条,气路起始于头髓,经过臂膀上;末一条气路,起始于尾根,通过头顶上,直达于耳底。”虽然对清浊气运行的道路描述较为粗略,但仍可看出彝医所指的气是沿“气路”即经络运行的,而不是杂乱无章或运行于“气路”之外的。

预防思想

彝医重视疾病的治疗,更重视未病先防及既病防变。民间有许多预防方法,如常洗矿泉浴预防皮肤病、风湿病;外搽烟油防山蚂蟥、虫蚁;佩带雄黄防疾或家中养鹅防蛇等。医书中所载防病方法更多,如《献药经》载:煮食麂子肉,既可治麻风,又可预防麻风传染;煮食菁鸡肉,既可治疗麻疹,又可预防麻疹。《明代醫书》载:烧吃人指甲,可预防感冒;随身携带灵猫香,可避毒气瘴疠及虫蛇等。此外,彝医还主张有病早治,防止病情加重,变生他病。如被狂犬或毒蛇咬伤,主张及早划开伤口拔毒,以防狂犬病或蛇毒中毒。这种无病早防,既病防变的认识,反映了彝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学术思想。

猜你喜欢

浊气清气循行
带脉循行浅议❋
《清气满乾坤》
曹丕文气说的清浊之论
《清气满乾坤》
任督脉循行刍议*
论五输穴向心排列与《灵枢·经脉》中经脉循行方向相悖*
清气满乾坤
得山水清气 极天地大观
督脉循行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