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7-10-20曹文英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教学法历史情境

曹文英

随着课程标准的出台,教学要求再一次提升。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将学生培养成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而历史与社会这个科目正好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按照传统的方法教学,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负责听,许多学生会对这门课感到乏味,以至于丧失兴趣,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应该努力探索提高课堂效率的新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学习。

一、运用问题情境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在课程的导入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激发同学们的兴趣,抓住同学们的注意力,其中,问题情境法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可以将同学们直接引入课堂中来,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初中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发展不够完善,教师应该努力抓住同学们的兴趣点开展教学,让教学趣味化,游戏化,由抽象变得形象,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爱上学习并且主动学习,只有做到了这点,历史与社会的教学才能走上有效化的正轨。

例如,在讲《美国南北战争》这一课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华盛顿、林肯、罗斯福的图像和这样一段文字:2000年2月,美国有线电视台公布41位总统的最新排名。大家可以猜一下,这三位总统的排名是怎样的呢?根据大家的固有印象很多同学认为华盛顿是排名第一的,但并不是如此,林肯反而是最高的。教师此时可以提问:“为什么林肯在人们心中地位如此之高呢?”这样就成功地引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学生的注意力全被吸引过来,教师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开始讲课了。这种问题情境式的导入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氛围中,问题情境教学法将抽象化成形象,学生更加有激情,也更加容易理解文本内容,结合多媒体使用,效果更加明显。

二、运用添加式教学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添加式教学在历史与社会这一学科教学中,是常见的一种方法,教材由于篇幅和内容的限制,不能完全展示出所要学习的内容,因此,教师需要利用自己的积累对学习内容进一步扩充,添加书本中所没有的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材内的知识只是满足了同学们一方面的学习需要,但还有很大一部分需要教师的社会经验、阅读经验以及教学经验来帮助同学们了解课外知识,让学生的知识面更广,使之更加符合社会要求。

例如,在学习《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这一课相关内容的时候,为了加强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了解,可以在课程结束时增加一个关于民族的专题,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其他民族的服饰、饮食特点、风俗习惯等,除了这些与生活相关的内容,还可以介绍民族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上一些优秀的人物以及人物故事。这不仅可以开阔同学们的眼界,还能激发同学们上课的兴趣。除了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一起学习外,也可以给同学们布置与此相关的作业,搜集有意思的小故事和同学们分享。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时候,也可以很好地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增加对这门课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三、運用发现教学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发现教学法就是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简单地将上课的内容讲解给同学们,更多的时候要留下空白让同学们自己思考。要开发、培养、增强自己的创造能力,就要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重视知识更新和优化知识结构。知识基础是对前人智慧成果的继承,是形成创造力的必要条件,离开了扎实的知识基础,就不可能顺利地开展创造性活动。

例如,在学习《第一次鸦片战争》这一课相关内容的时候,学生需要了解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教师可以运用发现教学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让同学们自由讨论,提出问题的框架,然后由学生自己总结。例如,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封建专制主义的严重阻碍,始终处于萌芽状态。英国这时已成为号称“世界工场”和“日不落帝国”的“资本主义老大”。它与清政府相比,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拥有明显的优势。教师可从军事、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引导学生自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以强化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则需要负责多指导,及时解决同学们的疑问,并且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知识体系。

总而言之,作为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授课教师,为了打造高效课堂,就需要付出诸多努力。历史与社会的学习模式不仅可以是教师讲,学生听,也可以留下时间让学生自己探索,或者学生之间开展合作学习。多种模式的齐头并进,对于学生上课效率的提高也会起到很好的作用。作为历史与社会教师,应当努力去探索和研究如何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法历史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新历史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