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伐模式对菜桑产量的影响研究
2017-10-20曹红妹彭晓虹俞燕芳杜贤明胡丽春邓真华黄金枝
曹红妹 彭晓虹 俞燕芳 杜贤明 胡丽春 邓真华 黄金枝
(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 330202)
剪伐模式对菜桑产量的影响研究
曹红妹 彭晓虹 俞燕芳 杜贤明 胡丽春 邓真华 黄金枝
(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 330202)
以桂桑优12号桑树品种为实验对象,研究不同的剪伐时间对菜桑产量以及芽头数、单芽重等指标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处理1(2月19日剪伐)模式的菜桑全年产量最高,为393.05 kg/667m2;处理6(6月13日剪伐)次之为380.76 kg /667m2。在单芽重方面,处理1的单芽重值最大;处理6值最小,其他各处理间相差不大。芽头数以处理6最多。因此,不同的剪伐时间对菜桑的产量及其他生长指标存在一定的影响。
菜桑;剪伐;时间;产量;芽头数;单芽重
桑叶具有很高的食、药用价值[1~2],近年许多地方已将桑叶作为原料加工制成可口的菜肴、桑叶茶、桑叶桃酥、桑叶面点等食品[3],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桑树产业新概念的提出[4],菜用桑作为一项特色新兴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并凸显出市场开发前景,有望培育成蔬菜品种的新成员。所谓的菜用桑是指人们作为蔬菜食用的桑树,通常以食用桑芽、嫩叶及嫩梢为主。然而在菜桑栽培与生产中,还没有较成熟的菜桑栽培技术,如剪伐技术与产量的关系。为此,笔者就不同剪伐时间对菜桑产量的影响展开相关调查,以探明菜桑获得较高产量的最佳剪伐时间,也为菜桑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菜桑品种为桂桑优12号桑树品种,两年生桑树,栽植密度为1 000株/667m2。菜用桑园位于江西省蚕桑菜叶研究所内,管理按生产桑园的常规管理进行。
1.2 调查指标
单芽重、单株芽头数、株产量。
1.3 试验方法
试验共设置7种剪伐处理模式,每种处理菜桑株数为14株,各处理采芽方式均以嫩芽生长至15cm左右,下部保留两个生长芽时采摘顶部嫩芽。伐条位置为离地面65~70cm处,即二级支干形成拳的位置。记录每种处理的全年每次采芽时间和重量。各处理具体剪伐时间分别为:处理1为在桑芽萌动时,2月19日;处理2为第一次采芽后,3月28日;处理3为4月12日;处理4为4月29日;处理5为5月17日;处理6为6月13日;处理7为6月28日。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剪伐模式产芽量调查
由表1数据可以看出:7种处理伐条前,株桑芽产量从处理1至处理7依次增加;伐条后各处理的株桑芽产量则依次降低。除处理7外,各处理区伐条后产量均高于伐条前产量。主要是随着温度升高,桑树生长旺盛,而处理7伐条时间相对偏晚,伐后的生长期相对偏短。
从总产量来看:呈现出前期和后期两种变化趋势,前期的处理1至处理4,随着伐条时间推移,各处理桑芽株产量依次降低,以桑芽萌动时的处理1伐条的,株产量为最高,393.05g/株;而处理5后(5月17日)又为升高的趋势,至处理7(6月28日)稍有降低,以处理6(6月13日)处理的株产量为最高,380.76g/株。
7个处理的全年单株桑芽总产量大小依次如下:处理1 >处理6 >处理7 >处理5 >处理2 >处理3 >处理4。
根据处理1至处理7的桂桑优12号品种单株年产量可以推算出667m2年产芽量以处理1产量最高,处理6产量次之;其他处理之间的产量相差不大,7个处理的产量范围为:281.74~393.05kg。
表1 不同处理菜桑产芽量调查表
2.2 不同剪伐模式株桑芽数及单芽重调查
从表2、图1单株芽头数量比较:处理6的株芽头数在7种处理中最高,达到668个/株,其次是处理1,为569个/株。从图1可知,7个处理的芽头数大小依次为:处理6 >处理1 >处理7 >处理5 >处理2 >处理3 >处理4。
从表2、图2单芽重比较:总体上各处理的单芽重,各处理间相差不大,处理1的单芽重相较于其他6个处理为最大,为0.69g/个,处理6的单芽重量最小,值为0.57g/个,两者之间相差达到0.12g/个;并且7个处理的单芽重大小依次如下:处理1 >处理3 =处理5 >处理4 >处理2 =处理7 >处理6。
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处理1条件下的菜桑单芽重和芽头数在7个处理中属于最佳。
表2 不同伐条处理桑芽头数和单芽重调查
图1 不同剪伐模式单株生长芽头数量
图2 不同剪伐模式桑芽单芽重
3 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2月19日和6月13日的菜桑剪伐处理时间可获得较高的桑芽产量。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这两种剪伐处理时间一个最早,一个稍晚,这两种剪伐模式都可使菜桑有足够长的一段适宜生长时间。而处理7剪伐时间已偏晚,再加上外部环境因素(温度、湿度、病虫害、人为采摘等)的影响,使得处理7的菜桑在剪伐后长势弱,从而影响了菜桑全年产量。因此,可以确定菜桑的产量与剪伐时间存在密切联系。从试验的产量、单芽重及芽头数综合分析看,虽然以桑芽萌动前伐条的模式为好,但这种伐条方式在3~4月的产量却很低,因此要获要全年有芽可采并高产的模式,还需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
[1]杨贵明, 薛秋生, 鲁丽华. 桑叶的保健作用及食用方法[J].农业科技通讯,2003(11):35.
[2]李丽, 罗国庆, 唐翠明. 广东省菜用桑品种资源嫩芽感官品质和营养功能成分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12, 33(8):1494 ~1499.
[3]严晓芸, 杜一新, 李永青,等. 菜用桑叶栽培技术[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12(12):23~26.
[4]陈媛媛, 王廷良, 周伟林. 果叶两用桑品种大10与SG01的叶质比较试验[J].中国蚕业,2013, 34(3):14 ~17.
江西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51BBB6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