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河道滨水绿地景观设计探讨
——以淄博范阳河为例

2017-10-20张子钰刘小进

中国水利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亲水滨水绿地

张子钰,刘小进

(1.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255000,淄博;2.山东省淄博市水利勘测设计院,255000,淄博)

城镇河道滨水绿地景观设计探讨
——以淄博范阳河为例

张子钰1,刘小进2

(1.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255000,淄博;2.山东省淄博市水利勘测设计院,255000,淄博)

河道治理;滨水绿地;景观设计;淄博

滨水绿地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及成果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多数城镇河道治理多侧重于防洪、灌溉及生态等基本功能,对河道景观旅游功能和人居环境改善等考虑不足。本文以山东淄博范阳河萌水镇段河道治理提升为例,探讨城镇滨水绿地景观设计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设计项目的背景与概况

范阳河是淄博市母亲河——孝妇河的最大支流,上有东西两个支流,东支汩阳河、西支白泥河汇入萌山水库后其下游称范阳河。范阳河流经文昌湖区南侯村、于家村等7个村及周村区南郊镇姜家庄、商家庄等9个村,在胶济铁路张店区马尚镇铁路桥南处由左岸汇入孝妇河干流,属于北方比较典型的城镇河流。

萌山水库下游段全长17 km,在文昌湖区萌水镇长7.8 km,河宽5~30 m不等,河槽深 2~3 m,比降 1.1‰。萌山水库以下基本为自然河道,部分河段曾进行过清淤疏浚,大部分河段没有河道堤防,由于河道坡降小、多处有弯道,水流缓慢,极易造成河道淤积,河道总体防洪标准偏低。同时,沿线企业及村庄工业废料、建筑及生活垃圾随意倾倒侵占河道现象严重,加之存在排放污水问题,水质遭到严重污染,两岸杂草丛生,环境质量较差,亟须进行治理提升。

二、设计理念及基本原则

为把范阳河打造成淄博市主城区西南部的绿色通道和生态走廊,淄博市统一部署,决定对萌山水库下游范阳河进行生态修复和改造提升。范阳河流经的萌水镇计划结合市里的统一治理,对辖区段范阳河进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标准治理,进一步提升城镇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构建“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宜居”的滨河生态环境,为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1.设计理念

治理项目名称为“范阳河湿地公园”,坚持“水—生态—和谐”设计理念,体现人水和谐、人水相亲,诠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存、协同发展”内涵,即水清岸绿、恢复生态、贴近自然,赋予河道生物多样性,塑造滨水人文环境,构建生态宜居河道景观,彰显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共生共存。

2.基本原则

结合文昌湖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萌水镇发展定位、范阳河功能定位,确定范阳河萌水镇段河道治理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人水相亲,人与水和谐相处

项目设计服务于群众的健康生活,体现河道环境中的人文关怀,设计亲水、近水的空间,让人们自由戏水、体验水趣,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体现以人为本、以生活为本的服务功能。

(2)尊重自然,尊重历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保留和运用河道流域原有优势动植物资源,重塑水生态环境系统。尊重河流自然线形,保证其完整性和连续性,使岸域水景设计与河流两岸人文景观相协调。尊重地域历史文化,对绿地中原有文化古迹进行保护和修复,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3)防洪、生态优先,兼顾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

滨水绿地的一个重要生态功能,是净化空气、净化污水、涵养水源、改善小气候环境。滨水绿地景观设计在满足防洪功能的同时,突出改善河道水质,提升滨水绿地的生态景观功能;突出社会管理和文化旅游设施建设,提升区域宜居休闲功能,增强营商环境的吸引力,兼顾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

(4)因地制宜,植被造景,景观与自然和谐统一

城镇滨水绿地的生态景观功能,主要是通过植物来实现的。河道两岸多以植物造景为主,模拟自然生态群落结构,形成一条以植物为主线的绿色廊道,营造稳定的植物群落,恢复城镇滨水绿地的自然生态功能,结合亲水平台及河岸小品造型,实现植物造景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设计构思

1.在空间序列上体现多元性

①形成共享的开敞性空间。在居民密集的地方建造亲水平台、儿童游乐广场、音乐喷泉、健身设施等,形成开敞空间,作为居民活动、健身、娱乐、沟通交流的区域。

②形成有条件共享的半开敞性空间。利用疏林草地、景观小品等形成半开敞空间,与水中倒影相互映衬,给人以遐想的空间和“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

③形成有保护性的密闭空间。运用绿篱围合、景观小品与低矮花灌木搭配形成私密空间,并配备休憩凉亭、座椅等设施,形成沿河静区,寻求“小构园林寂不哗,疏篱曲径仿山家”的趣味。

2.在维护自然生态河道基础上开展人工治理

(1)建设人工湿地

综合考虑范阳河河道水质现状及河流形态等因素,依托现状河势、滩地,通过修建溢流堰拦蓄水源,构建人工湿地。利用湿地植物系统吸收、过滤和降解水中污染物,净化、改善水质,提升河道自净能力。通常选用芦苇、菖蒲、香蒲、荷花、水葱、茭白、睡莲等湿地植物。

(2)利用动植物资源构建自然生态河道

模拟自然水生生物群落,选择适应性强的水生植物、水生动物,重塑优势水生生物群落;增加滨水绿地植物多样性,在保留垂柳、速生杨等原有树种的同时,种植桃、苹果等果实类乔木,以及松、柏等常绿乔木和丁香、迎春、连翘等开花灌木,并增加软地面和植被覆盖率,构建滨河立体植被空间,吸引鸟类、昆虫等动物栖息繁衍。立体植被河岸设计效果,见图1。

3.护岸及亲水平台设计体现亲水性

(1)护岸设计

护岸断面形式设计采用可渗透的多自然型护岸形式。以天然的植被、原石、木材为主,再巧妙地使用钢筋混凝土等硬质材料,既保证河岸具备一定的抗洪强度和稳定性,同时也保证了河岸与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并且不改变河岸的自然特性。

(2)亲水平台设计

除了具备防洪功能之外,亲水平台的设计要考虑坡度、高度、尺寸符合空间和人体尺寸的要求,满足人的亲水需求,提供在滨水区的活动空间。亲水平台临水处设计多个台阶,以适应不同水位的变化,并在水边设置人性化的警示标志、防护设施等。

4.清淤疏浚注重环境维护性

河道清淤疏浚注重体现河道的生态性,体现宜宽则宽、宜弯则弯的理念,重点清理河道内的垃圾、瓷泥等污染物约150万m3,结合范阳河属季节性河流的特质,采用主槽形成水面、滩地绿化的理念,设计主河槽宽20~50 m、深1~3 m,需清理现状河道内的瓷泥、建筑垃圾及淤泥;河道整体延续自然河道形态,两岸均为 1∶3~1∶5 缓坡。

5.拦蓄建筑物设计强调景观协调性

设计目标自萌山水库至萌水镇出境断面水面相连,蓄水建筑物在满足行洪的前提下注重景观协调性。各结构的功能各不相同,但必须遵从统一规划设计理念,尽可能实现实用、美观一体化。为保持景观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在变化中求统一,蓄水建筑物的设计须在色彩、选材等方面与主体景观相呼应,形成整体协调和谐的环境格局。单梯形河段新建控制性钢坝,其余河段均以低矮砌石溢流坝为主。设计沿河道自上而下分级新建钢坝1处、溢流坝3处,拦蓄水量20万m3,蓄水面积30 hm2;溢流坝采用砌石低坝,坝高1~2 m;在萌水镇出境断面新建钢坝1座,坝高3 m,坝长30 m。

6.道路桥梁工程设计体现流通便捷性

图1立体植被河岸设计效果图

①机动车道。设计建设行车道路7.8 km,单侧布置,按城市次干道标准设计,设计时速20 km。

②沿河自行车道。沿范阳河两侧布设自行车道,连接范阳河湿地公园和文昌湖,总长16 km,设计宽度4 m。

③驿站。方便机动车停车和自行车骑行,沿线设置驿站5处,集停车、自行车租赁、休憩、餐饮卫生等功能,平均占地面积800 m2,共计设置机动车停车泊位100余个,共享单车泊位100余个。

④桥梁工程。沿线共计新建桥梁3座,其中机动车交通桥1座,非机动车通行便桥2座。

7.园林设计体现文化主题性

沿范阳河两岸全线打造带状游园,总绿化面积150 hm2。设计按照“一带、三区、五主题”景观结构布设:“一带”指沿范阳河打造水岸风景林带;“三区”指沿线设置3个景观主题分区,即湿塘观鸟区、朴野赏林区和水岸寻趣区;“五主题”指自上游至下游布设5个景观节点,即萌湖镜影、湿塘回廊、桃花林语、丁香幽林、迎春花溪,向游人展现别样园林景观,达到移步易景的效果。

“一带、三区、五主题”景观区内,设置景观步道4.5km,宽2~3m,材料主要为透水砖、花岗岩和防腐木铺装;沿线布设小型广场及亲水平台6处,总面积2万m2;绿化种植总面积100 hm2,种植以乡土树种为主,大面积片林种植,乔木、花灌木和地被植物相结合。

四、效果预期

通过引进当地植物群落,调整滨水景观空间层次,使范阳河河道滨水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动植物群落更加多样化,景观的公众可参与性大大提高,景观的地域特性也更加突出。同时,建设尽可能多的亲水平台、小型游乐广场和园林景观区、步行观光走廊,并配套服务设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吸引游客流连驻足,带动区域生态旅游观光产业良性发展,达到产生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的目的。

五、结 语

在淄博市范阳河萌水镇段河道治理中,坚持“人水相亲、和谐宜居”原则,运用水利工程、人工湿地、园林景观等综合措施,提升河道功能。城镇滨水绿地景观设计涉及水利、生物、环境、心理、经济、美学等多个学科,如何在满足防汛、灌溉、生态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滨水绿地的休闲旅游功能、人文景观功能,打造“以人为本、生态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北方城镇滨水绿地,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研究和丰富完善。

[1]万金红.城镇河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都江堰博物馆园区河道景观设计为例[J].中国水利,2011(4).

TV882.8+F205

B

1000-1123(2017)12-0062-03

2017-04-20

张子钰,本科在校学生。

责任编辑 张金慧

猜你喜欢

亲水滨水绿地
PP-R/亲水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江心岛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大咖妙语论道 “最宜居”的滨水新城,最理想的人居状态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海岛亲水运动从业人员职业资格管理现状与途径研究
基于生态恢复性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探析
走进绿地
基于文化传承视角的滨水景观的研究——以浙江舟山群岛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