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引领 助推西北枣业转型升级
2017-10-20文丨齐高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文丨齐高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编辑丨王雯慧
科技引领 助推西北枣业转型升级
文丨齐高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编辑丨王雯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结合我国枣产业领域的重大技术需求,以产业升级和效益为目标,以技术集成、熟化和转化为主要手段,开展枣产业技术研究与示范。在陕西和新疆建立红枣试验示范站,通过试验示范,加速成果转化应用,助推枣产业升级增效,在我国西北广袤的土地上,谱写了一曲壮美的科技篇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昌吉现代农业试验示范站红枣基地
遵循农业生产自然规律和产业发展经济规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按照“建在产区、长期坚持、国内一流”的原则,以服务区域农业主导(特色)产业为切入点,依托学校科技优势,在区域主导产业中心地带建立集试验研究、示范推广、实践教学和信息监测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永久性试验示范站,构筑了“大学→试验示范站→分布式示范基地→科技特派员→科技示范户→农民”的科技推广快捷通道,走出了一条发挥大学科技人才优势、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促进了产学研紧密结合,增强了学校社会服务能力,为全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积累了经验。
新举措,让陕北枣业走出困境
以红枣为主的经济林产业,是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陕西省红枣栽植面积约200多万亩,年产值约6亿元,是仅次于苹果的第二大果业。陕北枣区是我国重要的制干枣产区之一,品种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面积约160万亩,是当地的主导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由于品种结构不合理,病虫害、裂果严重,深加工技术匮乏,增产不增效,造成枣区产值下降,枣业发展受阻,枣农积极性受挫。为了解决陕北枣业发展困境,2006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红枣的优势产区建立清涧县红枣试验示范站,瞄准陕北红枣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通过产业关键技术研究、科技示范、红枣科技入户工程、良种选育与推广、红枣产品研发增加产品附加值等途径,为产业提供技术支撑,激活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提高红枣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陕北红枣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红枣科研团队在陕北枣区选育出‘方木枣’‘陕北长枣’‘蜜罐新1号’‘七月鲜’等红枣良种,研究出陕北枣区以降低树高和增加结果枝数量为主的枣树修剪技术,水平沟节水、平衡施肥为主的高效栽培技术,枣树病虫无公害防治技术,红枣适时采收及裂果霉变防控技术等,开发研制的‘枣生堂’红枣饮料已规模化生产。其中,《红枣良种选育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成果荣获2011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新品种,让新疆枣业更红火
新疆红枣产量占到我国大枣产量的1/3,因光照充足,利于糖分积累,品质上乘,风味独特,枣树成了当地农民的“摇钱树”。然而,近些年新疆大枣也面临着品种结构单一,种植效益下滑的困境。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让枣农们尽快种上高产高效的新品种,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政府的协助下,2013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新疆建立了红枣试验站,针对新疆枣区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栽培制度研究与示范。陆续在阿克苏、和田、喀什、巴州等区域建立国家农业局审定品种‘七月鲜’示范园1万亩,辐射推广10万亩,按照宽行密植、优质高效、纺锤形树形、机械化作业等措施改造成现代栽培模式,并且采用病虫无公害防治、花期管理、适宜含水量(30~40%)采收与采后处理相结合的综合技术措施,使亩产干枣由原来的520公斤提高到720公斤,亩产值突破1万元,成为我国红枣现代栽培模式的样板。
正如阿克苏市新疆建设兵团第一师二团职工李世海所说,他种了十几年枣,可最近几年遇上了丰收不增收的难题,“过去一直栽培‘骏枣’和‘灰枣’两个品种,市场行情看低,去年1公斤才卖到8元。和田地区洛浦县拜什托格拉克乡六队的枣农阿依仙古丽感同身受。“上门收购的枣商少了,收的标准更严了。全家生活都指望这片枣园,这可怎么办。”“我们赚的都是辛苦钱,枣树高而多刺,枣子小、数量多,不好采摘,费时费工。收获时,在树下铺一块塑料布,对着枣树又摇又敲,一天下来,全身酸痛。”阿依仙古丽说。自从改接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红枣新品种,李世海、阿依仙古丽等是‘七月鲜’良种的受益者。“根本没想到,种红枣有这么多讲究”。阿依仙古丽家的红枣,大直径的特级枣产量翻了一番。“新品种果实大而光滑,果肉味甜,干枣售价达到了16元/公斤。而且果树矮小,果农站在齐腰的果树前,伸手就能采摘,可省了不少力气。”此外,红枣科研团队还应用ArcGIS技术,研究确定了新疆枣区的优生区类别,为新疆枣业区域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红枣品质形成机理研究,为新疆高光热资源条件下提高制干枣品质奠定基础。
新技术,让鲜食枣产业腾飞
陕西省大荔县紧挨黄河滩地,沙质土壤,积温、光照为关中之冠,光热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优越,土壤比较肥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有利于鲜食枣的种植。早在1998年,陕西省大荔县农民就开始引种鲜食冬枣,直到2000年才发展到3万亩,期间,经历了长势过旺不挂果、缺铁性黄花病、绿盲蠢、红蜘蛛等重大病虫害为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红枣科研团队主动出击,攻破了冬枣露地栽培的技术难关,到2005年已发展到8万亩,露地栽培取得成功。但是,冬枣遇雨裂果烂果严重,栽培效益与天气垂直挂钩,成为典型的“望天收”,严重影响到产业的稳固与发展。为了解决冬枣成熟期阴雨裂果问题,当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红枣研究团队在大荔县许庄农场一农户的8亩盛果期园中选取2亩开展竹木结构塑料冷棚促早熟防裂果栽培试验,效果出奇的好,不但有效控制住了成熟期阴雨灾害,成熟上市时间提前20天,当年亩产值2.1万元,第二年又扩大6亩,平均亩产值超2万元。因此,竹木结构塑料冷棚栽培模式引起附近枣农的效仿,到2010年,设施栽培面积达4510亩。
为了更好地升级改造竹木结构冷棚栽培模式,2013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立大荔冬枣设施栽培示范园区,开展温棚鲜食枣栽培关键技术研究,改进和优化冷棚的棚型结构、栽培模式试验示范。在红枣团队的指导下,3年的时间,使原来一个紧挨黄河,满地盐碱沙地、不能种植庄稼和其它树种的贫困村庄—安仁镇小坡村,成了大荔第一个冬枣种植亿元村,成了设施栽培的典型示范村。几年前村里的人还在为生计到处奔波打工,但是这些年,没有人愿意出去,在家里就能大把钱挣了,这是小坡村农民挂在嘴边最自豪的话。
目前,大荔冬枣栽培模式已经由单一的避雨栽培,发展到冷棚栽培,日光温室栽培、钢架棉被冷棚、钢架棚多层塑料膜覆盖等多种栽培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大荔冬枣成熟期阴雨裂果问题,也使冬枣的成熟上市时间由6月中下旬持续到10月底,供货期近4个月,现已发展到35万亩,年产值达37亿元,并在陕西、山西、云南、宁夏等省区成功推广70万亩。2017年4月14日,在大荔县召开的“鲜食枣设施栽培技术提升”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现场观摩后感叹到:“这样的规模和效益让人震撼”。大荔冬枣从零开始,发展到现在的35万亩,产值37亿元,走过了17年坎坷的发展历程,如今已成为引领我国鲜食枣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荔冬枣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