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农业技术发展新实践

2017-10-20王兆勇农医生

中国农村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农技农资服务平台

文|王兆勇 农医生

编辑|盛玲

共享农业技术发展新实践

文|王兆勇 农医生

编辑|盛玲

农业领域试水共享模式,“互联网+农业技术”服务平台既是互联网平台,也是农业共享经济的代表。共享经济时代,分享知识也能产生经济效益和经济价值。

王兆勇

近年共享经济借助信息通讯技术迅速发展起来,农业也开始尝试引入共享模式,而农业上的共享经济是一个需要探讨的概念。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张新红认为,共享农业就是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分享涉农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现代农业经济活动的总和。

农技分享实现共享经济

共享农业可以分为很多类型,其中重要的一个类型就是农业技术的分享,要让所有的专家为所有的农民服务。

农业技术领域长期存在两大问题:一方面农民种植水平低下,急需农技指导;另一方面专家不可能天天忙碌于田间地头,多达100万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缺乏高效便捷的服务渠道。传统的手把手、面对面的专家农业技术指导、培训是不能及时、高效地满足农民个性化、多样的需求。“互联网+农业技术”服务平台搭建的正是双方对接的渠道,帮助农业技术专家实现智能下乡,实现农业技术的共享。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信息传输速度更快,更方便,这也为农业技术分享带来新机遇。2014年11月底,“农医生”免费应用程序(以下简称“农医生”)正式上线。农医生是一个基于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开放、共享、互动、免费的农技服务平台。

但在初始阶段,投资人或风险投资机构并不认为像农医生这样从事“互联网+农业技术”服务的互联网平台是一个共享经济的概念,将其归入到共享经济的领域。因为农医生主要还是用来分享专家的农业技术知识的平台,在分享知识的过程中并没有产生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

实际上,以农医生为代表的“互联网+农业”的服务平台,既是一个互联网平台,也是农业共享经济的代表,包括农医生、农管家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分享知识、分享经济。“互联网+农业技术”服务平台就是通过互联网共享知识,共享农技,从而获取自己的用户,从用户的使用中挖掘出经济效益。

随着时间的发展,在2015年底至2016年初,农业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转入到第二个阶段——商业化阶段,实现真正的共享经济——在共享的农业技术服务的同时产生经济效益。随着经济、互联网形势的转变,现在农业互联网正处于寒冬时期,很多“互联网+农技”服务平台都在想方设法把农技服务的共享变现,把平台用户跟经济产生一定的关系,把技术跟商业化挂钩产生相应的效益。鉴于现实形势和发展需要,农医生开始向农业互联网商业化发展阶段发展。

服务用户是一切发展的基础

“互联网+农技”服务平台推出各类产品形式,归根结底就是如何做好服务。农医生基本上采用三种形式:线上+线下+农业大数据。线上课堂有认证的农技人员,线下基地可以实现线上的会议培训,示范实验,新产品、新技术成果的展示。通过这样一些工作逐步积累和完善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的问答、气象、种植等知识数据,为线上课堂和线下培训做服务。

农医生最初的服务的模式,就是一个免费提问。一个问题提出,所有人看到都可以答。这也是目前能够见到的农技服务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简称“app”)主要的形式之一。

但是这种免费的提问有时候并没有满足所有农民的需要。实际上,农民需要一个更深层次的服务。好比人肚子疼去医院看病,如果专家说得了阑尾炎,这样的诊断远远不够,阑尾炎需要做手术,需要买药,买完药后还需要定期复诊。其实农民提的问题也是这样,提出问题专家解答,实际上这个解答农民是不能真正满意的。所以农医生在2016年上半年推出了特约专家一对一的问答服务。这个创意很像滴滴打车,农医生会根据农民的定位,根据农民的作物,谁抢答谁接单,最后完成服务。这个服务可以推荐农资,农民可以在app上直接下单购买专家解决方案里的农药和化肥。而且农民一旦在后期试用过程中有了问题,可以随时回头找到这个咨询专家,进行一对一的服务。

为了提供更加深入、优质的服务,保障专家一体化解决方案的顺利实施,农医生加大推广力度,还在平台上给基层的农资店专门开设入口。中国农资店数量大概有50~60万,推广入驻农医生的基层农资店现在已达到了10万家,占到总数量的20%。

农技共享除了服务形式的优化,技术服务的质量更是重中之重。农业技术服务主体并不局限于农业体系内的专家,长期处在从事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基层农民、新兴职业农民、基层农村经营者、行业企业的农业技术从业人员也是提供、推广专业农业技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农医生在线平台的专家,积极回答用户提问,积极参加农医生的各种活动,达到一定标准之后,将由中国植保学会授予农医生专家聘书。与此同时,为提高专家服务农户的积极性,农医生平台推出了三大激励措施:一是为专家提供专属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下载农医生,可以将专家最擅长的领域与网友提问高效匹配,帮助专家更好服务农民;二是在专家和企业之间牵线搭桥,为专家进行线下培训提供更多通道;三是建立线下示范基地,帮助专家进行科研立项和成果转化。农医生的问答功能更是对基层农技人员、农民的技术培训,培养其成为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高素质、高科技和高技术的新农人,让更多的人加入农医生的专家技术团队。目前,农医生平台汇集专家人数接近一百万。在一些重点的区域、重点的经济作物和一些县域更加努力的发展,平均分布专家资源,使平均每县能够达到300~500名的各类农资专家。

“农医生”团队与用户充分互动,了解用户需求与反馈,为“农医生”的未来发展积累更多素材,不断改进,提升用户体验效果,为用户带来更多帮助。

用服务实现福利

中国工程院吴孔明院士说:“‘互联网+农技’服务,实现了农业专家直面农民的愿望。希望农医生可以找到一条靠技术服务盈利来补贴专家,自我供给的道路,健康发展下去。”

专家一体化解决方案,就是农医生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商业化发展阶段。农医生专家一体化解决方案是一种农技专家+农资店+农户“铁三角”农技服务新模式,实际上可以理解成农资销售的一种模式。首先农资店将商品上传至农医生平台,设置价格及奖励额度,奖励用来奖励专家。传统的销售是农资对农户,基本上跟专家没有关系,但是在农医生平台上的专家也可以拥有农资店。现在农资店可以把它的商品上升到农医生平台,有奖励的额度。这主要是农医生跟企业洽谈后,企业拿出来利益,用来反馈和激励专家。其次农医生专家在线下或线上进行种植指导时,基于农户的位置推荐农户购买其周边农资店的农资,专家代付款或者专家生成购买链接给农户付款。农医生进行指导的时候,推荐农户购买周边农资店农资。农医生还充分地考虑到,农民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难度。培训专家用支付宝支付和微信支付,通过专家代付款等方式,解决农民支付的问题。然后农资店收到订单后,送货上门完成交易。最后,农医生将返利及时返给专家。每一笔交易,每一笔服务都类似于微信抢红包一样,及时返到虚拟账户中去。

2017年的,农医生开始在海南、山东做试点工作,对农医生专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进行示范,获得初步成功。示范的结果显示,农医生进行的共享农技是一种可行的盈利模式。目前试点覆盖80个县,1000个乡镇。

医生专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最先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开始推广。由首席特约专家推荐,乡村农技人员作为农医生的特约专家。特约专家深入田头,为农民解决作物病害的同时直接在地里帮农户下单,实现解决方案落地,农资店送货上门。2016年12月,特约专家1个月下单量已经达600单,日单量达20单,交易额达30多万,月收入近1500元。

推广后不久,农医生与三亚市农业科技服务110进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三亚市农业科技服务110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在海南省已经拥有330家农技110服务店,主要就是专家为农民做服务,要求专家推荐农民到周边的农资店拿种子、肥料,但是缺少互联网手段。鉴于此,农医生和三亚市农业科技服务110进行合作互补,有机地结合起来。

“互联网+农业”技术服务平台专注在农技服务,为农民提供最专业、最及时问答服务,这才是其生存的根本,也是能够吸引农民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因为相比买卖和交易来说,在农村农技服务还是一个相对比较高频的事件。“互联网+农业技术”服务平台通过构建种植业的大数据可以实现精准扶贫。农医生跟三亚市农业科技服务110合作,通过专家服务农户,也是精准扶贫的举措。

农医生专家一体化,对专家的技术服务做了进一步延展,做了与商业的结合,进入共享农技服务阶段。

像农医生这种模式,对于如何盈利,如何生存都是专家同行们特别关注的。农医生截至目前已经运营了三年多的时间,已经是一个行业企业认可度比较高的广告服务平台。2017年,广告收入大概几百万。农医生专家一体化解决方案除了奖励专家,平台还留3.5%左右的服务费,这也是一个积少成多的过程,刨掉支付宝和微信收取6‰的费用,大约还有2%的收入。

农医生会开展线上的培训。“双减”就有培训农民的要求,农医生就承担了肥料和农药的“双减”的课题。农医生利用自身平台、人才、资源优势,承接培训的业务,扩大收入,使得农医生的盈利模式能够有效落地,并且能够将盈利模式与商业模式、运营策略有效衔接起来。“互联网+农业技术”服务平台最好采用一种或者两种核心形式,一方面能够找准业务重心,另一方面是投资人能够通过盈利模式加深对项目的理解与认同。

猜你喜欢

农技农资服务平台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送农资增收致富添助力
江苏省一体化在线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高速公路伴随式信息服务平台
创建农技推广新模式助推产业扶贫见成效①
农资人,你是否看见鱼在流泪?
一个幸福的农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