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多星联合监测长江2017年第1号洪水灾害

2017-10-20张文慧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7年15期
关键词:望远镜系统

我国多星联合监测长江2017年第1号洪水灾害

6月下旬以来,我国长江流域出现持续强降雨,导致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快速上涨,“长江2017年第1号洪水”正在中下游形成。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在获取相关灾情信息后,立即启动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响应机制,紧急调度高分三号、高分四号卫星对受灾区域进行观测。自6月28日起,高分三号、高分四号对江西、湖南等省相关区域进行了监测,并获取了相应的图像。由高分四号卫星影像前后对比图可见,洞庭湖相关水域水量明显增大。根据各卫星过境情况,目前,该中心已安排高分三号卫星对广西、湖南等灾区进行观测,所获取的数据将第一时间传输和处理,并提供给国土资源部、国家减灾委员会、水利部等单位使用。

截至目前,长江流域共有42条河流52站发生超警戒及以上洪水,主要集中在洞庭湖和鄱阳湖水系,包括湘江湘潭、资水桃江站在内的9站超过保证水位,部分支流站水位超历史最高水位。后续,资源卫星中心将根据灾情需要继续安排陆地观测卫星对灾区进行成像,确保影像及时处理、及时共享,为应急救灾工作提供支持。 (张文慧)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首次地面测试成功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欧空局,以及加拿大航天局合作研制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完成了地面1号测试(GSEG-1),首次成功实现了望远镜与任务运行中心及地面站之间的端对端通信。

据报道,GSEG-1测试了所有通信系统,验证了从望远镜启动、调试到正常运行所需的全部通信功能;此次测试也是所有不同组件首次同时工作,是首次针对实际应用的航天器飞行硬件进行测试。GSEG-1由空间网络(SN)部分和深空网络(DSN)部分组成。SN部分测试了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发射阶段所有的通信系统,历时8h,采用NASA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网络,成功与望远镜交换了命令程序和遥测数据。DSN部分运行了13h,测试了从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启动到任务结束期间将要使用的通信系统,试验团队成功与望远镜交换了命令、遥测数据,以及望远镜数据记录仪的卸载信息等。DSN部分还包括3个地面站,分别位于澳大利亚堪培拉、西班牙马德里和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戈德斯通,可保证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随时与至少一个地面站保持沟通。但此次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仅仅是与模拟地面站的专业拖车进行了通信,并表现出色。

据悉,下一次通信测试将在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发射地——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场进行,时间为2018年发射前的一个月。(W.KJ)

在荆门爱飞客航空小镇飞行体验中心太空体验馆内,由飞行家(荆门)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研发的直径5m、高15m的世界最大立式娱乐风洞正式试风,湖北跳伞队的8名队员在风洞中“乘风”而起,圆满完成了多项精彩的空中动作,标志着该风洞首飞成功。

世界最大立式娱乐风洞在荆门首飞成功

该娱乐风洞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循环垂直立式风洞,是一个集高科技与惊险、刺激的娱乐项目。其由建筑底部的风机产生的高速气流通过特殊设计的稳压加速系统,可形成60m/s~80m/s的稳定气流。气流从底部进入娱乐空间,将人体重力平衡,可以使人腾空而起。风洞对于跳伞运动员空中造型训练不仅效果明显,而且经济实惠。

荆门飞行体验中心项目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漳河新区爱飞客镇,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已于2016年3月开工建设,2017年7月投入运营。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航空航天科技、航空体育运动、航空娱乐、航空文化衍生品及风洞科技于一体的研发、制造、销售、体验中心。 (W.HK)

欧洲启动模块化混合电推进系统研究

欧洲启动了一项名为“Mahepa”的模块化串联混合电推进系统研发项目。该项目由轻型电动飞机制造商斯洛文尼亚蝙蝠飞机公司牵头实施,旨在开发混合电驱动系统的专有技术,用以验证系统的性能、效率和排放情况。

Mahepa项目由欧盟资助近900万欧元,主要开发混合电推进系统的模块和部件,包括新的动力电子设备、适于机载的电动机和新一代逆变器技术等,计划用于2020年服役的2~4座混合电推进飞机。该项目将研发两型混合动力系统,首型为使用内燃机的混合动力系统,另一型将使用燃料电池验证零排放远距离飞行功能。两种型号的共同点是配有利用先进功率管理方法优化任务、航程和排放的动力控制模块。

除在不同的小飞机上通过飞行验证模块化方法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外,该项目还将对混合电推进系统在商用运输类飞机上的应用进行研究。 (W.HK)

天舟一号成功释放立方星

8月1日,我国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成功在轨释放一颗立方星。该立方星随即被地面工作人员成功“捕获”。

此次试验是我国首次通过飞船系统采用在轨储存方式释放立方星,完成了对非火工品装置的分离解锁技术、部署发射器与立方星间接口匹配技术,以及部署发射器制造的材料和工艺保证技术的验证,为后续我国空间站开展微纳卫星部署发射及在轨服务奠定了基础。

此次在轨释放的立方星为标准3U结构,安装在立方星在轨部署发射器内,于2017年4月20日随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已在轨储存104天,其主要任务是开展相关航天新技术试验验证。 (新 华)

如果只是匆匆走过,那你是无法体会到黄骅农村的美丽的。你可以选择停留,真正地靠近它,感受它那份淳朴中的美,然后去尽情回忆自己童年那些久远而美丽的梦境。

琼州海峡水上飞机成功首飞

7月26日,幸福运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与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在海口秀英港进行了首场水上飞机验证飞行,并取得了圆满成功。此举意味着构建琼州海峡“半小时交通圈”又迈出了新步伐,对今后琼州海峡立体交通网络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上午10时许,2架赛斯纳208B水陆两栖飞机从秀英港滑行起飞。30min后,2架飞机稳降在秀英港水面,验证飞行活动圆满完成。这标志着幸福运通航与海南港航在通力合作下,已初步具备了运营琼州海峡水上飞机通勤航线的条件。据悉,参与首飞的赛斯纳208B水陆两栖飞机是目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水上飞机机型之一,是我国唯一通过民航空管部门许可审批的载客机型,最高时速可达324km/h,巡航时速为304km/h,最大飞行高度达6096m,并能够容纳8名乘客。 (W.KJ)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款紧急降落软件,可帮助无人机自动寻找并确定最佳着陆地点,从而避免伤及无辜。目前,该技术已开展了8次测试飞行,成功帮助无人机实现了更安全的着陆,例如,可帮助其避开汽车、行人,迫降到沼泽或排水沟中等。

NASA研发无人机紧急着陆新技术

据介绍,该软件可以与无人机上的电池和电机等机载组件相连接,并监控其运行状况。该软件的工作目标是确定无人机上的某些组件是否将失控,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其可以将无人机切换到紧急着陆模式。当紧急着陆模式启动时,该软件会调用已预先安装、汇总了附近安全着陆区域的数据库,然后对无人机实施导航。在民用航空业,类似的用于民航飞机紧急着陆的国家数据库已被大型航空公司采用。此外,该软件还包含了由美国杨百翰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的可以让无人机利用机载摄像头识别和避开地面目标的软件。 (易 科)

北斗系统首次实现7000km长基线时间比对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基于北斗导航卫星的7000km长基线国际时间比对,对于北斗系统的国际拓展应用具有重要价值和里程碑意义。

在此次远距离国际时间比对试验中,授时中心时间基准实验室基于我国时间基准UTC(NTSC)系统,采用北斗共视法,通过与瑞典国家技术研究中心(RI.SE)所保持的瑞典国家标准时间UTC(SP)进行比对试验,实现了2.25ns的比对精度,在北斗系统星座尚不完善的情况下(目前在欧洲只能观测到4颗卫星),其远距离比对性能指标与美国GPS共视比对精度相当。此次亚欧国际时间比对,为北斗系统时间比对正式纳入国际原子时TAI归算比对链路进行了技术准备,对北斗系统迈向国际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除瑞典国家技术研究中心外,授时中心时间基准实验室还与西班牙海军天文台、德国国家技术物理研究院、俄罗斯国家技术物理及无线电工程研究院,以及我国台湾地区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等世界主要时频研究机构达成了北斗时间国际比对合作意向。 (中科院)

我国量产型彩虹五无人机试飞成功

我国量产型彩虹五无人机在河北某机场成功试飞,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中高端大型无人机——彩虹五正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为后续产品交付和合同签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彩虹五无人机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研制的一款大型中空长航时无人机,主要用于实施全天时侦察监视、巡逻、目标精确定位等任务,既可服务于军事作战和反恐维稳,也可运用于执行民用领域的广域勘查、活动点监视等任务。彩虹五无人机最大外挂载荷达1000kg,最大航程超过10000km,最长续航时间达60h,实用升限为7600m,具有载荷能力大、续航时间长等优点。

据介绍,彩虹五无人机在系统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军民两用特性,利用其强大的载重能力,通过挂载高清光电载、高清相机、高光谱相机、SAR(合成孔径雷达)等多种载荷,彩虹五无人机可满足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监测、海域和海岛动态监测、海上维权执法,以及应急响应等海洋监视监测和资源勘测需求。 (W.HKJ)

在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发生30周年之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多款产品助力完成了黑龙江省漠河无人机森林防火演示任务。

航天科技集团多产品助力无人机森林防火演示任务

其中,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研制的彩虹系列无人机在消防领域应用具有诸多优势,参与此次任务的彩虹四无人机系统操作便利,起飞条件简单,在道路不畅的情况下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对环境和气候条件的适应能力很强。无人机通过数据链和卫星通讯等技术可实现超视距控制,视野更广阔,能够长时间、不间断地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在不同光线条件下进行作业。

在此次任务中,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北京卫星电信研究所有限公司作为卫星数据链的总成单位,克服了演示区域纬度高、天线仰角低、机载天线口径小和功放功率受限等不利因素,保障了任务的圆满完成,充分验证了长航时无人机与卫星通信相结合,可实现对森林灾害现场进行实时空中监控,有效提升消防部队抢险救援的侦察能力。

与此同时,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所属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研制的新一代机载动中通及一体化卫星通信终端搭载在无人机上执行了演示任务,实现了无人机超视距控制和高清图像传输,提升了森林火灾防控抢险的作战能力。 (W.HT)

猜你喜欢

望远镜系统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一种无人机缓冲系统
WJ-700无人机系统
坚持系统观念
品“助读系统”之妙
抢修“哈勃”望远镜
连通与提升系统的最后一块拼图 Audiolab 傲立 M-DAC mini
望远镜的发明
超级望远镜头
“赶紧送几架望远镜过来!”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