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人才助力临安林技推广体系建设
2017-10-20撰文
■撰文/周 军
新型人才助力临安林技推广体系建设
■撰文/周 军
加快新型林技推广队伍建设,是全面落实新的发展理念、提高林业综合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和组织保证,是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浙江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根据林业生产实际,于2013年开始在杭州市临安区开展新型林技推广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临安区作为全省唯一的新型林技推广体系建设试点,着力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素质高、懂技术、善沟通、能推广的村级农民技术员,延伸林技推广体系的触角。
为适应当前林业生产对科技的迫切需求,加快建立并完善新的林业技术推广体系,尽快壮大林技推广队伍、切实提高推广效率是当务之急。临安区积极投入全省唯一的新型林技推广体系试点建设工作,开展农民技术带头人培训,完善林技推广体系;深化落实首席林技推广专家制度,构建以“学科专家为支撑、首席专家为龙头、林技指导员为骨干、农民技术员为基础”的林技推广模式,结合信息服务平台,切实解决林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因地制宜深化落实首席林技推广专家制度
推出林技专家制度,建立专家团队。结合临安特色,2016年5月,在全区推出首席林技推广专家制度,在山核桃、竹笋、香榧、森林资源、森林病虫害等12个领域内聘请12名首席林技推广专家,每个专家组建首席专家团队,制定相关专业3年工作计划。以“专家+科技工作者+基层人员”模式,实现跨部门、跨专业、跨区域联合协作。目前,12名首席林技推广专家组建了130多人的专家团队,针对山核桃生态化经营、退化雷竹林改造、香榧产业发展调研等课题开展产业研究和技术攻关工作。浙江农林大学教授黄坚钦,就是一位林技带头人。2010年,黄坚钦与同事建立了全国首个专门介绍山核桃技术和有关信息的网站——“中国山核桃产业网”,将他们的研究成果无偿发布在网站上。后来,又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并邀请电信公司相关人员在培训班上为林农们讲解微信的注册和使用方法,让林农们受益良多。
明确职责,强化制度考核。实行竞岗准入、优胜劣汰、实绩导向绩效等制度,明确首席林技推广专家所需承担的职责,重点考核首席专家在专业领域业务带头、人才培养和科技攻关等方面的实绩;实行层层叠加奖励制度,财政每年出资50万元,作为首席林技推广专家的奖励经费,有效激活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激情。
因势利导进一步完善林技推广网络
建立系统的农民技术带头人培育体系。认真筛选,对培养人选在年龄、学历、专业技术、生产规模、示范带动能力等方面都有着明确的要求。系统培训,充分利用浙江农林大学在临安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紧紧依靠竹笋、山核桃、香榧专家团队,设置明确的培训课程,包括现代林业新技术、技术推广服务、信息化服务、农业农村政策法规等系统课程。严格考核,紧紧抓住实践操作,制定严格的理论实践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对农民技术带头人采取“优胜劣汰、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对经实践工作检验不能胜任岗位的及时给予解聘。为鼓励和调动农民技术带头人参与林技推广工作的积极性,对于经考核合格的农民技术带头人,每年可以定期安排集中培训、交流研讨、参观考察,同时在各类林业先进评比、申报农民技师和林业项目等方面享受优先待遇。
及时吸收农民技术带头人,壮大林技推广队伍。临安区有13万名农民,其中有8.5万人从事竹林培育,4万人从事山核桃培育,还有几千人种植香榧。面对这样庞大的群体需求,仅凭数量有限的林业技术推广人员开展林业技术推广无疑是杯水车薪。此外,林业技术推广奖励机制缺失和服务系统不完善等问题,都制约着临安区的林业发展和转型升级。为有效应对不利局面,应及时把经过培养考核合格的农民技术带头人吸收进技术推广队伍,以解决当前林技人员短缺的燃眉之急。
持续不断培养,完善四级联动的技术推广网络。建立以浙江农林大学相关学科专家团队为支撑、产业首席专家为龙头、责任林技员和林技指导员为骨干、农民技术带头人为基础的四级联动的技术推广网络,同时持续不断培养、吸收农民技术带头人进入这一网络,壮大推广队伍。截至目前,已在全区竹笋、山核桃、香榧产业中,培养合格农民技术带头人共94名,造就了一支觉悟高、懂政策、技术强、善服务的新型林技推广队伍,促使服务更到位、更到家、更上一层楼。
与时俱进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开通全省首个“林技通”。临安区着力打造新型林技服务平台——“林技通”,利用互联网、3G/4G等现代信息技术,搭建集行政管理管控、林技推广服务、视频自主学习、突发事件即时沟通、信息采集于一体的综合平台。2015年7月正式启动,用移动终端武装基层林技推广人员,为种植户提供高效便捷、简明直观、双向互动的林技推广服务,实现信息到村、服务到人、技术到林的战略目标。村民如果遇到林业技术问题,可以向村里的农民技术带头人请教,带头人解决不了的,可通过“林技通”向上级部门或专家求助。
深化农林信息服务平台的应用。精心遴选158名技术骨干组建微信服务团队,同时培养了110名应用示范户,不仅实现了农户与专家团队通过图片、语音、文字交流的即时双向互动,还实现了与农林信息网相关栏目的数据共享。2017年上半年,共推送技术信息530条,解答农林问题500余个,粉丝8235人,实现微信朋友圈互动2000余次。有效破解了林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形成了具有临安特色的信息进村入户模式。
利用“互联网+”模式,推进智慧林业发展。在对临安智慧林业应用情况全面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组织相关林业企业、基地负责人就“互联网+林业”进行实地走访座谈,确定实施太湖源观赏竹种园、浙西大峡谷花卉有限公司两个林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项目建设。运用现代高新技术、规范资源数据的采集存储、交换管理、动态更新和管理服务,基于“云服务”和“互联网+森林资源”,开展了“浙江省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化管理平台”试点建设工作,计划用3年时间,实现全省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一套数、一平台、一体化”的信息化管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