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关系研究
2017-10-19王亚峰
王亚峰
[摘要]旅游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發展的一个重要力量,对旅游业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审计关涉到旅游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盈余管理和审计意见作为衡量旅游业上市公司财务经营状况的两个重要因素,对其相互关系展开研究,有助于实现审计意见对旅游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督和制约,从而消除内部风险,促进旅游业公司和产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旅游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审计意见;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6121(2017)01004404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旅游业为代表的服务业得到迅速发展。旅游业是一个关涉交通、住宿、餐饮、医疗及景区开发等诸多领域相互关联的产业链,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随着旅游市场的日渐兴旺,我国旅游业上市公司的数量也在逐步增加。配合发达的资本市场运作,盈余管理和审计意见历来是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和信息披露的重点。[1]145鉴于此,分析我国目前旅游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现状,识别其存在的盈余管理的表现与动机,同时探究旅游业上市公司的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把握旅游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并推动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旅游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表现及动机
目前,对盈余管理概念的分析,最具代表性的是来自美国会计学家斯科特和凯瑟琳的研究。斯科特认为,盈余管理是一种内化在GAAP允许范围内的一种行为,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来确保经营者自身利益或者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凯瑟琳则认为,盈余管理的实质意义,是属于企业管理人员为己谋私,中饱私囊的行为,他们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信息的披露,来确保自己私人利益的获取。[2]准确识别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是准确把握其财务状况的基本前提;分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可为发挥审计意见的监督约束功能提供较有针对性的参考。
(一) 旅游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表现
1993年6月,第一家旅游公司——新锦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12年5月,我国旅游业上市公司有32家,到2015年底已达103家,市值合计5 570.28亿元,这说明我国旅游业上市公司已在资本市场积累了不少应对监管、吸引投资、稳健市值的经验。那么在“经济人”自利属性的驱使下,以及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二权分离”的环境中,为不同的目的进行盈余管理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3]另外,我国旅游业会计制度不够健全,审计观念还停留在较为基础的层面,职业道德约束和法治监管理念都尚不成熟,因此,旅游业上市公司通过会计年报等实施盈余管理,还存有相当的空间。
盈余管理的表现形式通常分为利润扩张和利润收缩两种。其中,利润扩张出现的次数较多,因为它更符合管理层的利益需求。例如,为了展示旅游上市公司的实力,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同时鼓动消费者的选择,或者在盈利和薪酬挂钩的考核机制下,经理人为了争取高额的报酬和优秀的业绩回报,以及说服银行提供贷款支持,为IPO高价发行股票做准备等,都需要管理层调增上市公司的盈余。一般来说,管理层会采取出售资产、推迟结转资本、资产置换或对利益关联方出售产品等方式来扩张利润盈余,使会计年报上的盈余显示最大化;而利润收缩在特定情况下也会成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一个目标。例如,为了避免过多地缴税而刻意少报实际盈利,提前结转成本等。有些经营状况不佳的上市公司,为了避免出现滑入ST、或者因评级下降而被摘牌,就会在当前的会计期间故意收缩盈余,然后在下一个会计周期抬高利润,以达到逃避监管的目的。在实践中,有些上市公司在连续三年的会计年度期间内,出现“首年亏损,次年巨大亏损,第三年开始盈利”的现象,这正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一个表现。[4]
(二) 旅游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
动机与目的在绝大很多数情况下存在相当的一致性,旅游业上市公司是在目标的驱动下产生盈余管理的动机,其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经济人”利己属性的驱动。当前,上市公司普遍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二权分立”,股东层为了取得良好的经营效益,一般会将管理层的薪酬和企业利润进行挂钩,实行关联的考核机制。而管理层为了争取自身的高报酬,在其与股东层掌握企业经营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会通过盈余管理来达到自身谋取私利的目的;第二,追逐资本市场筹资的驱使。我国《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如果想增发新股,以及发行可转换的公司债券,该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6%,为满足该监管条件,达到在资本市场筹资的目的,管理层通常会通过盈余管理来实现财务指标的达标化,这是实践中较常用的手段;第三,包装公司形象的需要。通过盈余管理的利润扩张模式,上市公司能够吸引并引导市场消费者做出选择,从而增加自身的市场价值。并且,良好的财务状况通常是公司争取银行贷款支持的一个必要条件;第四,避免上市公司降级摘牌的风险规避措施。我国《证券法》有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如果连续多年亏损,将面临退市的处罚。这对股东、管理层等的利益影响相当巨大。此时,上市公司会通过盈余管理手段来规避风险,继而避免遭遇退市的处罚;第五,其它具有特殊性的动机。比如,上市公司为了避税、为了减少市场性分红派息以增加营业投入,等等。[5]
二、审计意见对旅游业上市公司的意义
通过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表现及动机分析,可以发现,盈余管理总是与公司经营的不正当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一份不真实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将会影响股东层的决策以及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也不利于一个健康资本市场的形成。因此,旅游业上市公司审计意见就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
(一) 审计意见的理论介绍及实践样态
审计意见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审计后,对上市公司是否符合规范标准而发表的一种专业性意见。审计意見存在的必要性主要根植于我国上市公司目前的治理结构——公司股东层和管理层之间的委托关系,决定了二者之间的信息交换不对等,存在交流空白,这就需要第三方的专业意见来填补。根据审计结果,审计意见一般可以分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带强调事项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以及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等五种。其中,标准的无保留意见就表示了外部审计对公司财务状况的认可,这是股东层和管理层都意欲追求的一个结果;带强调事项的无保留意见,主要是指审计对公司会计财务状况的基本认可,但存在需要额外强调以引起相关利益方重视的一些事项;而保留意见和否定意见及无法表示意见,显然都是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负面表态。这说明外部审计无法顺利进行或者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因此,他们无法中立、客观的表达审计结论。
在我国目前已有的审计实践中,會计师事务所所出具的审计意见大多数集中在前两类,这表明外部审计大部分都认可上市公司的财务年报,仅仅有少数的实例,出现了对上市公司的保留或否定性评价。考虑到我国审计行业的现实处境以及对上市公司监管的难度,再结合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时常存在,可以认为,目前在实践中所存在的审计意见样态,并没有完整真实地呈现。这一点,还需要在审计意见对上市公司的意义分析中寻找答案。
(二) 审计意见对旅游业上市公司的意义
如前所述,审计意见的出现,代表着上市公司的股东层和管理层在企业经营财务状况之间的“会计角力”,这就注定了审计意见对于旅游业上市公司的意义将呈现出一种双面的复杂性:一方面,上市公司股东层试图通过外部审计来全面掌握上市公司的经营财务状况,以避免由于和管理层的信息不对等而失去对公司经营状况的了解。在这个意义上,审计意见发挥的是“监督”职能,也是审计意见的一个本来职能;另一方面,作为被审计对象的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实际经营管理方,管理层对外部审计存在着近乎天然的排斥。他们认为,外部审计的介入反映了对自身管理的不信任,同时也限缩了管理的自主程度,最重要的是,它与“经济人”的“自利”本性格格不入。因此,对于管理层来说,会试图拉拢和影响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以使其出具符合自己利益的审计意见。在这个意义上,审计意见发挥的是“反监督”的职能。而无论是哪一种职能占了上风,审计意见对于旅游上市公司的意义一定是工具性的,脱离了审计的原本定位。
有实证研究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意见和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二者存在紧密相关性的结论。众所周知,盈余管理是隐藏在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表内的“暗地调整”公司财务披露状况的“非规范”行为,而审计意见正是意图通过公开、公正的审计工作来全面展示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以及判断其是否符合标准。因此,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既能反应上市公司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盈余管理问题,又能对审计意见的客观公允性进行检验,从而促进旅游业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6]
三、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分析
有关盈余管理和审计意见的相关性,国内外已有一些较成熟的研究,其研究结果也越来越被上市公司所重视。据调查考证,最早的研究应该出现在1998年,当时的学者Ferdinand 和 Judy率先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他们指出了企业盈余管理对企业经营风险的正向关联,以及对审计意见的负面影响。而后续学者的研究基本上都采纳了这个思路,只是研究的视角和方法略有不同,各有侧重。总体来看,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关联,主要围绕着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是否符合审计标准,而呈现出如下线性趋势和关注点:
(一)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越多,审计意见的保留性越大
通过对审计中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案例分析,发现审计人员在对上市公司的财务进行审计中,对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通常比较关注。在出具的非标准无保留意见中,他们基本都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进行了列举,在数据統计上,呈现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越多,出具的非标准无保留意见也相对越多的正相关趋势。研读审计意见可以发现,在审计人员的专业眼光里,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操作越多,其经营管理所隐含的风险就越大,本着对投资者、消费者和自身的职业操守负责的态度,对此类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都出具了非标准无保留意见。这意味着,对于现代审计要求的上市公司的健康管理体制和标准会计行为准则来说,盈余管理是一个极具风险依附性的行为,这一点值得所有旅游业上市公司的利益关联方警惕。
(二)上市公司的利润扩张型盈余管理是审计意见的关注重点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一般可以分为利润扩张型和利润收缩型两种,而利润扩张型的盈余管理所附随的管理风险通常会更大。试想,上市公司管理层出于获得高报酬或者吸引投资的需要等目的,运用不规范的会计手段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进行了美化调整,继而使财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呈现出一种“虚假的强大”,这对投资者、消费者乃至上市公司本身都是非常不良的管理信号。而相比于利润扩张型的盈余管理,上市公司对利润进行低位调整,其动机和目的对于企业的发展以及市场监管的不良影响都相对较小。[7]因此,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是审计意见的关注重点,但其中,利润扩张型的盈余管理无疑是审计关注的重中之重。
四、结语
旅游业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和审计意见关系的研究成果还仅仅停留在理论推演阶段,资料详实、数据精确的实证研究还在探索中。因为我国目前对旅游业上市公司的审计实践还在不断发展中,我国审计行业自身的专业性还有待加强。资本市场给了旅游业上市公司借助盈余管理来实现自身目的的有效手段,但如何借助审计意见来对旅游业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进行一个比较常态化的监督制约,还是一个有待我国理论界和实业界继续发力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李崇举.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2(19):145146.
[2]邢俊.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8):114116.
[3]白宪生,田新翠.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关系研究[J].商业研究,2012(7):183188.
[4]王庆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1(4):9097.
[5]朱其俊,崔利华.浅谈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关系[J].当代经济,2009(12):134135.
[6]许磊.旅游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3(18):1820.
[7]章立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审计质量的相关分析[J].财贸经济,2005(4):3339.
[責任編辑]王立国
Correlation between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Audit
Opinion of Listed Tourism companies in China
WANG Yafeng
(School of History and Tourism Culture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21,China )
Abstract:At present, tourism industry has become a major force driv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financial audit of listed tourism companies concerns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audit opinion are two major factors that can measure the status of finance and running of listed tourism companies. Study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 is beneficial for realizing the role of audit option in supervising and restricting earnings management behaviors of listed tourism companies, so as to eliminate internal risks and promote a sound development and tourism companies and industry.
Keywords:Listed Tourism Companies; Earnings Management; Audit Opinion; Corre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