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优化中的重要性

2017-10-19耿克洋

水能经济 2017年10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优化

【摘要】水土保持是当前农业水利及环境的工作核心,更是整个国家生态环境优化的重要举措,山川锦绣、环境优良、生态可持续发展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根基。所以,必须将水土保持工作深入融合到生态环境的建设当中以确保生态环境能够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为此,本文主要分析当前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优化中的作用及其水土流失的危害性,进一步提出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以有效优化生态环境的相关举措。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优化;重要性

1、引言

水土保持工作作为维护生态建设和保障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生态资源、水资源及其环境的综合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生活文化的发展进步起着促进作用。所以,近些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并将生态环境优化作为重点任务进行,技术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也必须认清当前的社会环境形势,了解水土流失所造成的危害,更要明确如何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促进水土保持工作的更好开展。只要以生态优化来统合水土保持工作,以水土保持工作来优化生态环境工作,两者相互协调、统一,才能真正推动社会、文化、经济的共同进步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2、水土流失的危害性

2.1 破坏生态环境,降低生活质量

水土流失加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粮草植被、草场畜牧业等皆会遭受严重的破坏、森林的蓄积量也会急剧骤减,降低地面的覆盖率,改变径流方向,致使生态环境动态平衡失调。此外,若是遭受暴风雨,洪水肆虐淤积,山体滑坡及泥石流等现象也会频繁发生,容易造成山洪水涝自然灾害,使得下游江河地区的泥沙顺势形成淤积现象,进一步加深洪涝灾害,严重破坏当地的农业、畜牧业的生产条件,致使我国的农业经济环境、健康发展皆受其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苦不堪言。

2.2 土地资源遭受破坏,土壤肥力下降

水土流失加剧直接影响着土地资源及其地面的完整性,导致土地资源支离破碎、沟壑纵横,也不能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土地退化严重,土壤肥力、水源涵养能力也有所下降,破坏土壤理化性质,土地资源愈发贫瘠稀薄,土壤没有吸收足够的养分,质地逐渐粗糙化,通气性、排水蓄水能力逐渐刷若,农村粮食产量不断下降且尤为不稳,部分农村甚至出现绝产现象。长期以往,随着水土侵蚀程度的不断加深,土地生产力只会加快降低,水源也会不断减少,人类甚至会面临水源短缺的危机。

2.3 山体滑坡频发

土壤表层裸露,导致泥沙大量下泄,地表径流也随之流入江河水库,致使下游地区淤积加重,沟渠江河的河床不断抬高,水位上涨、水库防洪能力逐渐削减,洪水排水不畅,水利工程难以发挥作用,导致水库使用寿命严重降低。在此形势下,水污染加剧,江河湖海多淤积,江河泛滥威胁增大,若是暴雨时节频发,雨水不能及时下渗,时涨时落,下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皆会受到影响,甚至是发生不可估量的损失。

3、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和生态环境优化的措施

3.1 加强执法监督,强化水土保持工作

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所以,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加强执法人员的监督管理,不断强化水土保持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应当加大治理力度,以保护为主辅之以预防,防治相结合,依据法律规定来进行治理,彻底改善部分地区的边破坏水土、边治理水土的被动局势;政府还应当逐步完善水土保持的相关法律法规,为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并据此为契机,加大执法力度,不断提高执法团队素养和能力水平,全面提升人民的水土保持意识及其法制观念,从根本上认知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既要搞开发建设又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如此,才能够有效实现生态环境优化与开发建设的共赢。

3.2 建设生态补偿机制

在新形势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也应当建立健全,这是确切落实生态环境友好型及其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为此,若想建立起高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必须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不断扩宽水土流失预防、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加快推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的建设步伐,对于生产单位的水土保持意识更要切实增强。如此,才能真正促進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3 加强生态环境优化的水情教育

只有公众真正的参与到社会管理当中,确切提高自身的水土保持意识,水土保持工作才能有效开展,为此,在优化生态环境过程中应当逐步加强公众的水情教育,切实发挥环保志愿者的作用,增强公众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水道德观念,最终形成公众关注社会、参与水土保持、支持生态建设工作的良好局面。而为了更好的引导公众参与到水土保持工作当中,相关的部门机构还应积极做好公众宣传工作。必须加强公众的水情教育,让公众明确意识到我国当前的水土保持工作刻不容缓,水土流失的危害所在,及其近些年来我国在水体保持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这也意味着相关部分领导人员要切实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加大生态建设的宣传教育力度,凝聚全社会公众珍惜、爱惜、保护水资源的共识,使全社会形成自愿投入水利工作并重视、支持水利工作开展的良好氛围;应当积极发挥志愿者的作用,为志愿者提供一定的参与机会,并让志愿者带动其他人一起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中,以更好的形成人人参与水土保持的和谐局面;相关部门机构在宣传完水情教育后,根据公众参与和接受情况,还要及时进行经验总结,以便发掘问题及时解决,同时还要不断完善相关水土保持制度和举措,逐步创新水土保持社会管理内容,让更多的人自觉投入到水土保持工作当中。

4、结束语

在生态环境优化中水土保持起着重要性作用,尤其是水土流失具有极大危害性,严重威胁到了国家经济健康、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必须要重视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如此,才能彻底根治水土流失,保持水源动态平衡,创建出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我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陈见影.陕西渭北旱塬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2] 王晓峰.陕北风沙过渡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4.

[3] 刘红娟.油茶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

[4] 艾蕾.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典型流域土壤侵蚀与水环境特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

作者简介:耿克洋(1992~)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安徽,职称:助理工程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水利水电,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优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控制措施解析
试论水土保持方案落实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