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建设的基础探究 何子飞

2017-10-19蔡中文

水能经济 2017年10期
关键词:水利建设景观设计环境保护

蔡中文

【摘要】水利建设在我国历史悠久,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家喻户晓,本文将分析水利建设发展到如今的现状,并且如今环境保护的概念也深入人心,如何讲水利建设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也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水利建设;景观设计;环境保护

1、水利建设现状分析

众所皆知,文明的发展是由水中发展而来,如今人类文明也离不开水资源,四大文明古国皆是在水源周围发展起来的。所以水利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要需求。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有很多关于治水的神话故事,还有保存至今的都江堰等水利建设的奇观,但是不能否认,我国的水利建设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并且我们还要加大水利建设和环境保护、水利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紧密结合,才能使水利建设有更加蓬勃的发展。

2、水利建设和环境保护

其实在很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中,水域景观都是他们重要组成的部分,例如九寨沟、水果湖大瀑布等。而且江南水乡的柔美,黄河发源地的雄壮,均是文人墨客自古以来歌颂的对象。所以不能为了建设水利而不重视环境的协调发展。

2.1. 生态水利工程定义

目前大热的生态水利工程,其实质上就是在水利建设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还必须要兼顾水域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并且有所创新的工程学。水利工程生态设计必须设计者在设计的时候,要对于所有工程中的一切的环节,都必须合理的研究,合理的预测可能给生态带来的破坏和以及可能会发生的生态影响,同时,设计者还必须随时根据环境和政策的变化来改变最初的设计方案,已经重大的施工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消除水利建设给环境和生态带来的影响。此外,政府部门,水利部门还要加强对水利建设的监控力度,除了确保安全和合理的资金使用,还要监控水利建设和环境的协调性。

2.2.水利建设和生态保护的协调性发展

要想水利建设的同时,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必须要有科学的规划。水利建设的规划一般需要政府出面加以干涉,做好政府的顶层设计和积极监管。我国水利部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水利建设必须考虑生态保护。还要注意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结合。

其次,就是要注意动、植物的生活习性。生态水利工程就必须要研究相关流域的动物和植物的生存特点,因地制宜的保护生态环境。必要的时候还有改变当地的产业结构。

最后就是合理的调理水量。这也是水利建设的初衷,无论是三峡工程还是小浪底工程,除了发电之外,都帮助了枯水期的长江解决了航运的问题,并且在洪涝来临时还可以充当水库,保护了周围的生态植被环境和人居环境。

3、水利建设可持续性发展探究

据数据表明,我国工业、民用的用水量已经比发达国家还要多,但总所周知,我国目前还是处在发展中的国家。并且,我国居民和企业重复用水的概念还没有深入,水的重复利用率还很低。所以水利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还是迫在眉睫的。

3.1. 水利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内容

1972年,联合国组织召开了由114个国家参加的“人类环境会议”。会上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这个宣言中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初步思想。并且定义了何为“可持续发展”,即所有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才能称为可持续发展。

水利建设和其他行业不一样,投入的资金大,工期长,涉及到的地域广,所以水利建设更要考虑可持续发展。而且,如今人们面临的例如环境恶化,耕地减少沙漠化等,都可以通过水利建设来起到缓解。水利建设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成为确保水资源的合理被开发以及水资源合理被利用的重要手段,所以更要展开水利建设的持续性效果研究。

3.2. 水利建设的后评估模式

近几年,有一个关于水利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被人们提出,就是水利建设的后评价模式。一般来说,水利建设包括了事先评价,事中评价和事后评价三个方面。所谓的水利建设的后评价模式,就是通过总结,可以直观的看到水利建设项目在决策,规划等阶段是否合理;以及水利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和监管是否到位。水利建设的后评价是我国目前提出的很好的解决办法。目前我国已经修建了很多很好很行为的水利建设工程,并且也援助了非洲等国很多水利建设工程。采用水利建设后评价模式就可以实现已竣工的水利建设项目的价值延伸。使我国整个水利建设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由此可见,这种水利建设的后评价制度,很大程度上,是的工程师可以依据其他工程的后评价报告,来服务于本工程,为水利建设提供成熟的理论规划方法和施工依据。

结论:

总而言之,水利建设在我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虽然当今我国的水利建设的确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且有些技术在国际上还保持了领先的优势,但的确很多时候我们都牺牲了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这个代价是惨重的。所以今后,水利建设还要朝着生态化,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树坤. 水利建设中的景观和水文化[J]. 水利水电技术,2003,(01):30-32. [2017-10-10]. DOI:10.13928/j.cnki.wrahe.2003.01.008

[2]周学文. 新一轮大规模水利建设中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J]. 中国水利,2011,(20):6-9. [2017-10-10].

[3]唐建.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8):128. [2017-10-10].

[4]魏轩,周立华,马永欢,黄珊,路慧玲,陈勇. 民勤绿洲50余年水利建設的生态经济影响[J]. 干旱区地理,2015,38(05):1014-1021. [2017-10-10]. DOI:10.13826/j.cnki.cn65-1103/x.2015.05.016

[5]于陶. 水利建设项目持续性后评价研究[D].河海大学,2007.

[6]李蓉,赵敏. 浅析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J]. 生态经济,2008,(01):144-146. [2017-10-10].

[7]毛子明,凌晨,胡义浪. 水利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因素识别[J]. 浙江水利科技,2013,41(06):40-42. [2017-10-10]. DOI:10.13641/j.cnki.33-1162/tv.2013.06.018

猜你喜欢

水利建设景观设计环境保护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彭阳县基层水利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张鑫、靳政景观设计作品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
关于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