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的应用探索

2017-10-19邹群玲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11期
关键词:馆员学科图书馆

邹群玲

[摘 要] 对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进行概述,并且对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产生的背景、内涵和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对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最后对提升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的建议和思考进行说明。

[关 键 词]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应用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1-0237-01

图书馆是学校重要的设施,所以图书馆的服务是尤为重要的。其服务是运用现有的资源满足用户对信息需求的过程。高校图书馆以“为教学科研提供服务”为宗旨,是学校建设的基础,其服务贯彻学习、科研和教学之前。基于此,开办学科化知识服务是对图书馆服务的创新。下文就对此进行详细说明,供相关学者参考。

一、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概述

现阶段,国家对知识服务的研究并没有一定的提升,相关学术人员对知识的概念界定也都各执一词。达成共识的有三方面:(1)知识服务要根据知识和信息的重组、整合、组織和获取为基础。(2)以具体的问题当做解决目标。(3)体现知识服务解答问题的价值。不同地方的知识服务使用的范围也有所不同,其服务概念的设定和其他服务客体和主体的范畴有一定的联系。基于此,图书馆服务定义可以是根据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的知识基础,针对用户对知识的创新、知识利用、知识吸收、知识选择和知识获取等追求信息的需求,对知识进行排序,给用户提供最好的服务。

二、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产生的背景、内涵和现状

校园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只局限于图书馆,等着读者上门查阅资料或文献复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客户对信息的需要发生变化,客户不再需要简单的资料服务,需要的服务是直接能够解决问题。基于此,在现代因素的影响之下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已经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客户更希望图书馆为其提供知识解决方法的服务。对高校来讲,需要建立符合学科的服务,这种服务把知识服务应用到图书馆中。

我国关于知识服务的理论还在探索的起步阶段,对内涵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根据知识服务的意义和学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可以将图书馆进行以下定义:要明确服务的主体为学科馆员,或者是以学科的工作人员为核心的团队;要了解服务的客体是学校的学生、辅导人员、科研人员和教师。

学科化的知识服务是新的服务理念,可是实际上已经伴随着学科制度,学校图书馆在新的服务上已经进行尝试。例如,清华大学最先在学校制定了学科馆员制度,并且向学校内的学科

提供服务,该服务在学校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学科馆员制度慢慢成为学科知识服务的重要方法。

三、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出现的问题

(一)学科化知识服务管理没有健全制度

高校图书馆传统的服务就是对客户提供资料,或者让客户自己寻找或者收集资料,这种情况就无法达到相应的目的,发挥不出图书馆自身的价值。随着网络越来越发达,图书馆的这种服务模式不能给客户带来更好的服务。学科化的服务机制是新型的服务模式,学校并没有将其融入图书馆建设中,从而让图书馆服务变得非常单一。

四、提升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的建议和思考

(一)建立学科化知识服务管理制度

学校图书馆从传统的信息服务变成学科化的服务必定会引起一场大的改革,图书馆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方法,制定学科化知识服务机制,充分体现知识管理的方法和理念开展的知识服务,从而形成有效的组织结构,这是图书馆开展学科化服务的基础。

学校要建立并且完善馆员的制度。图书馆只有制定有效的学科馆员制度,才可以为学科知识服务提供人才保障。高校的图书馆应该以学科的建设为重点,还要了解人员结构的状况,明确服务的目标,并且要分别建设专业的学科馆员。学科馆员参与和主导知识系统的每个环节,其职责是了解学科专业的领域,根据不同的学科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掌握学科的发展动态、最新成果、发展目标和发展里程等,除了掌握客户的问题,要通过学科的专业知识进行整理,制作包含自己的思维和经验的新知识产品,帮助客户提供服务。健全的馆员制度包括业绩考评、职责认定和资格认证。

(二)增强学科化信息资源平台的建设

高校图书馆服务是网络动态的服务体系,不管是学科专题知识库还是信息资源库,都采用虚拟馆藏资源和实体馆藏资源的方式来满足客户的知识化需求。图书馆要结合学校的建设目标,从而制订学科性资源的方案。在现有的学科基础上,要特别注意学科建设和手机相关的学术报告、专利文献和会议文献等资源,形成有特色的图书馆体系。学科专题知识是学科化服务的特点之一,和传统的信息有很多不同之处,有学科馆员在解决问题时搜集的知识,也有馆员利用自己的知识结合信息库的知识帮助用户提供新的知识产品。这些知识按照相应的分类,经过加工整理录入到知识库中,变成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重要知识。

学科化知识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选择,所以,学校应该按照时代的需求,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在实践中找到学科化知识服务的新方法,把图书馆服务合理地融入用户学习、科研和教学中,让其成为图书馆发展的主要动力。

参考文献:

[1]郭秦茂,陆地.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2(5):109-110,85.

[2]赵丽.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探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4):119,121.

[3]季白剑.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3(6):94-95.

猜你喜欢

馆员学科图书馆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信息时代院校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素养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图书馆
关于义务馆员参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建设的思考
“超学科”来啦
基于个人发展困境与人力资本视角双维度考量的青年图书馆员培育对策
试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素质构建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