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普适—专业融合—素质拓展”的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体系研究

2017-10-19吴敏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11期
关键词:公共课素质教学内容

吴敏

[关 键 词] 高职;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1-0141-01

当前,计算机技术作为信息化时代的载体,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强调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生活便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随着社会信息化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各专业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有了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要求。

计算机公共课致力于传授计算机及其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主要渠道,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各级教学指导委员会也多次督促高校在计算机學习方面开设第二层次、第三层次的教学。

在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体系改革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高寿斌(2007)提出的“1+1”模式,即《计算机应用基础》+一门程序语言课;蒋燕(2013)提出的“1+X”模式,即《计算机应用基础》+一门与专业相关计算机课;胡静、陈立潮、张荣国(2015)提出的分层模式,即培养方案按照文理分层、教学内容按照专业分层、学生按照水平分层。

通过对以上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体系的改革做出了一些有益研究,为我们现在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但不难发现这些研究都较为注重局部问题的解决,缺乏全局观及系统性的整体解决方案。因此,根据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多层次、延续性等特点,以“职业普适—专业融合—素质拓展”为导向,构建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体系,多层面、循序渐进地将以往短暂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渗透到整个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具体从以下几方面思考改革的内容:

1.以优化基础能力和促进后续专业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构建“职业普适—专业融合—素质拓展”三阶段递进式课程体系。计算机公共课是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三阶段递进式教学体系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计算机公共课既能服务专业,又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其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2.改革现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案例。课程原有教学内容由以考级为目标的基本理论、操作系统、office软件应用、internet基础四个部分组成,现新增与当前社会生活相关的新知识、新应用及信息素养等教学内容,并分专业开发office应用案例,有利于学生基础能力的提升和更好地服务专业,课程教学内涵如图2所示。

3.根据专业后续学习需求,研究网络选修课的划分模块。网络选修课能提供个性化学习环境,因不受师资、场地等资源的限制,能使更多的学生获得学习机会。分模块开设与专业相关的后续计算机课程,能满足学生的进一步学习需求,更好地促进计算机公共课与专业的融合。在调查各专业对后续计算机课程的学习需求后,合并有相似需求的院系,将网络课程教学分为以下四个模块,如图3所示。

4.引入竞赛,以赛促学,拓展能力。“广东省计算机设计大赛”是由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省级竞赛,大赛面向省内普通高等学校在读全日制学生,无门槛、内容覆盖面广,旨在激发省内各高校大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兴趣和潜能,提升大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2015年首届赛事于华南师范大学成功举办,受到了全省各高校广泛的关注,为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计算机才华的舞台,在12月11日即将举行的“广东省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年会”的会议通知上也出现了该赛事2015年(第1届)优秀案例分享及2016年(第2届)工作安排等内容。通过类似的竞赛,帮助学生把课堂所学转化成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进取精神,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开展一定规模的校内选拔赛,扩大受益面。

猜你喜欢

公共课素质教学内容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Factors Affecting Memory Efficiency in EFL
On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Vocabulary
Seven Suggestions on How to Enlarge English Vocabulary
On Memory Theory in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