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校情,走适合校情发展之路

2017-10-19黄佳怡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11期
关键词:养正校史校训

黄佳怡

[摘 要] 校情研究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校史、校情在当代培养大学生各方面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通过这个出发点,着重探讨了校情的载体作用,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揭示了校情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作用,最终要以切合自身的方式走适合校情发展之道。

[关 键 词] 校情研究;高职院校;责任意识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1-0070-01

一、学校概况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国家级中专—无线电工业学校(创建于1953年)和国家级职教中心无锡市锡山职教中心(创建于1997年)。

(一)学校校训:养正修能

“养正”出自《易·蒙》:“蒙以养正,圣功也。”意为:养天地之正气。《孟子·梁惠王上》:“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人,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其次才会有高尚的人格;首先有高尚的人格,才会有高尚的人生。

“修能”出自《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养正修能”意为“养天地之正气,修经世之万能”,体现了高校培养学生的根本目标,展现了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

理念及学校整体的价值追求。

(二)学校校风:立德树人

“立德”出自《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树人”则出自《管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立德树人”的校风,与“养正修能”的校训一脉相通。

(三)学校学风:求真创新

“求真”即为“求是”。“创新”出自《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各种创新。作为学生,同样需要多学习,多思考,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求真创新”是整个学院多年积累的文化底蕴的表现。

(四)学校教风:德能兼备

《大学》中提到:“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因此,“德”是从人到人才的必要的修炼。“能”出自《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作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知道他们的需求,不仅自己要有德行,同时要有与之匹配的能力。

(五)工作作风:敬业尚实

“敬业”出自《礼记·学记》:“敬业乐群”。“敬业”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一种态度,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的工作态度。“尚实”出自三国曹丕《典论·论文》:“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尚实”就是指做人要简单朴实,不张扬,不虚伪。

二、校情充当载体的体现

(一)环境文化载体

校情承载着一个学校发展的历史,承载着环境与精神双重的文化载体。各个学校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他们不同的环境以及精神文化。其中包括校风、校训、教风、学风,以上均为学校精神文化的展现,包含着学校所秉承的观念,同时也对师生的道德准则和三观产生广泛影响,并且承载着高校独特的环境与精神文化风貌。

(二)文教活动载体

校情不仅作为承载环境与精神文化的载体,与此同时,亦能通过独特的教育形式,让学生在娱乐活动中学习知识,同时潜移默化地打动学生的道德情感,对学生三观的形成亦有帮助。

作为文化活动的主要活动,开幕式以及毕业典礼等活动突出了学校的主题,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学校的发展过程,产生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可以传达精神文化,尊重价值观念。鼓励学生坚持梦想,坚定信念,激发学术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思想,提高校园精神,增强自己的情感。

学生入学后首先要接受入学教育,这是了解校情最有效便捷的方式。入学教育不仅引导学生学习校史文化,还包括对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的了解,以上这些能够使学生迅速融入校园,同时初步了解学校文化与精神。以此为基,逐步开展学生工作,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校情推动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

古人云:“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知得失。”不管是最早的办学思路以及治学方案,还是其后不断发展的精神文化,都传承至今并助推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一)促进学生对学校的认同

学生是否对学校有所认同,既直接影响了学习的动力,同时也能对学校的文化精神产生影响。校情再现了学校的发展历程,记载了先辈们的艰辛历史。通过校情的感染,能够使学生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帮助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意识

大学校园曾经在传播新文化以及人文精神的同时,又时刻

关心国家兴亡、民族盛衰之事。学生是国家的未来的脊梁,在做到精于学业的同时,努力帮助他们形成社会责任意识,让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为国为民奉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这就是学校成功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方面。以校史震撼心灵,以校情让人明理,根据我校自身情况,走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校情教育,是我校的当务之急,通过本校校情教育激励他們树立正确的三观,更好地提升自身能力,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陆国平,席海涛.校情·国情·世情[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5.

[2]刘绵绵.高校校训德育功能的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3]周耀华.校史资源德育功能的发掘及运用[J].当代教育论坛,2011(12):33-35.

[4]李昌祖,郑苏法.高校校情的德育资源及其开发[J].思想教育研究,2010(6):86-89.

猜你喜欢

养正校史校训
带着校训走向远方
校训展示墙
沐阳光雨露 养天地正气
大力推进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弘学以深根 养正以致道——福州第七中学“弘学养正·立德树人”办学实践探索
弘学以深根 养正以致道——福州第七中学“弘学养正·立德树人”办学实践探索
育德养正:幼儿园教育的理性回归
校史是新生入学教育课的好教材
“互联网+”视域下校史文化传播现状与发展策略分析
校史文化在高水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